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徐渭《借竹樓記》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借竹樓記 徐渭① 2 ①龍山子既結樓于宅東北,稍并其鄰之竹,以著書樂道,而自題曰借竹樓。方蟬子往問之,龍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則買鄰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則 借竹樓記
徐渭①2
①龍山子既結樓于宅東北,稍并其鄰之竹,以著書樂道,而自題曰“借竹樓”。方蟬子往問之,龍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則買鄰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則借鄰之竹而樓之。如是而已。”
②方蟬子起而四顧,指以問曰:“如吾子之所為借者,特是鄰之竹乎?非歟?”曰:“然。”“然則是鄰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鄰之竹也。”“他鄰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會稽之山,遠出于南,而迤于東也。”“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方蟬子默然良久。龍山子固啟之,方蟬子曰:“子見是鄰之竹,而樂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非歟?”曰:“然。”
③“然則見他鄰之竹而樂,亦借也;見莫非鄰之竹而樂,亦借也;又遠見會稽之山與云天之所覆而樂,亦莫非借也,而獨于是鄰之竹。使吾子見云天而樂,弗借也;山而樂,弗借也;則近而見莫非鄰之竹而樂,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獨于是鄰之竹?”
④龍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遠,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遠近也。請子易吾之題,以廣吾之志,何如?”方蟬子曰:“胡以易為?乃所謂借者,固亦有之也。其心虛以直,其行清以逸,其文章鏗然而有節(jié),則子之所借于竹也,而子固不知也!其本錯以固,其勢昂以聳,其流風瀟然而不冗,則竹之所借于子也,而竹固不知也!而何不可之有?”龍山子仰而思,俯而釋,使方蟬子書其題,而記是語焉。
(選自《徐渭集》,有刪減)
【注】①徐渭: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有青藤老人等別號。
22.
第①段“方蟬子往問之”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話回答)(1
分)
23.
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的表達效果。(3
分)
24.
第④段龍山子“請子易吾之題”的原因是什么?(2
分)
25.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
.龍山子建書樓漸漸兼并了一些鄰居的竹林。
B
.龍山子執(zhí)意請求方蟬子說說對借竹的看法。
C
.方蟬子認為竹與人是互賞互鑒,互相學習。
D
.本文借事說理,通過對話的形式揭示主題。
26.
根據文意,概括龍山子最終“使方蟬子書其題,而記是語”的意圖。(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22.
(1
分)龍山子將書樓命名為“借竹樓”的原因。'
23.
(3
分)用反復及反問的修辭,多次重復“亦借”及“弗借”,以“而又胡獨于是鄰之竹”的反問,(1
分)強調龍山子對待外物缺少統(tǒng)一的標準,受到自身位置、眼界的束縛。(2
分)
24.
(2
分)認識到自己“借竹”源于不能忘情外物,(1
分)易名以期開闊心胸。(1
分)
25.
(2
分)A
26.
(3
分)記錄下自己的檢討、反省;(1
分)表達了對“借竹”的深刻理解: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必得到、占有,而應體其意,用其神,來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與品格。(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603957.html

相關閱讀:《蘇秦以連橫說秦》閱讀答案
白居易(與元九書)閱讀
“李大亮,雍州涇陽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衛(wèi)玄,字文升》閱讀答案及翻譯
“穆寧,懷州河內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