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思辯課堂的幾點思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作者:寶雞高新中學 田玲

西北地區(qū)首屆中小學課堂博覽會初中段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分會場設在我們學校,11月28日50節(jié)風格迥異的課堂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授課教師和與會專家以及聽課教師的反饋來看,在我們的智慧思辯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是相當出彩的。包括平時幾乎和流動紅旗不沾邊的八11班。

靜下心來沉思,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是學生。首先,當孩子們被老師充分關注到之后和被忽略時他們的表現(xiàn)是不一樣的,努力表現(xiàn)自我,積極投身學習。哪怕是說的不到位,都愿意講。這是課堂精彩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對大班額,我們如何面向全體,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其次,學生沒預習和充分預習之后的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是有較大差異的。預習了,有備而思,由思入辯,才能辯出所以然來。沒有對知識的預先了解,不知道內容值得探究之處,缺乏思考,就無從辯起,何談收獲。第三,基礎再弱的學生,只要給足時間,一定是可以掌握的。十一班的英語思辯課堂就是例證。

二是老師。以西安蓮湖區(qū)慶安中學朱敏老師為例:朱敏老師秉著她一貫的激情風格執(zhí)教《湖心亭看雪》一課。她以“讀”為學習方式,以“癡意”解讀為教學線索充分點燃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在課堂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學習研究熱潮,學生由文悟情、由情品景、由景繪畫、又由畫入文,這系列的探究活動生成了課堂的精彩,學生的展示贏得聽課教師陣陣掌聲。以文言教學為觀察視角看:整個教學過程以“文言并重”為原則,注重“言”的推理、梳理和積累整理,然而又能從“言”中跳出,披情入“文”、“文”中研“言”,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一詞一句之精美,驚嘆于古文世界中也有語言濃郁的芬芳。也就是說,課堂的高效來自于學生的思維參與,來自于師生、文本互動中生成的思想碰撞,語文課堂以語文的方式來學,這才是真語文。反之,極有可能形成虛假的熱鬧,看似花哨,實則無效。

三是案單。從孫雅嵐老師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來看:三個目標,涉及基礎字詞、內容概括、情感體會、寫作借鑒四個層面。前兩者以“結構化預習的展示”呈現(xiàn),后者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既體會到心理變化和情感狀態(tài),同時學到相應的寫作手法,重點突出,難點得當。而且在整個教學中,師生雙主體,學法指導貫穿始終,思辯圍繞“啜泣”展開,激起探究欲望,起到一線串珠的效果。也就是說,要選定能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的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相關的“點”來進行教學,是思辯課堂的第一步。單,如果有教輔資料,可以篩選或適當調整,不能拘泥于形式,徒增學生負擔。

四是語文。語文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無論是怎樣的形式,一定必須為內容服務,始終圍繞語文的東西進行,能力之上,外加情感熏陶和感染。任何拋棄了語文本身的思辯與拓展延伸都是語文之外的附庸。例如有的課以文本本身所表述的內容作為探究的重點目標;有的課教師拋開文本本身,被學生發(fā)散的問題牽引,漫無邊際地拓展開去,討論與語文無關的社會知識;還有的課無限放大道德教育,用說教的方式來代替情感體驗的感染和熏陶等等。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五說展示。與所謂高效課堂專家進行交流,對方認為我們的課堂展示的形式還是不夠規(guī)范,有待于進一步強化。雖然出于禮貌表示首肯,然而內心總認為不妥。課堂不是磨具,需要規(guī)范到千篇一律,這樣的課堂恐怕師生都會僵化失去了風格與靈氣。所謂展示就應該是學生思考后智慧的集中展現(xiàn),而不是為了體現(xiàn)規(guī)范拿著剽竊來的教輔答案讀給大家聽。這樣看似成功的課堂,怎一個虛假了得。例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課,教師突出了朗讀,通過語氣語調的體會達到對人物心理的感知,并通過標點來指導語言表達的語氣,雖然氣氛不是很活躍,展示未必有所謂規(guī)范的流程,但卻是學生思考的真實再現(xiàn),是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當然,如果之前的指向不明確的碎問少一些,不要拖堂就更好了。

我們推行的“智慧思辯課堂”應該是不拘泥于固定模式的,它以“我思我存在,我展我精彩,我辯我明白”為行動主題,以“組織化小組、結構化預習”為基礎,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形式,以“點撥質疑思辯”為主線,以“交互嵌入評價”為保障,目的是構建凸顯“學科特征和課型特點”的智慧課堂,培養(yǎng)有思想有激情有個性的學生。當我們使用目標引領、評價驅動,把學作為主體,讓教成為主導,達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碰撞,在智慧生成的基礎上展開多維互動,從而轉知成智的目的,我們的思辯才是有價值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15061.html

相關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