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常識:元朝皇后列表及簡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對于元朝歷史感興趣的同學,可能會很輕松地說出元朝的每一位皇帝,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皇帝背后的女人??皇后。其實,掌握越多歷史常識,對于我們的歷史學習越有幫助,我們更容易理解歷史書中所描述的歷史事件。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元朝皇后列表及簡介,我們一起來了解元朝的那些皇后。

高三歷史常識:元朝皇后列表及簡介

第一代

太祖鐵木真光獻翼圣皇后:參見本版《成吉思汗的女人與后代》。

成吉思汗第一正后蒲兒帖生了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四個兒子,其中術赤是蒲兒帖被梅爾奇人擄掠后,與梅爾奇首領所生,由于蒙古人并無血統(tǒng)觀念,因此成吉思汗將術赤與親生兒子一樣看待,術赤作為長子,封地最西,得今咸海、里海以北、頓河、伏爾加河一帶,稱為“欽察汗國”。

三子窩闊臺,是蒙古的共主,統(tǒng)治蒙古本部和中國北部。是為太宗。

第二代

太宗窩闊臺昭慈皇后沱列娜歌:姓乃瑪甄,原是美爾奇太子妃,成吉思汗降服美爾奇,將沱列娜歌賞給三子窩闊臺,沱列娜歌成為窩闊臺第六個妻子,最受寵,太宗七子,有五子為沱列娜歌所生。

沱列娜歌所生三子闊出,死于戰(zhàn)場,1241年,窩闊臺死于飲酒過度,遺囑令闊出子石獵門即位,沱列娜歌攝政。沱列娜歌擾亂朝政,氣死耶律楚材,并改立自己的長子貴有為汗,是為定宗。

定宗貴有即位后,嫌母親權欲旺盛,礙手礙腳,于是奮力反擊,殺母親女寵法蒂瑪,將母親親信黨羽一網打盡,沱列娜歌追悔莫及,郁郁而終。

第三代:

定宗是太宗的兒子

定宗貴有欽淑皇后渦霧麗:姓海迷失,定宗貴有即位三年而猝死,并未留下遺囑,渦霧麗選擇侄子石獵門即位,自任攝政,然而她并無政治才能,國家的治理陷于混亂,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妻瑣璐荷帖妮趁機聯(lián)絡親貴,改立自己的兒子蒙哥為汗,渦霧麗與石獵門行刺蒙哥的陰謀敗露后,被裹進氈子,投入大河,真?zhèn)"海迷失"了。

憲宗是定宗的堂弟

憲宗蒙哥貞節(jié)皇后弧度臺:姓弘吉剌,是成吉思汗蒲兒帖皇后的侄孫女,因此蒙哥與弧度臺是表兄妹,弧度臺善騎射,有膽識,為蒙哥獻上“分治諸王”的政策,穩(wěn)定了政局,1256年病死。

憲宗蒙哥皇后葉蘇兒:姓弘吉剌,弧度臺之妹。時蒙哥與弟忽必烈矛盾日深,幸而葉蘇兒與忽必烈之妻弘吉剌?茶碧從中斡旋,使兄弟二人和好如初。1259年,蒙哥在進軍四川時戰(zhàn)死,忽必烈即位,感念前情,為葉蘇兒上皇后尊號,年給銀500萬兩,使葉蘇兒得享天年。

世祖是憲宗的胞弟

世祖忽必烈昭睿順圣皇后茶碧:姓弘吉剌,時蒙哥為汗,忽必烈在河北設置幕府,推行漢學,禁止牧獵,侵犯了蒙古貴族的利益,于是有人進讒蒙哥,言忽必烈不守祖制,其心不軌。蒙哥聽信讒言,幾乎煮豆燃萁,關鍵時刻,茶碧自愿赴和林為質,并進言消除了蒙哥對忽必烈的猜疑,兄弟矛盾得以化解。

1259年,蒙哥在進軍四川時戰(zhàn)死,其弟阿里不哥在蒙古舊貴族的支持下,欲搶在哥哥忽必烈之前即位,此消息由茶碧送往南方忽必烈軍中,茶碧力主忽必烈班師奪位,經過4年戰(zhàn)爭,忽必烈取得勝利,論功行賞,茶碧被冊為皇后。

茶碧積極學習漢族文化,勸諫忽必烈退牧還田,為緩和蒙漢矛盾,穩(wěn)定政局起到了作用;以長孫皇后為楷模,嚴于律己,所需所用皆出自宮中分例之內,不動國庫,使朝廷人人敬畏;生活節(jié)儉,率領宮人收集舊的弓弦,煮練后制成布匹,收集羊只前腿,割下皮織成地毯;心靈手巧,改造蒙古服飾,使之適應中原氣候;滅南宋,忽必烈將所得金石珠寶贈與,茶碧言:“看到這些東西,就要想到亡國的教訓,怎么能起貪欲呢?”堅決不受,令皇帝與朝野警醒,為元朝一代賢后。

世祖忽必烈皇后楠碧:姓弘吉剌,茶碧皇后之曾侄孫女,1281年茶碧皇后病死,楠碧入宮為后,時年18歲,而忽必烈已經是68歲的老人了,且忽必烈后宮眾多,楠碧與曾姑祖父毫無幸?裳裕D而干預朝政,忽必烈聽之任之,并不阻攔,使得楠碧完全把持朝政,令朝廷頗有微詞。楠碧生一子,名鐵滅赤。

1294年,80歲的忽必烈去世,其孫鐵木耳即位,是為成宗,楠碧的權利被剝奪,也未得到尊號,30歲的楠碧皇后在孤寂中走完一生。

成宗鐵木耳正后布露菡:姓波樂舞,1285年,忽必烈太子真金英年早逝,遺下三個兒子:甘馬拉,大喇嘛吧嗒,鐵木耳。1293年,鐵木耳立為太子,1294年,鐵木耳即位,冊布露菡為正后,失戀答禮為次后,布露菡頗有手段,代多病的成宗處理政務,由是把持了朝政,布露菡不僅獨占成宗的寵愛,且害死了失戀答禮所生的太子德壽,只是失戀答禮憂憤而死(后被武宗海山謚為貞慈靜懿皇后)。

大喇嘛吧嗒病死之后,成宗根據(jù)蒙古習俗,欲納嫂妲己為妃,被妒忌的布露菡阻撓,并貶妲己至懷州,這引起妲己的兩個兒子海山(武宗)、愛育黎拔力八達(仁宗)的極度不滿,成宗死后,布露菡欲立成宗堂弟為帝,海山發(fā)動政變,奪取皇位,是為武宗,以淫亂罪賜死布露菡,熱衷權力的布露菡落得個飲藥自盡的下場。

武宗仁宗母后妲己:姓弘吉剌,忽必烈皇后茶碧的侄孫女,嫁忽必烈之孫大喇嘛吧嗒,大喇嘛吧嗒29歲早死,妲己與兒子愛育黎拔力八達(仁宗)被貶往懷州,妲己善于收買人心,朝野皆稱頌其寬仁,1307年,成宗病死,妲己得到消息,遂以奔喪之名返回大都,伺機奪取帝位,妲己與朝廷重臣聯(lián)絡,賜死成宗皇后布露菡,將帝位交于兒子。

妲己根據(jù)星象家預言,欲將皇位給與次子愛育黎拔力八達(仁宗),因星象學家預言,若長子海山即位,則海山享年不永,然海山不以為然,一意即位,且海山握有重兵,妲己與愛育黎拔力八達只好退讓。

武宗海山即位,立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總領軍政,自己卻沉溺酒色,即位四年,因病去世,1311年,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為仁宗,仁宗尊崇儒道,開科取士,整頓田賦,修編書籍,本為明君,然受教與儒家,失之懦弱。太后妲己干預朝政,寵信奸相,擴田增賦,使朝野側目,民怨沸騰。

早在武宗海山時,妲己就與奸相鐵木迭兒私通,仁宗本欲以名儒為相,迫于母后的壓力,相位為鐵木迭兒竊取,鐵木迭兒擾亂朝政,一直為妲己包庇,仁宗無可奈何,轉而迷戀佛學,竟欲禪位。

1320年,仁宗憂病而死,年僅36歲,按照武宗與仁宗約定,應傳位于武宗之子和施拉,妲己俱和施拉英武,改立仁宗子?13歲的碩德八剌,然英宗碩德八剌年紀雖小,卻英明果斷,處理朝政毫不手軟,令妲己大跌眼鏡,后悔不迭。

妲己此時雖貴為太皇太后,然權力盡失,且年紀大了,她告誡情夫鐵木迭兒好自為之,勿再參政,鐵木迭兒不聽,密謀行刺未果,受到懷疑,憂懼而死。妲己見權力無存,情夫病死,失意過度,于1322年崩于興圣宮,英宗謚為昭獻元圣皇后。

武宗海山皇后貞哥:姓弘吉剌,1310年立為皇后,貞哥天生麗質,能歌善舞,最為武宗寵愛,二人沉溺聲色,不理朝政,武宗即位四年即病死,貞哥皇后守寡至1327年死去,無子,謚為宣慈惠圣皇后。

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皇后阿娜事事理:姓弘吉剌,仁宗即位,冊為皇后,后觀書習禮,精琴棋書畫,酷愛漢學,與仁宗志趣相投。她以長孫皇后為榜樣,謹言慎行,寬仁待下,竭力輔佐夫君,在仁宗受到母后妲己與權臣鐵木迭兒的刁難時,柔聲勸慰,在精神上支持仁宗。武宗海山曾與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約定,仁宗死后,傳位于武宗子和施拉,太后妲己、仁宗與皇后阿娜事事理違背諾言,立仁宗子碩德八剌為太子。并命武宗子和施拉鎮(zhèn)守云南,招致朝野不滿,為日后的皇位斗爭埋下禍根。

仁宗死后兩年,阿娜事事理病逝,年40,英宗謚為莊懿慈圣皇后。

英宗碩德八剌皇后蘇格巴娜:元朝公主之女,美麗聰慧,善寫詩文,1321年冊為皇后,后體諒民情,進諫善言,協(xié)助英宗修史,促進了漢蒙文化的交流,英宗崇尚漢學,為平息開國以來的皇位爭斗,欲廢除選汗制度,推行漢族嫡長子制度,遭到以太皇太后妲己為首的蒙古守舊勢力的反對,蘇格巴拉始終堅定地支持英宗的革新政策,最終幫助英宗虢奪了妲己一黨的勢力,然好景不長,英宗即位三年,為舊貴族所害,年僅21歲,蘇格巴拉也于1327年去世,年27,英宗皇叔泰定帝葉筍貼木耳謚為莊靜懿圣皇后。

泰定帝葉筍貼木耳皇后芭布菡:姓弘吉剌,武宗仁宗母后妲己之堂妹,芭布菡生性妒嫉潑辣,權欲旺盛,年幼時星象學家為其相面,言其貴不可言,種下其對權力的向往,1324年,英宗為舊貴族所害,泰定帝并未參與,為政局安全,泰定帝以英宗皇叔身份登上帝位,泰定帝勤于政務,苦讀漢書,欲勵精圖治,然舊貴族以泰定帝為他們擁上皇位,欲行傀儡之治,泰定帝在皇位坐穩(wěn)后,以謀殺英宗的罪名對舊貴族進行清洗,將權力掌于手中。

芭布菡禁止泰定帝寵幸其他妃嬪,泰定帝無可奈何,為穩(wěn)固權力,芭布菡又與朝中權貴勾結,在朝中為所欲為,泰定帝懼內而不能制,轉而迷信佛教,僧人數(shù)量大幅增加,且無惡不作,政局混亂,蝗旱災起,泰定帝只命僧人祈禱,僧人趁機勒索民眾,造成惡性循環(huán)。內憂外患,國事家事,令泰定帝無限煩惱,于1328年郁郁而終,年36。

泰定帝即死,芭布菡將兒子推上皇位,是為天順帝阿蘇基擺,由于沒有兵權,小皇帝被權臣巖貼木耳所殺,巖貼木耳強逼芭布菡作了自己的妃子,也算千古奇聞了。

明宗和施拉皇后芭布莎:壽寧公主之女。元世祖忽必烈的太子叫真金,芭布莎是真金之曾外孫女,而明宗為真金之曾孫,故二人為表兄妹,芭布莎姿色平庸,性情懦弱,不為明宗所愛,1328年,泰定帝病死,明宗和施拉血緣最近,得以入繼大統(tǒng),然而即位才一個月,明宗即被弟弟荼貼木耳(文宗)毒死,芭布莎和長子妥歡貼木耳(順帝,母為妃子買來娣)、次子懿?質班(寧宗)寄人籬下,茍且偷生。

文宗荼貼木耳毒死明宗,夜夜不得安寢,為贖罪,立芭布莎之子懿?質班為太子,觸怒了文宗皇后不答失禮,不答失禮對待芭布莎母子三人更為苛刻,終于在1330年將芭布莎賜死。

文宗荼貼木耳皇后不答失禮:姓弘吉剌,魯國公主之女。不答失禮是武宗外甥女,故與文宗荼貼木耳為表兄妹,泰定帝時,為防范武宗海山后裔勢力,荼貼木耳被貶湖北,不答失禮伴隨左右,與文宗感情甚篤。

泰定帝死后,經過一番血雨腥風,泰定帝后裔勢力被消滅,皇位理應歸于明宗和施拉,文宗夫婦與權臣巖貼木耳勾結,毒死兄長和施拉,篡奪皇位。文宗心有愧疚,供養(yǎng)芭布莎母子于宮中,而芭布莎心情悲憤,頗有微言,與不答失禮勢同水火,終被不答失禮害死。不答失禮將明宗庶長子妥歡貼木耳流放朝鮮。

誰知文宗長子病亡,次子患病,迷信的文宗夫婦認為是明宗前來索命,文宗又驚又怕,一病不起,遺囑令明宗子懿?質班即位,不答失禮也懼怕冤魂,含淚答應,文宗崩,年29。

寧宗懿?質班即位43天病死,年僅七歲。1333年,不答失禮不顧巖貼木耳反對,迎立明宗庶長子妥歡貼木耳即位,是為順帝,并約定順帝百年之后,皇位傳于文宗之子巖貼古斯。順帝尊不答失禮為徽懿昭宣太后,然而順帝心中一意為母報仇,1340年,羽翼已豐的順帝將不答失禮太后貶到河北,流放太后子巖貼古斯于高麗(后被害),不答失禮憤恨而死,年30。

寧宗懿?質班皇后妲利耶特迷失:姓弘吉剌,1332年,6歲的妲利耶特迷失被7歲的寧宗立為皇后,僅一個多月,寧宗病死,妲利耶特迷失守寡終身,1368年去世,年42。

順帝妥歡貼木耳皇后答娜失禮:姓琴察,權臣巖貼木耳之女,順帝即位,被冊為后,后仰仗父威,專橫跋扈,根本不把順帝放在眼里,私開國庫,侵占鹽稅,橫行后宮,仗責嬪妃,工于心計的順帝只好暫且隱忍。

順帝即位已穩(wěn),便欲清除后族勢力,皇后之弟唐其實、他拉海欲先下手為強,密謀造反,事敗,唐其實被誅,他拉海逃到姐姐的鳳裙之下欲求姐姐庇護,被順帝和伯顏托出殺死,伯顏揪住皇后的頭發(fā),摔在地上,順帝大聲斥責,歷數(shù)其罪,毒酒賜死,跋扈的皇后威風掃地,死時年僅15歲。

順帝妥歡貼木耳皇后伯顏可敦:姓弘吉剌,大拿失禮皇后被賜死后,繼位中宮,后寬厚沉靜,生性節(jié)儉,為順帝所敬愛,生子真金,兩歲而亡。

元朝歷代都從高麗挑選婢女,婢女奇氏,美麗而善邀寵,順帝為其所迷,冊為次后,生子愛有失禮耷拉。伯顏可敦由是被順帝冷落,對此她平淡處之。

順帝大權在握,荒廢朝政,昏聵無道,伯顏可敦甚為憂慮,勸諫無效,自嘆回天無力,1365年去世,年42。次后奇氏,清收遺物,見皇后衣裙,破舊寒酸,笑嘆:“中宮何至于此”,伯顏可敦之節(jié)儉可見。

順帝妥歡貼木耳皇后玩者可敦:姓奇,原為高麗進貢的婢女,善邀寵弄權,大拿失禮皇后被賜死,順帝欲以奇氏為后,而在伯顏力主下,伯顏可敦被冊為皇后,奇氏懷恨在心,常在順帝面前詆毀伯顏,1340年,伯顏被貶而死,奇氏欲行廢后之舉,然伯顏可敦賢德淑儀,無錯可挑,順帝只得立奇氏為次后。

奇氏登上后位,欲收買人心,遇有天災,就開倉賑災,掩埋死尸,超度亡靈,博得朝野稱頌。然而她的家人在高麗飛揚跋扈起來,發(fā)動政變不果,被滅族,順帝派兵討伐,卻鎩羽而歸。

更多朝代皇后列表及簡介

大臣托托欲力挽狂瀾,變革社會,被饞臣所害,貶往甘肅,奇氏向順帝進言:“托托為賢臣”,順帝于是召回托托。然順帝日益腐化,大興土木,民不聊生,反軍四起。

奇氏請托托上疏立自己的兒子愛有失禮耷拉為太子,脫脫不允,于是奇氏對托托用兵百般刁難,后托托為奸臣所害,朝野再無忠臣,蒙古在中原的統(tǒng)治走向絕境。

奇氏一心要順帝禪位于皇太子,以此為導火索,元廷各派勢力爭斗不休,朝政混亂,南方義軍逐漸取得優(yōu)勢。1368年,朱元璋攻下大都,順帝與奇氏逃往和林(今蒙古過鄂爾渾河),順帝死后,奇氏淪為難民,不知所終。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高三歷史常識:元朝皇后列表及簡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xù)了解相關資料,為以后深入學習歷史打下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38123.html

相關閱讀:高一歷史學習重點難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