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少年行四首(其三)》令狐楚唐詩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唐詩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介紹】

  《少年行四首》是唐代詩人令狐楚創(chuàng)作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是寫作者對過去邊城生活的回憶和現在的狀況與心境。第二首詩先寫作者自己的身世和武藝,后寫作者馳騁邊塞的馬上生活。第三首詩是作者充滿愛國熱情的小詩,詩中抒發(fā)了詩人以身報國的豪情壯志。第四首詩寫作者年老飲酒,對過去的回憶。

【原文】

少年行四首

其三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⑺。

未收天子河湟地⑻,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

【注釋】

⑺咸陽,秦的都城,這里指唐代京城長安。

⑻河湟(huáng)地:指河西、隴右之地。河,湟水;河湟,指湟水流域及湟水注入黃河一帶地方,這里指河西、隴右一帶,這一帶,當時被吐蕃侵占。擬:打算。

【白話譯文】

弓箭沐浴著霞光,寶劍照耀著寒霜。

劍起案列的秋風,馳馬飛出了咸陽。

國土一角仍淪陷,天子沒有收河湟。

這種情況不改變,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  

【賞析】

  第三首洋溢著愛國熱情的小詩,詩中抒發(fā)了詩人以身報國的豪情壯志。詩的前兩句極力渲染了詩人青年時期出征的豪邁氣概。弓箭在霞光中閃耀著光輝,寶劍照耀著寒霜,在凜冽的秋風之中,詩人馳出了京城,奔赴為國效力的疆場;這里,詩人的自我形象鮮明,報國的豪情壯志表現得十分充分。這首詩的后兩句,作者用詩的語言表示自己的決心,說只要國家的河追地區(qū)沒有收復,自己就不打算回頭望一望故鄉(xiāng)。這比漢代霍去病“句奴未滅,何以為家”(見《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的話更進了一步。

  這首詩先描寫,后抒情,兩者結合緊密。詩人把雕弓、寶劍、夜光、秋風,走馬等形象集中起來,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描寫之中充溢著詩人的報國熱情。抒情時,詩人抓住了對國土喪失的痛惜,直述以國為家,先國后家的決心。這首詩語言簡煉、生動,節(jié)奏感強。

【作者介紹】

  令狐楚(766-837),唐文學家。字殼士,自號白云孺子,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東南)人,祖籍敦煌。貞元進士。初為太原府從事,自掌書記遷至節(jié)度判官。憲宗時,累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又詔為翰林學士,進中書舍人。元和十四年(819),升任宰相,翌年罷為宣歙觀察使。敬宗時,為宣武軍節(jié)度使。大和三年(829),任太平軍節(jié)度使。后入朝為吏部尚書,累遷尚書左仆射,進封彭陽郡開國公。死于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任內。名詩人李商隱出其門下。與劉禹錫、白居易等有詩文來往。楚擅長箋奏制令,每一篇成,人皆傳誦。又工詩,長于樂府!度莆摹蜂洿嫫湮牧恚全唐詩》錄存其詩五十九首。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quantangshi/635755.html

相關閱讀:卷三百八十?孟郊的詩
《花非花》白居易唐詩鑒賞
全唐詩 卷039 陳子良
卷八百二十八?貫休的詩
《哭劉?》李商隱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