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1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
)題。(20
分)
這只搖了38
的輪椅,停了
趙涵漠
史鐵生總夢想自己是一個田徑運動員,最好有“
但因為癱瘓,這個病人已經(jīng)在輪椅上度過了整整38
。
12
月31
日
歲生日僅僅4
天的時候,因為突發(fā)腦溢血,史鐵生帶著永不能實現(xiàn)的夢想和未完成的書稿,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個一直自嘲“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的男人,終于“辭職”了。
從21
歲那開始,史鐵生就一直沒有逃過病痛的折磨。他把身體比喻成一架飛機,先是作為“起落架”的兩條腿癱瘓了,然后像是“發(fā)動機”般的兩個腎也“一起失靈”,患上了尿毒癥。他不得不每周接受三次透析,全身的血液先被抽出來,再被輸回去。經(jīng)歷過1000
多次的針刺,手臂間腫脹的動脈和靜脈就像“3
條大蚯蚓”。他的身體已經(jīng)虛弱到“甚至就連喝湯時嗆了一口,都可能感染肺炎”。
可是,在朋友們的眼里,史鐵生樂觀得“根本不像一個被重病纏繞的病人”。幾乎所有采訪過他的人都提到,他很少一臉愁容,恰恰相反,他“太愛笑了”,黑鏡框后的“小眼睛瞇成一條縫,有時還透著幾分孩子般的狡猾”。
當然,并非從一開始,這個病人就能笑著面對他無法擺脫的夢魘。21
歲時,他“活到最狂妄的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朋友們還記得,那時,如果有嘲笑他的腿,“他恨得想抱著炸藥包沖過去”。
這個輕的病人最常去活動的地方,是離大雜院不遠的地壇。每天,他都搖上還吊著用來接尿的黃色塑料瓶的輪椅,在這座荒廢的園子里,“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為什么要出生”。
最終,這個古園里誕生了一篇15000
字的《我與地壇》。這部探討生與死、荒廢與生長、絕望與希望的長篇散文,打動了無數(shù)讀者,以至于作家韓少功評價道,“《我與地壇》這篇文章的發(fā)表……對當?shù)奈膲瘉碚f,即使沒有其他的作品,那一的文壇也是一個豐。”
作為寫作者,史鐵生獲得了盛名,但作為一個隨時都可能離開人世的病人,他卻開始失去寶貴的時間。有一冬天,記者們圍堵到他家,他不得不受著寒冷,“全副武裝,到地壇去逃難”。 “陌生人總要無端奪走他寫作的時間”,更何況,“他又不能像個健康人那樣一走了之,他無處逃避,因此也無法選擇來訪者”。
因此,他自制了一張“來客須知”貼在房門上,“史鐵生不接受任何記者、報告文學作者的采訪;史鐵生一聽有人
可他的病情幾乎未曾向好的方向轉彎。輕時那種想“抱著炸藥包”與嘲笑他的人同歸于盡的想法,已經(jīng)慢慢被磨平了。他說起自己的腿,“就像說別人一樣”。就在幾前,當這個作家被問及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時,他笑著回答,“我希望住在一個安靜的地方,透析中心就在我家旁邊”。那時,他每次都要為了透析花掉四個半小時的時間,前提還是“路上不能堵車”。
在人生的最后幾,史鐵生每天幾乎只有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寫作時,這個病人總是躺在床上,在胸前斜支起一塊木板,費勁地在筆記本電腦上敲打。
20
萬字的《病隙碎筆》,史鐵生整整寫了4
。算起來,他一天平均只寫了136
個字。而這樣的工作,從上個世紀70
代起,一直寫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這種艱難的寫作之后,中國文壇留下了屬于史鐵生的100
多萬字作品,也鼓勵了無數(shù)的讀者。
對史鐵生來說,死亡從不是個遙遠的話題。甚至早在上個世紀末,他就對身后事做出了安排,“墓地、墓碑、花圈、挽聯(lián)以及各種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讓寂靜,甚至讓遺忘,去讀那詩句。”
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樣,如今,在北京城東四環(huán)一個小區(qū)里,他的家門口沒有擺放花圈或挽聯(lián)。家人用一種寧靜、鎮(zhèn)定的聲音婉拒前來采訪的記者。一切都沒有改變,只是那個搖著輪椅的、虛弱的病人的身影,再也不會出現(xiàn)在這個院子里了。
但還是有人會想起他那永遠不曾實現(xiàn)過的夢想。
幾前的一個春天,史鐵生最喜歡的美國短跑名將劉易斯來到北京,特意贈送給這個“一輩子都夢想著成為田徑高手”的病人一雙定制跑鞋。這個體育迷擔心場面尷尬,就先樂呵呵地對著偶像說:“我1997
去洛杉磯,特意去加州大學體育場(第23
屆奧運會的主會場),搖著輪椅轉了幾圈。”
12
月31
日
的元旦就要來臨。
生前,他曾經(jīng)說過:“死是一件無須著急去做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也許,在這個節(jié)日里,這個病人的魂靈已經(jīng)告別輪椅,微笑地飛翔著,進入了天國。
(中國青報
)
(1
)請分析劃線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2
)文章多處引用史鐵生原話或作品中的句子,分析作者的用意。(4
分)
(3
)從文中我們能看出史鐵生哪些主要性格特點,請簡要論述。(6
分)
(4
)在2002
華語傳媒大獎上,這位一輩子囿于輪椅的作家,被評為“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授獎詞對這個作家作出了最為恰如其分的評價——“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請在“健全”“明朗”“睿智”中選擇一個詞,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6
分)
參考答案:
(1
)(4
分)與文章開頭形成呼應,使文章行文結構完整;
引出下文關于與劉易斯交往的記述,進一步展現(xiàn)史鐵生善良、為他人著想的品格和睿智幽默的言辭。
(2
)(4
分)既能充分說明史鐵生的生活狀態(tài)和精神思想,有表現(xiàn)出史鐵生作品的突出魅力及給人的深刻影響
(3
)(6
分)與病魔斗爭體現(xiàn)出頑強樂觀,言語中體現(xiàn)出風趣幽默,
回避媒體體現(xiàn)出淡泊名利,數(shù)十如一日堅持創(chuàng)作體現(xiàn)出堅韌不拔,
與劉易斯交往能看出善良、為他人著想,死后捐獻器官表現(xiàn)出高尚無私
(每點1
分,說出大意即可,答其他方面亦可。)
(4
)(6
分)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01179.html
相關閱讀:《復活的麥子》
《她的缺憾告訴你什么是完美》閱讀答案
《田園之秋 陳冠學》閱讀答案
《黃酒 鄒漢明》閱讀答案
《畫家黃永厚》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