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富察公神道碑》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刑部尚書富察公神道碑 袁 枚 公諱傅鼐,字閣峰。先世居長白山,號富察氏。祖額色泰,從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驃騎將軍噶爾漢輔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 刑部尚書富察公神道碑
袁 枚
公諱傅鼐,字閣峰。先世居長白山,號富察氏。祖額色泰,從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驃騎將軍噶爾漢輔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揚聲,精騎射,讀書目數(shù)行下。十六,選入右衛(wèi),侍世宗于雍邸。驂乘持蓋,不頃刻離。雍正元,補兵部右侍郎。羹堯以大逆誅,窮其黨,公謂廷臣曰:“
元惡已誅,脅從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
諸王大臣以公語,平反無算。岳興阿者,九門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時禮下于公,公不往。及隆敗,公為上言岳無罪。上疑公與隆有交,謫戍黑龍江。公聞命,負書一篋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先是,公在上前嘗論準噶爾情形,上不以為然。用兵數(shù),所言驗;乃召公還,予侍郎銜,命往軍前參贊。未行,仍命入宮侍起居。上違和,醫(yī)藥事皆公掌之。
十二春,命公觀兵鄂爾多斯部落。中途,偵賊數(shù)萬,掠地西走。公即赴拜達理,請于大將軍馬爾塞曰:“
賊送死,可唾手取也。鼐遠來,雖兵疲,猶能一戰(zhàn)。惟馬力稍竭,愿大將軍給輕騎數(shù)千助鼐。事成,歸功將軍;事敗,鼐受其罪。”
馬嘿然,再三云不應。公憤激,自率所部出,與賊戰(zhàn),大敗之,獲輜重、牛畜萬計。卒以馬病,不能窮追。事聞,天子大悅。賜孔雀翎,移佐平郡王軍謀,斬大將軍馬爾賽徇于軍。
會賊有求降意,而盈廷諸臣皆欲遣使議和罷兵,上問公,公叩頭曰:“
此社稷之福也。”
上意遂定。即命公同都統(tǒng)羅密、學士阿克敦往。公聞命馳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見公,曰:“
議不成,公不歸矣!”
鄂托、宰桑者,華言十四路頭目也。公叱曰:“
出嘉峪關而思歸者,庸奴也!
某思歸,某不來矣。今日之議,事集,萬世和好;不集,三軍露骨,一言可決。”
諸酋相目以退。翌日,策凌如約繕表,求公轉奏,并遣宰桑同來,獻橐駝、明珠等物。
果親王任事時,聲咳所及,九卿唯唯
。公在坐,俟王發(fā)聲,聽未畢,輒迎拒曰:“
王誤矣!”
王不能堪。世宗責公曰:“
汝知果親王何語而又誤耶?”
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極,遷刑部尚書。以誤舉參領明山、失察家人兩事落職。入獄,病,刑部尚書孫公嘉淦奏請就醫(yī)私第,許之。薨于家。六十二。 (
選自(
《小倉山房文集》,有刪節(jié))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羹堯以大逆誅,窮其黨 窮:窮究,徹查
B
.卒以馬病,不能窮追 。荷
C
.斬大將軍馬爾賽徇于軍 徇:示眾
D
.事集,萬世和好 集:成功
10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
.倘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 德不厚而望國之治
C
.請于大將軍馬爾塞 不拘于時
D
.諸酋相目以退 不賂者以賂者喪
11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能 表現(xiàn)傅鼐為人剛直的一項是

倘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②
及隆敗,公為上言岳無罪

用兵數(shù),所言驗 ④
公叩頭曰:“
此社稷之福也。”

公憤激,自率所部出 ⑥
輒迎拒曰:“
王誤矣!”
A
.①②⑥ B.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12
.對原文有關內(nèi) 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羹堯被誅殺后,傅鼐能從大局出發(fā),勸說朝廷大臣對脅從的人不予治罪,使無數(shù)人得以平反昭雪。
B
.傅鼐在察看軍情途中偶遇賊軍,在兵馬疲憊無援的情況下,仍大敗賊軍,獲得皇上的嘉獎。
C
.果親王掌權時,群臣都對他唯唯諾諾,只有傅鼐剛正不阿,直言不諱,當面具體指出他的錯誤。
D
.作者對傅鼐的舉薦有誤和失察家人的過失并不隱諱,對主人公生平的記敘客觀真實。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元惡已誅,脅從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3
分)
(2)
公聞命,負書一篋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3
分)
(3)
果親王任事時,聲咳所及,九卿唯唯。(4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01929.html

相關閱讀:如何才能成為“善”人,孔子與孟子有何不同的見解?請簡要分析。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賀,字長吉,鄭王之孫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閱讀《胡則》附答案譯文
《張振德,字季修》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