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是整個學習生涯中最辛苦的三年,對很多同學來說高中數學也是比較難的一門科目,想要學好數學對數學學習方法、技巧、經驗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這里將給大家分享一位數學學霸的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
1、課前預習教材。課前可以把教材上第二天老師要講的內容看一下,看看哪些能看懂,哪些不懂。這樣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我們就能帶著問題去聽,把自己沒看懂的問題聽懂。(這一點我估計現在很多學生都不屑去做,因為他們會認為老師這些都會去講啊,我就不需要去看了。其實這種思路是大大錯誤的。你自己提前去預習,你會在一個懵懂的狀態(tài)下去思考,你會有很多問題需要去解決,如果你上課聽老師講,你是在被動的接受知識,你不會去主動思考或者思考較少,這樣的話你很難發(fā)現自己的問題。所以我建議各位同學,在上新課之前好好預習甚至說,在你有時間的情況下有條件的情況下,在外面找個輔導班提前學習一下。因為我相信,一旦你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嘗到了成就感,你的學習動力會越來越強)
2、上課專心聽講。這是很重要的,很多同學以為自己什么都弄懂了,就自己做自己的題目。其實即使是自己看懂了的,也可以看看老師也沒有另外的理解方法,老師的方法是不是比自己好。聽老師有時候講比自己看更好。(這個至關重要,如果上課不好好聽,下課自己去學,你可能需要多花幾倍的時間,畢竟老師在這方面的經驗和學識比你豐富,當然了,也不排除一些個別老師沒有什么水平。老師們在上課之前都會認真去備課,總結,所以這就節(jié)省了學生們自己去鉆研的時間。我總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和同學分享這樣的一種現象,為什么你的老師會比你學得好?因為他們成天就鉆研那些東西!如果讓你們什么都不學,天天去鉆研數學,你也可以學得很好!可是,現實是,你必須還要學習哪些令你頭疼的物理、化學、生物、語文、英語等等,所以你的精力遠遠不夠!那么怎么辦呢?看你的老師!老師可以幫助你解決你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很多問題,你不需要自己去鉆研,老師可以幫你總結;很多結論你不需要去證明,老師可以教授給你。當然了,我這里的意思不是說,學生不需要去思考了,只是說你們需要思考的范圍和廣度大大縮小了而已。所以說,好的老師至關重要。
3、課后認真復習。剛學的知識,還沒完全被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知識,如果不及時復習,就很容易忘記。所以,課后一定要抽出一些時間,及時對所學進行鞏固。(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復習光看不行,因為你感覺自己都會。還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配合。那么有針對性的訓練就至關重要了。大家一定要注重數學這門學科的練習,熟能生巧這句話非常適用于數學。很多知識點也只有在實際的運用中你才能很好地掌握,不然,你永遠只會停留在表面。合理數量的練習是學好數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然了,聯(lián)系完還要自己認真的總結,不總結的去做題,只會學的越來越累,越來越模糊!到最后,你反而會認為,數學太難。我總是告訴我的學生,做題,一定要有針對性的去做,一定要思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學好數學。對于那些總是說換個題型就不會的學生來說,根本原因是你沒有真正理解那道題!為什么要這么去做?這是你要去思考的)
4、錯題反復研究。自己準備一個錯題本,把考試時候做錯的題目記錄下來,寫上做錯的原因,反復研究,避免再次出錯。(錯題集,我會要求我的每一個學生必須準備一個厚一點的本子作為錯題集,把你們經常做錯的題目、不會的題目、經典的題目整理到筆記本里,每天都需要重復的去做一下,千萬要記住,不要去看,尤其是一邊看著題目,一邊看著答案,還自言自語的說,我會!這其實就是自欺欺人!哪怕是你之前總結過做過了,你也要捂住答案,自己再做一遍!循環(huán)的去做,把你錯題集里的題目循環(huán)做個5遍左右以后,當你在復習的時候,你可以不動筆,只是在腦海里思考一下就可以了。錯題集也是我們高考復習的重要資料,如果你是高一高二,你應該很慶幸看到了這篇文章。不妨告訴你,我在高中學習的時候有8個非常厚的錯題集本,這些資料是我高考復習的重要工具)
5、多提出問題。學習任何一門學科,起初肯定是有很多問題,所以大家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不管有什么問題,多問問你的老師和同學,多交流。(不要不好意思向同學或者老師問問題,學習嘛,就應該不恥下問。我記得我當初學習數學的時候,經常往老師的辦公室跑,把自己的思路和老師分享交流,其實我也擔心老師會不會煩我,不過這種心理還是被內心的求知欲所打敗,F在呢,我也成為了一名老師,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其實老師非常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提問題!哪怕你的問題很白癡,老師也不會介意,因為,我們都是希望你能夠學好。
寫了這么多,只是想告訴大家,只要大家努力付出,找對方法,沒有什么可以難倒你們!數學,同樣如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52218.html
相關閱讀:新課標下數學應教給學生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