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
溪
對
(節(jié)選)
柳宗元
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溪之神夜見夢曰:
“
子何辱予,使予為愚耶?有其實者,名固從之,今予固若是耶?予聞西海有水,散渙而無力,不能負(fù)芥,投之則委靡墊沒,及底而后止,故其名曰弱水。雍之西有水,幽險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曰黑水。夫弱,六極也。黑,賤名也。彼得之而不辭,窮萬世而不變者,有其實也
。
今予甚清且美,為子所喜,而又功可以及圃畦,力可以載方舟,朝夕者濟焉。子幸擇而居予,而辱以無實之名以為愚,卒不見德而肆其誣,豈終不可革耶?
”
柳子對曰:
“
汝誠無其實,然以吾之愚而獨好汝,汝惡得避是名耶
!
且汝不見貪泉乎?有飲而南者,見交趾寶貨之多,光溢于目,思以兩手攫而懷之,豈泉之實耶?過而往貪焉猶以為名,今汝獨招愚者居焉,久留而不去,雖欲革其名,不可得矣。夫明王之時,智者用,愚者伏。用者宜邇,伏者宜遠(yuǎn)。今汝之托也,遠(yuǎn)王都三千余里,唯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汝。當(dāng)汝為愚而猶以為誣,寧有說耶?
”
曰:
“
是則然矣,敢問子之愚何如餌可以及我?
”
柳子曰:
“
汝欲窮我之愚說耶?姑示子其略:吾茫洋乎無知。冰雪之交,眾裘我
?
;溽暑之鑠
①
,眾從之風(fēng),而我從之火。進(jìn)不為盈退不為抑荒涼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
于是溪神沉思而嘆曰:
“
嘻!有余矣,是及我也。
”
因俯而羞,仰而吁,涕泣交流,舉手而辭。一晦矣一明,覺而莫知所之,遂書其對
。
注釋:
①
溽暑之鑠:悶熱的酷暑時,連金屬都要熔化。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力可以載方舟,朝夕者
濟
焉
濟:渡過
B
.有飲而
南
者,見交趾寶貨之多
南:往南
C
.久留而不去,雖欲
革
其名
革:去除
D
.汝欲
窮
我之愚說耶
窮:窮困
6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
“
而
”
與例句中的“而”
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卒不見德
而
肆其誣,豈終不可革耶?
A
.西海有水,散渙
而
無力
B
.投之則委靡墊沒,及底
而
后止
C
.眾從之風(fēng),
而
我從之火
D
.涕泣交流,舉手
而
辭
7.
下列用“
/
”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進(jìn)不為盈退
/
不為抑荒
/
涼昏默卒
/
不自克此
/
其大凡者
/
也愿以是污汝
/
可乎
B.
進(jìn)不為盈退
/
不為抑荒涼昏默
/
卒不自克
/
此其大凡者也愿
/
以是污汝可乎
C.
進(jìn)不為盈
/
退不為抑
/
荒涼昏默
/
卒不自克此
/
其大凡者也
/
愿以是污汝可乎
D.
進(jìn)不為盈
/
退不為抑
/
荒涼昏默
/
卒不自克
/
此其大凡者也
/
愿以是污汝可乎
8
.下列各句對文章
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
,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
分)
A
.文章開頭愚溪以
“
弱水、黑水
”
之惡名的名符其實,與自己的清澈、美好和功用對比,來表達(dá)自己被命以
“
愚溪
”
之名的不滿。
B
.第二自然段作者將愚溪與貪泉類比:貪泉不貪,因人而得名;愚溪雖不愚,卻位居偏僻之地,只有愚陋貶謫之人相伴,可謂名至實歸。
C
.第三、四、五自然段作者通過與愚溪的對話,表明自己舉止與眾人相異而執(zhí)迷不悟,愚溪亦因此而得愚名。愚溪心服口服,羞慚嘆息而退。
D
.此文托言與愚溪對話,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偏僻之所而不能施展抱負(fù)的痛苦和憤懣,以及遭受他人排斥、冷落之后的麻木和自卑。
9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
10
分)
(
1
)彼得之而不辭,窮萬世而不變者,有其實也。(
4
分)
譯文:
(
2
)以吾之愚而獨好汝,汝惡得避是名耶。(
3
分)
譯文:
(
3
)覺而莫知所之,遂書其對。(
3
分)
譯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13666.html
相關(guān)閱讀:《周經(jīng),字伯!烽喿x答案及翻譯
“吳太伯,太伯弟仲雍”閱讀答案
“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閱讀答案
節(jié)選自蘇軾《題蔡琰傳》閱讀答案
《姚僧垣傳》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