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備考策略精講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歷史的教訓值得珍視,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值得珍視,因為里面都凝聚了先驅者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和犧牲對歷史的冷漠不僅是無知,而且是一種忘恩負義。歷史網為大家推薦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備考策略,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一、復習目標和重點

1、全方位提高考試能力與素質。高考二輪復習時間短、任務重,備考指導要圍繞提高做文章,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考試能力與素質。要做到以下幾點:全面提高,既要提高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又要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全程提高,要做到學、練、考、補有機結合,保障學生學習環(huán)節(jié)的完整性;全員提高,要幫助學生補弱促強,查漏補缺,特別是通過幫扶,讓學生通過本輪與后期的復習,各有所得,各得其所。

2、備考指導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一是要通過對課標、考試大綱和多種版本教材的研究、整合,從中發(fā)現、提煉核心知識點、主干知識,優(yōu)化復習內容;二是要精心設計實施過程,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是要重視規(guī)范化訓練,特別是非選擇題答卷規(guī)范化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考試技能。

3、按考試大綱規(guī)定進行通史加專題的復習。既要著眼于通史知識體系的構建,又要鞏固各時段的專題知識體系,兩者相互穿插、整合,從而理清歷史知識的縱橫聯系,建立起合理通達的學科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可通過適度補充階段特征等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歷史階段變化,把握人類文明演進進程;按照各專題要求,梳理單元知識,歸納理性認識,進一步鞏固落實專題知識。

4、回歸教材。指導學生在考前一個月認真、有效地回歸教材,廓清知識死角;通過模擬考試,使學生能夠熟練地駕馭文科綜合考試。

二、復習措施

1、用新的史學觀念統領復習內容。通觀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歷史三個必修模塊,突出地體現了唯物史觀、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史觀等史學觀點。對這些史觀的把握,既是我們進行新課程教學的前提,也是我們備考指導與復習的基礎,因為與這些史學觀點相關聯的知識均是歷史的主干知識點,最能體現古今貫通、中外相聯的原則,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識的命題思路,也體現了關注史學動態(tài)的特點。從近兩年高考命題情況看,體現和涉及這些方面的試題有不少。因此在復習指導時,要以新的史學觀點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開闊的視野,客觀全面地認識、評價古今中外的歷史事物與現象。

2、把握考情、學情,按需施教。把握考情、學情,是實施針對性復習的前提保障。需是施教的內容。作為高考備考指導,需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高考的需要,包括知識范圍和能力要求等;學生的需要,學生現狀與高考要求的距離差?记榈男枋堑谝晃坏,是教學與備考不可改變的;學情的需是第二位的,是千差萬別的、可以改變的、動態(tài)的。備考就是要在考情的引領下,樹立面向考情定目標,針對學情定策略的思想,通過復習教學,最終使學情達到考情的要求。那種一味強調學情,總拿學情說話,不顧考情高層次需要而進行低層次備考教學的做法,雖然能夠使得學生在知識積累方面得到一定進步,但由于不能達到高考的要求,也最終只能使學生在考場上望題興嘆,徒勞無益。這是科學備考的關鍵所在。

3、內容設計要解決好復習專題內容的范圍、結構、層次、重點、數量以及呈現形式、課時設計等方面的問題。要從四情實際出發(fā),明確復習內容設計的要求,提高復習內容的針對性。四情指考情、學情、材情、輪情,是設計復習內容的主要依據。依據考情,主要確定二輪復習的指導思想、內容范圍,習題、試題的題型、類型;依據學情,主要確定二輪復習內容的重點、難易;依據輪情,主要確定二輪復習內容的起點、多少、快慢等;依據材情,主要確定二輪復習內容中的基礎知識。

二輪復習應注重及突出以下幾個方面:①要明確基礎知識的范圍,做到點、線、面有機結合。依據《考試說明》中的考試范圍確定復習知識的點,依據《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確定復習知識的線,依據教材中目的內容確定復習知識的面,做到分解有據、有度,宏觀與微觀相結合,以有利于進一步夯實基礎。在處理復習知識面的具體內容時,應對教材的相關內容可以進行適度整合,但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對教材知識的整合要由厚變薄,去粗取精,做到要點系統準確、概括簡練。②要保障復習內容全面,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復習內容主要包括知識結構、訓練題目、方法技巧三方面。二輪復習的知識結構,其主要組成部分是依存于教材中的基礎知識,但另外還應包括一些延伸性的、隱性的知識:一是通史體系下各模塊專題之間內在聯系方面的內容,因為各模塊教材內容是按專題史體例編排的,而《考試說明》中考試范圍內容是按通史體例羅列的,這就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通各模塊內容之間的聯系,適度深化對有關內容的處理,建立起通史基礎之上的專題知識體系。為此,就要注意相同時期、相同階段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內容之間的聯系,注意時代背景、階段特征等內容的總結。需要指出的是,必修模塊之間內容的聯系整合要適度,切忌大量擴展通史知識。二是各專題內部總結出的一些規(guī)律性的認識、啟示、結論等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新的復習專題內容層次完整、系統,宏觀與微觀結合,史論結合。但這一部分內容的挖掘也要適可而止。

4、規(guī)范訓練,提高實戰(zhàn)能力,即應考能力與技巧。在保證訓練題目科學性的前提下,二輪復習中要特別注意訓練的規(guī)范性:一是各種訓練要適度,要精練,應提高訓練題的質量,控制訓練題的數量,不要搞題海戰(zhàn)術,鞏固性訓練、拓展性訓練、模擬性訓練都要少而精;二是訓練方式要靈活,各種訓練要求有所區(qū)別,鞏固性訓練可當堂處理,可采取口頭提問、筆答、板演等形式,拓展性訓練包括專題訓練可量力而行,由學生自主決定;三是模擬考試要到位,要定時定量,從內容到形式都應體現高考的特點與要求,特別要重視指導學生規(guī)范使用答題紙的問題。各種訓練都應重在訓練學生的解題速度、方法技巧、卷面安排以及書寫規(guī)范等內容。在備考過程中要注意積累和掌握,并在練習中加深理解和運用,要運用以往的高考題作例證,加強實用性指導與訓練,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科成績,力爭在優(yōu)秀率和有效分上有所突破。另外還應將解題方法指導與幫扶結合起來,因為許多幫扶對象是因為解題技巧不靈活而影響成績的。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備考策略,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37428.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知識點:杜桑?盧維杜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