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重點知識輔導
第六節(jié)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代謝
名詞:1 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結構復雜 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機物,經(jīng)過消化,變成為結構簡單 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機物。
2 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 無機鹽等在內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通過消化道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
3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 氨基轉換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轉給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 脫氨基作用:氨基酸通過脫氨基作用被分解成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轉變成為尿素而排出體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為糖類 脂肪。
6 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氨基酸。
7 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氨基酸,通過食物獲得的氨基酸。它們是甲硫氨酸 纈氨酸 亮氨酸 異亮氨酸 賴氨酸 蘇氨酸 色氨酸 苯丙氨酸等8種。
8 糖尿。寒斞呛扛哂160mg/dl會得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發(fā)生障礙,病人消瘦 虛弱無力,有多尿 多飲 多食的三多一少(體重減輕)癥狀。
9 低血糖。洪L期饑餓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會出現(xiàn)頭昏 心慌 出冷汗 面色蒼白 四肢無力等低血糖早期癥狀,喝一杯濃糖水;低于45mg/dl時出現(xiàn)驚厥 昏迷等晚期癥狀,因為腦組織供能不足必須靜脈輸入葡萄糖溶液。
語句:1 糖類代謝 蛋白質代謝 脂類代謝的圖解參見課本。
2 糖類 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并且是有條件的 互相制約著的。三類營養(yǎng)物質之間相互轉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轉化的數(shù)量不同,如糖類可大量轉化成脂肪,而脂肪卻不能大量轉化成糖類;二是轉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類不能轉化成必需氨基酸;脂類不能轉變?yōu)榘被帷?/p>
3 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維持在80-100mg/dl范圍內;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會產(chǎn)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低于45mg/dl,出現(xiàn)低血糖晚期癥狀;多食少動使攝入的物質(如糖類)過多會導致肥胖。
4 消化:淀粉經(jīng)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氨基酸。
5 吸收及運輸:葡萄糖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主動運輸),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饺砀魈。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為脂肪,隨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饺砀鹘M織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隨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饺砀魈帯?/p>
6 糖類沒有n元素要轉變成氨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必須獲得n元素,就可以通過氨基轉換作用形成。蛋白質要轉化成糖類 脂類就要去掉n元素,通過脫氨基作用。
7 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質;胰液含胰淀粉酶 胰麥芽糖酶 胰脂肪酶 胃蛋白酶(消化淀粉 麥芽糖 脂肪 蛋白質);腸液含腸淀粉酶 腸麥芽糖 腸脂肪酶(消化淀粉 麥芽糖 脂肪 蛋白質)。
8 胃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大腸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小腸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甘油;胃和大腸都能吸收的是:水和無機鹽;小腸上皮細胞突起形成小腸絨毛,小腸絨毛朝向腸腔一側的細胞膜有許多小突起稱微絨毛微絨毛擴大了吸收面積,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
到了高中,你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在高中,學習的科目沒有大科、小科之分,只有高考和非高考科目之分。比如對于理傾學生來說,語數(shù)外、理化生是高考科目,其他為非高考科目;對于文傾學生來說,語數(shù)外、政史地是高考科目,其他為非高考科目。因此,如果大家把生物當成初中的小科,當成文科來看待,指望考前背一背,可以這樣說,這種情況下你的高中生物是根本學不好的。如果你指望生物考前背背就可以考高分,那是天方夜譚!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高中尤其是在生物考試中,你也很難取得高分,更何況你考前背背呢。
生物學習方法小經(jīng)驗
1、考試范圍:必修二全冊和必修三第一、二章。試卷上有50道選擇題共50分,簡答題50分,其中包括實驗設計一道
2、復習注意:首先是下功夫,扎實細致地進行復習,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總是能反映在成績上的。其次是注意生物復習方法,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特別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有針對性的多做一些習題,對做錯的習題所涉及的知識點要特別注意復習鞏固、加深理解,避免再次出錯;翻閱以前的習題、試卷,對一些以前出錯的題重復做一遍;考試時先做簡單的題目,先把穩(wěn)得的分得到,仔細審題,抓住要點。
3、生物是一個偏文的學科,因此有些知識點一定要記扎實,“當背則背”,沒有商量的余地。它不像數(shù)學、物理,掌握一個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題是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生物往往會要求你一字不差的答出某概念,比如,問:能釋放抗體的細胞是什么?答案應為漿細胞(效應B細胞亦可),但不可以答“B細胞”,又如,問:少量生長素可促進生長,過量生長素會抑制生長,這種現(xiàn)象說明?應答生長素具有兩重性,答“雙重性”就一分也沒有唉。因為嚴密是生物科的特點,一個概念,差之毫厘的結果---往往是謬以千里。這又恰恰體現(xiàn)了理科科目的嚴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40594.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學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