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儼,字若思》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題。 胡儼,字若思,南昌人。少嗜學,于天文、地理、律歷、醫(yī)卜無不究覽。洪武中以舉人授華亭教諭,能以師道自任。母憂,服除,政長垣,乞便地就養(yǎng)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題。
胡儼,字若思,南昌人。少嗜學,于天文、地理、律歷、醫(yī)卜無不究覽。洪武中以舉人授華亭教諭,能以師道自任。母憂,服除,政長垣,乞便地就養(yǎng),復改余干。學官許乞便地自儼始。
建文元,薦授桐城知縣。鑿桐陂水,溉田為民利?h有虎傷人。儼齋沐告于神,虎遁去。
桐人祀之朱邑祠。四,副都御史練子寧薦于朝曰:“
儼學足達天人,智足資帷幄。”
比召至,燕師已渡江。成祖即位,曰“
儼知天文,其令欽天監(jiān)試。”
既試,奏儼實通象緯、氣候之學。尋又以解縉薦,授翰林檢討,與縉等俱直文淵閣,遷侍講,進左庶子。父喪,起復。儼在閣,承顧問,嘗不欲先人,熊少戇。永樂二九月,拜國子監(jiān)祭酒,遂不預機務。時用法嚴峻,國子生托事告歸者坐戍邊。儼至,即奏除之。七,帝幸北京,召儼赴行在。明北征,命以祭酒兼侍講,掌翰林院事,輔皇太孫留守北京。十九,改北京國子監(jiān)祭酒。
當是時,海內(nèi)混一,垂五十。帝方內(nèi)興禮樂,外懷要荒,公卿大夫彬彬多文學之士。儼館閣宿儒,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重修《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天下圖志》皆充總裁官。居國學二十余,以身率教,動有師法。洪熙改元,以疾乞休,仁宗賜敕獎勞,進太子賓客,仍兼祭酒。宣宗即位,以禮部侍郎召,辭歸。家居二十,方岳重臣咸待以師禮。儼與言,未嘗及私。自處淡泊,歲時衣食才給。初為湖廣考官,得楊溥文,大異之,題其上曰:“
必能為董子之正言,而不為公孫之阿曲。”
世以為知人。正統(tǒng)八八月卒,八十三。
(
節(jié)選自《明史·
胡儼傳》)
【注】方岳:傳說堯命羲和四子掌四岳,稱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后因稱任專一方之重臣為“
方岳”
。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
母憂,服除
憂:去世。 B.
外懷要荒
懷:懷想。
C.
遂不預機務
預:參與。 D.
智足資帷幄
資:參佐。
5.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 )
A.
其令欽天監(jiān)試
其孰能譏之乎
B.
尋又以解縉薦,授翰林檢討
趙王豈以一壁之故欺秦邪
C.
與縉等俱直文淵閣
失其所與,不知
D.
儼至,即奏除之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
胡儼少時就酷愛讀書,對天文、地理、律歷、醫(yī)學、卜算等書無不博覽通曉,尤對天文學、氣象學有較深造詣。
B.
胡儼洪武間考中舉人,授華亭教諭,從此走上仕途,任桐城知縣時,為民興建水利,還得到了副都御史練子寧的舉薦。
C.
洪熙改元,胡儼因病退休,加太子賓客致仕,仍兼祭酒;宣宗即位,他辭官歸休。家居時他淡泊自處,生活簡樸。
D.
胡儼作為館閣的老前輩,朝廷的許多重要文稿均出自他之手,重修《太祖實錄》《永樂大典》等書時,他擔任總裁官。
7.
把原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縣有虎傷人,儼齋沐告于神,虎遁去。(5
分)

譯文:
(2
)家居二十,方岳重臣咸待以師札。儼與言,未嘗及私。(5
分)

譯文: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4
、B
(懷:安撫。)
5
、B
(A
、表祈使語氣/
表反問語氣; B
、介詞,因為、由于;C
、介詞,和、跟/
動詞,結交,親附;D
、代詞/
定語后置標志)
6
、D
( “
均出自他之手”
與原文“
多出其手”
不符)
7
、(1
)桐城出現(xiàn)了老虎傷人的事。胡儼齋戒沐浴向神靈祭告,老虎便逃走離開了。(“
齋沐”
、“
狀語后置”
、“
遁”
各1
分,句意2
分)
(2
)(他)在家住了二十,四方的大官重臣都以師禮對待他。胡儼在與他們的交談中,絕不談及自己。(“
咸”
、“
以師禮”
介詞結構后置、“
未嘗及私”
各1
分,句意2
分)
【參考譯文】
胡儼,字若思,南昌人。他從小好學,對天文、地理、樂律、歷法、醫(yī)學、占卜等方面的書無不博覽。洪武間,他考取舉人,被授華亭教諭,他能克盡師道。母親去世后,他服喪期滿便奉派到長垣。他提出要求在離家近一些的地方為官,以便照顧長輩和家庭。于是,他被改派到馀干。作為掌管教育的官吏,允許就近作官還是從胡儼開始的。
建文元,胡儼被委任為桐城知縣。他興建水利工程,引來桐陂水以灌溉農(nóng)田,為民謀利。桐城出現(xiàn)了老虎傷人的事。胡儼齋戒沐浴向神靈祭告,老虎便逃走離開了。桐城人在朱邑祠里祭祀他。建文四,副都御史練子寧向朝廷舉薦道:“
胡儼飽學明理,可以通達仙人。他足智多謀,可以運籌帷幄。”
朝廷將胡儼召進京城時,燕王的軍隊已打過了長江。明成祖即位后,下了一道命令:“
聽說胡儼懂得天文,讓欽天監(jiān)考考他。”
欽天監(jiān)對胡儼進行了一番考察之后,回奏明成祖說他確實懂得天文學、氣象學。不久。由于解縉的舉薦,胡儼被授以翰林檢討,與解縉等人一起在文淵閣任職。后來,又任侍講,晉升為左庶子。父親亡故后,胡儼服喪期滿又出來作官。他仍在文淵閣任職,接受皇帝的垂詢,提供咨詢,但他常常不搶先發(fā)表意見,顯得忠厚誠樸。永樂二九月,胡儼任國子監(jiān)祭酒,就不再參與政務了。當時國子監(jiān)執(zhí)行規(guī)定嚴厲,假借事情請假回家的國子生,被判戍守邊疆。。胡儼上任后,奏經(jīng)皇帝批準,把這類規(guī)定廢除了。永樂七,皇帝到北京,把胡儼召到行宮。次,明成祖北征,命胡儼以祭酒兼侍講的身份,執(zhí)掌翰林院,同時輔佐皇太孫留守北京。永樂十九,胡儼又改任北京國子監(jiān)祭酒。
當時,海內(nèi)統(tǒng)一已近五十,皇上正在國內(nèi)修明政治,大興教化,對偏遠的地方則實現(xiàn)安撫、整治,公卿大夫都是些滿腹經(jīng)綸、彬彬有禮的文人。胡儼作為館閣宿儒,朝廷許多重要文稿多出自他之手。重修《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天下圖志》時,他都擔任總裁官。他主持國學二十余,總是率先垂范,成為人們學習的楷模。洪熙改元后,他因病請求退休,仁宗賜給敕書,獎勵慰勞他,晉升他為太子賓客,仍兼祭酒。明宣宗即位,召見胡儼,任他為禮部侍郎,他辭謝后返回家鄉(xiāng)。(他)在家住了二十,四方的大官重臣都以師禮對待他。胡儼在與他們的交談中,絕不談及自己。他淡泊明志,從不追名逐利,節(jié)衣縮食,十分簡樸,但求溫飽而已。以前,擔任湖廣主考官時,看到楊溥的文章,他十分驚訝,在文章上題批道:“
定能為董仲舒說一些正直公允的話,絕不會曲從于公孫。”
大家認為,胡儼是一位慧眼識才的長者。正統(tǒng)八八月胡儼逝世,享八十三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50164.html

相關閱讀:高中文言文《金安節(jié)》閱讀答案及解析譯文
“汝陰侯夏侯嬰”閱讀答案
文言文傳記《朱?》閱讀答案附譯文
“賈誼,洛陽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嚴嵩,字惟中》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