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神圣十四行詩:死神莫驕橫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神圣十四行詩:死神莫驕橫

[英國]多恩

死神,你莫驕傲,盡管有人將你看得

如何強大,如何可怖,你呀,名不符實;

你自以為已經把蕓蕓眾生毀滅,

可憐的死神,他們沒死,你至今還殺不死我;

休憩和睡眠,其實就是你的寫照,

你定然比它們更讓人感到舒適?意,

而我們最出色的人們隨你而去越早,

越能早日讓靈魂獲救,肉體安息,

你是命運,時機,君主和狂徒的奴隸,

你與毒藥,戰(zhàn)爭和病魔同流合污,

鴉片與巫術也能靈驗地進行蠱惑,

而且效果更佳,你又何必頤指氣使?

人們小憩一會,精神便得以永遠清朗,

便再不會有死亡,死神你自己將死亡。

(汪劍釗譯)

【賞析】

該詩是一首典型的玄學派詩歌。約翰•多恩把死亡比作“休憩和睡眠”,而在這短暫的“小憩”之后,靈魂便會得到永生,清楚地表達了詩人看淡死亡,認為死后人類的靈魂可以得到解脫的宗教思想。

與《神圣十四行詩:是您把我創(chuàng)造》中那個怯懦的覺得“死神”恐怖而求助于神的“我”相比,《神圣十四行詩:死神莫驕橫》這首詩中的“我”精神力量非常強大:與之前的仰視不同,這里對死神是俯視。我們甚至可以推測這里的“我”是得到神的“恩賜”之后的“我”。

詩的第一句就是命令式的“死神,你莫驕傲”,這奠定了全文的基調,“我”與“你”的對話是上對下的、是不容反駁的。而且對于“我”而言,死神是“可憐”的,可見“我”的底氣很足。并且“我”認為死神并不能殺死“我”,因為死亡不過是“休憩和睡眠”,而且比這兩者更能使人感到“舒適愜意”。這里,多恩甚至認為出色的人越早迎接死神就越能夠早一點使靈魂獲救、使肉體安息。這可以說是“奇智”、“巧辯”,否認肉體死亡對于人類的意義,也就是否定了生命對于人類的意義。而在肯定靈魂永生必然存在的同時,詩人著重指出這一點的受惠者是“我們最出色的人們”,也就是說這一點并非人人適用。但由此,我們還是可以看出“我”的非常鮮明的態(tài)度:對死神的無比的蔑視,對上帝的無比信賴。

接著多恩將死神比作“命運,時機,君主和狂徒的奴隸”,并且“與毒藥,戰(zhàn)爭和病魔同流合污”。這讓人聯(lián)想到《論上帝之城》,“命運,時機,君主,狂徒,毒藥,戰(zhàn)爭,病魔”無疑是屬于“地上之城”的,經典語句,是源于自私自利和暴力的罪惡之城。它與“天上之城”相比本來就受到上帝的蔑視,所以“我”的蔑視更是無以復加,而且在“我”看來死亡的效果還比不上“鴉片與巫術”——這個比較可以看出當時東西方之間的全球性融合對約翰•多恩的影響——從“蠱惑”一詞即可瞧出“我”對“鴉片與巫術”的蔑視之意,何況死亡的“靈驗”性還不如它們。

最后“我”下結論說:人的死亡意味著靈魂的永生,這之后便不會再有死亡發(fā)生,因為肉體已死,不用擔心再次面臨死亡,而靈魂永生無須迎接死神,只有死神最終會自己走向死亡。這是一個出人意料卻是合乎邏輯的結論,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對死神的唾棄,對上帝的依賴、信任和敬仰。而約翰•多恩則借此描述了人因上帝的恩典可以達到的境界:肉體雖滅,靈魂永生?梢姸喽鲗ι系鄱鞯涞挠绊懥敛粦岩桑瑢ι系鄢錆M信賴。(顏麗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0807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