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總結復習方法,有效解決遺忘問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經(jīng)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wěn)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是:耳、眼、腦、口、手并用,勤練習、多質(zhì)疑、勤思考、重歸納、多應用,要注意總結規(guī)律性的東西,在學習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并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yǎng)自己再學習能力。

1、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提高聽課效果的一個重要策略。課前預習就是每節(jié)課前把本次課將要講授的內(nèi)容進行預習,初步熟悉課程內(nèi)容,找到聽課和理解的重點、難點、疑點,記下自己的困惑之處、薄弱環(huán)節(jié),帶著問題進課堂,以期在課堂學習中得以解決。

2、課堂學習。在課堂上要盡最大可能地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盡可能使自己保持積極的聽課狀態(tài),對于老師所講的重點、難點、疑點要認真思考,通過聽講來解決預習時提出的問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通過聽課檢查和鍛煉自己的思維。并且不要滿足于老師的思路,應多思考一下有沒有其他的方法或可能。課堂的學習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一方面老師講你聽,另一方面通過把你的反應反饋給老師,使老師知道自己所講的內(nèi)容是否被你理解。因此你要積極地思考,認真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使老師了解你現(xiàn)有的思維水平。要認真做好聽課筆記,記下課文的要點、重點、難點,老師的解釋、提示和見解,自己的疑問和理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再靈敏的腦袋也無法抗拒時間的消磨。做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輔助學習法,它可以幫助你克服大腦記憶的限制,提示你回憶課堂教學內(nèi)容。但是做筆記不能成為對教師內(nèi)容的機械復制,它同時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做筆記一定要取舍得當,詳略適中,重點是老師提示的重點和自己不會的難點。記筆記的過程必須科學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針對科目的難易有所側重:對于較難的科目,可以50%的時間聽講,50%的時間記筆記;對更注重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科目,90%的時間聽講,10%的時間記下提綱就足夠了。筆記必須要做到層次分明,一目了然,才更有價值。

3、課后復習。及時對聽課內(nèi)容進行復習,進行積極的回憶和必要的重新學習,以加深對學習內(nèi)容的總體理解,減少遺忘。而且,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剛開始遺忘得較多、較快,以后遺忘得較少。根據(jù)遺忘發(fā)生的規(guī)律,可以采取適當?shù)膹土暡呗詠砜朔z忘,即在遺忘尚未產(chǎn)生之前,通過復習來避免遺忘,所以,在復習時要注意復習的時間安排。

根據(jù)有關研究,有效的復習時間安排是:

第一次復習,學習結束后的5—10分鐘。

第二次復習,當天晚些時候或第二天。

第三次復習,一星期左右。

第四次復習,一個月左右。

第五次復習,半年左右。

根據(jù)上面的方法進行復習,可以比較有效地對抗遺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06841.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知識點:《凡爾賽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