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中明確指出: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在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基礎,發(fā)展思維能力的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無疑,在教學指導思想和方向上,加強了情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建立和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情感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
要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感氛圍,首先,教師必須保持良好的教學情感。其次,教學要民主,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施教,不能偏愛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漠不關心;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哪怕是錯誤的見解。再次,采取鼓勵性的及時評價,善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提問、做作業(yè)和其他數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創(chuàng)造的火花;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上的微小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許多教師的經驗說明,通過鼓勵性的及時評價,不但能調整學生認知行為,而且在情感上也能產生積極的效果。
2.創(chuàng)設愉悅樂學的心理情感
、俑鶕W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設計新穎問題導入新課,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诟鶕W生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的特點,抓好直觀教學,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和具體性。主要包括實物直觀、模擬直觀、圖表直觀、語言直觀(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事物,喚起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
、鄹鶕W生愛玩好動的天性,強化觀察、制作實驗活動,讓他們多種器官并用,豐富感性認識,提高觀察、思維和動手能力。
④根據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抓好課堂討論和學習競賽活動,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
3.建立探究創(chuàng)新的心理情感
要建立這樣的心理情感,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為學生增設“疑問”和“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問題的積極性;教師要發(fā)揮“導”的作用,讓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規(guī)律,自己探索知識、發(fā)現規(guī)律,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兩個問題:
、偬骄康膯栴}要科學,F在一些教師對探索性問題把握程度不夠,不是過于簡單了,就是過于難了。探索性要求,一方面,所給出的數學問題不能過于簡單,缺乏思考的余地,不點就通、不思就懂的問題是不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另一方面,所給出的數學問題又不能過于復雜、高深,超出了學生數學認知結構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否則,學生將會由于對知識理解、問題解決過于困難而產生厭煩心理。教學應使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诓粩嗉顚W生的探索精神。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障礙,激發(fā)學生的認識沖突,這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動力。他們在探索過程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也會產生種種情感。對此,教師要注意因勢利導,一方面,要加強學習方法的點撥,為學生思維“鋪路架橋”,幫助他們克服認知上的障礙,強化積極的情感;另一方面,要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傳遞給學生,使他們體驗到老師的親切與信任,從中受到激勵,堅定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數學情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02695.html
相關閱讀:怎樣形成數學教學設計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