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托馬斯·
特朗斯特羅姆坐在桌前,桌子上放著一塊他最愛吃的提拉米蛋糕。嘗了一口之后,他側過臉望向窗外,剛剛還是傾盆大雨,這會兒已經(jīng)有幾縷陽光灑落進來。這就是10
月初斯德哥爾摩的天氣,說變就變,讓人難以捉摸。
托馬斯目光溫和,臉上最突出的是他高高聳立起的鷹鉤鼻。透過玻璃窗,托馬斯看不見等在樓下的眾多記者,但他知道他們一定在那里。每諾貝爾文學獎公布時,他們都會提前聚集在那里,連托馬斯自己都不再期盼獲獎時,他們?nèi)匀幌嘈趴赡軙撬。不過,托馬斯知道,一會兒他們不會像往一樣摸摸地離開,而將摁門鈴走進來,因為托馬斯接到瑞德文學院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的電話:他獲獎了。
作為公認的象征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大師,托馬斯被譽為“
西方最后一個詩歌巨匠”
。而記者為此專訪瑞德文學院院士、著名漢學
這樣的評價,對托馬斯來說是實至名歸的。”
諾獎得主、詩人沃爾科特10
前就說過:“
瑞典文學院應毫不猶豫地把諾貝爾獎頒發(fā)給特朗斯特羅姆,盡管他是瑞典人。”
托馬斯13
歲就開始寫作。從1955
,24
歲的托馬斯一出版處女詩集《17
首詩》便技驚四座,思后第二部《途中的秘密》更是轟動詩壇,紀輕輕便成為瑞德詩歌的代表人物。
“
醒悟是夢中往外跳傘/
擺脫令人窒息的漩渦/
漫游者向早晨綠色的地帶降落/
萬物燃燒。”“
蟋蟀瘋狂地縫著縫紉機”
,“
孤獨的水龍頭從玫瑰叢中站起,像一座騎士的雕塑”
,“
橋,一只飛越死亡的巨大鐵鳥”……
都是標準的托馬斯式的詩句。
他的詩總是從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入手,通過精準的描寫,讓讀者進入一個詩的境界。他的詩稱為“
小孩子都能讀懂的詩”
。瑞德文學院的頒獎詞稱:特朗斯特羅姆“
通過其凝煉、透徹的意象,給予我們通往現(xiàn)實的嶄新途徑。”
詩人于堅認為,特朗斯特羅姆的詩之于瑞德,猶如漢語中出現(xiàn)了唐詩。他曾對翻譯《特朗斯特羅姆詩全集》的詩人李笠說過,他的寫作受日本俳句的影響,而俳句是從中國古代詩歌滋生出來的。所以,他對東方文化一直有強烈的興趣。他的詩,充滿了味道、顏色振動和雜音,與保羅·
瓦萊里的“
純詩”
相近;
和20
世紀的葉芝、里爾克、艾略特、聶魯達、?嗣诽氐却笤娙艘粯,他的詩,具有許多屬于未來的東西。
其實,托馬斯的詩作品并不多。他一最多寫三首詩,而且往往一首詩要花幾時間才完成,長詩《畫廊》幾乎用了10
時間,而短詩《有太陽的風景》也經(jīng)歷7
。迄今為止,包括他中風后所寫的所有作品加起來只有200
多首,但“
大部分都是精品”
。他的詩已被譯成50
多種語言(
僅英文就有二十來種版本)
,而研究他作品的專著已超出他作品頁數(shù)的千倍。一最多寫三首詩,作為詩人,極其罕見,需要怎樣沉得下心,靜得住氣?
在一個如此浮躁的時代,創(chuàng)作如同產(chǎn)業(yè)追求最大產(chǎn)出的時代,有幾人能做到?
難怪中國的詩人們覺得不可思議了,難怪人們感嘆中國為何不能出現(xiàn)偉大作品了。
托馬斯寫過一首詩《上海的街》:“
公園的白蝴蝶被很多人讀著。我愛這菜白色,像是真理撲動的一角。”
這富有童趣的意象來自他多前在上海的經(jīng)歷。那是1985
,他第一次來到中國?上В1990
的一次中風導致他右半身癱瘓,等到2001
再次訪華的時候,他不僅拄上了拐杖,就連說話也含混不清了。
中風后的托馬斯也沒有放棄創(chuàng)作,身體的變化帶來對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使他的作品超現(xiàn)實主義色彩更濃,語句卻更加精練而富有哲理,“
詩歌就是坐禪,不是為了催眠,而是為了喚醒。”
外界的喧囂中,托馬斯卻另有打算,他計劃去斯德哥爾摩近郊的海龍馬島上過周末。那里有一幢托馬斯外祖父留下來的、曾招待過無數(shù)詩人、被稱為“
藍房子”
的住所,也是托馬斯最愛的地方。房子里天花板很低,窗戶小小的,窗外就是樹木,托馬斯最喜歡坐在窗邊讀書。北歐靜謐、安逸的生活氛圍包裹著詩人,以至于在馬悅然看來,托馬斯的詩風是如此恒定,這在其他地方的詩人身上簡直不可思議,“
他從不曾讓風格應時而變”
。(
選自《環(huán)球人物》
第27
期,有刪改)
【注】托馬斯·
特朗斯特羅姆,
4
月15
日
10
月6
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39319.html
相關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追隨我心》(附答案)
陳鳳群《尋找目擊證人》閱讀答案
《伊麗莎白?泰勒:永遠的傳奇》閱讀答案
《成長的橋》閱讀答案
《米開朗基羅傳》節(jié)選閱讀《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