萬有引力與航天這部分內容,是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對曲線運動的研究,是上節(jié)曲線運動在實際應用的延伸,在解決實際問題上與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的研究方法有較多特色之處,因而開始學習這部分內容需要先了解下大概情況,從而為更深入學習的有目標性及方向性奠定基礎。
三、技能及要求
1.必須精通的幾種方法
。1)天體質量和密度的估算方法。
。2)“變軌問題”的處理方法。
。3)“雙星問題”的處理方法。
。4)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方法
2.必須明確的易錯易混點
。1)任何物體間都存在萬有引力,但萬有引力定律并不適用于任何物體之間。
。2)只有在兩極處的物體所受重力等于萬有引力,地球上其他位置處,重力不等于萬有引力,有時將二者按近似相等處理。
(3)衛(wèi)星在穩(wěn)定的圓周運動中,才有F萬=F向,否則F萬≠F向。
。4)同步衛(wèi)星、近地衛(wèi)星、地球赤道上物體運動的特點不同。
3.必須避開的易失分點
。1)死記硬背結論,不能靈活應用公式,亂套結論
。2)混淆天體間距離與軌道半徑
。3)弄不清變軌前后物理量的變化
(4)記不準常用數(shù)據(jù)、建不對物理模型
4.三個區(qū)別
(1)中心天體和環(huán)繞天體的區(qū)別
。2)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的區(qū)別
。3)星球半徑和軌道半徑的區(qū)別
四、構建兩大模型
1.“天體”公轉模型:某天體繞中心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
2.“天體”自轉模型
繞通過自身中心的某一軸以一定的角速度勻速轉動的天體稱為“自轉”天體。
江蘇省新沂市第一中學 張統(tǒng)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95836.html
相關閱讀:盤點2016年高考物理復習要備好的三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