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回鍋肉,的確香極了,我忍不住大吃起來。
突然,妻子針對我發(fā)起話來:“你少吃點好不好?純粹是在浪費。”
因為我在患慢性腸炎,我也只好放棄了。但是心里卻怪不舒服。
女兒見我沮喪臉,乘他媽媽進廚房盛飯,忙說到:“媽媽,一片好意,卻變成了指責。”
我忙回應:“那你就去與她溝通一下,看有什么辦法,讓媽媽的關(guān)心,變得更有意義?”
妻子盛飯回到飯桌,女兒開始了她的“挑戰(zhàn)”溝通,女兒向妻子發(fā)問:“媽媽,我問你,你覺得保保好不好?”
妻子說:“當然好!”
女兒繼續(xù)問:“那你對他好不好?”
妻子說:“那有說的。”
女兒繼續(xù)說到:“媽媽,你剛才關(guān)心保保的話,還有沒有另外的說法?”
妻子一個典型的1號人,挑剔別人是一個習慣,自然又把憤怒變作埋怨,回應道:“干什么嘛!”
女兒繼續(xù)道:“你說嘛,還有沒有?”
妻子無奈只好答道:“當然有。”
女兒笑了笑。
妻子開始平靜下來。
女兒追問:“說嘛!”
妻子望著我說道:“你腸胃又不好,回鍋肉太膩了。”
沒等妻子說完,我心里樂滋滋的,比吃回鍋肉還安逸。
我知道,不吃是最好的選擇。
坐在一旁的女兒更高興,因為她當了一次教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jiaolian/10706.html
相關(guān)閱讀:如何當好下屬的教練?
教練世紀已經(jīng)來臨
智慧就在歡笑間
NLP教練技術(shù)的四種文化
彼得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