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月朧星淡》譯文注釋_《鵲橋仙?月朧星淡》點評_謝?的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七夕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鵲橋仙?月朧星淡
[宋] 謝?
月朧星淡,南飛烏鵲,暗數(shù)秋期天上。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
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
  這首詞。是一首詠七夕的詞作,但是,全篇卻沒有談什么男女傷別、兒女恩愛,而是以天上、人間的對比,描繪了人間的不平,抒寫出世路的艱險。這是有感于北宋王朝末期衰敗的局勢,而發(fā)出的感嘆。
  上片寫天上!霸隆、“星”、“烏鵲”、“秋期”、“錦樓”,均為天上景物。錦樓,相傳為漢武帝的曝衣樓,在太液池西面,每年七月七日,宮女出來曝曬后宮衣物(見《西京雜記》)。秋期,即七夕。相傳農(nóng)歷七月七日夜間,牽牛、織女過鵲橋,相會于銀河東側,是為秋期(見《爾雅翼》)。在列舉了這些天上美妙、令人神馳心往的景物之后,突然,筆鋒一轉,寫道:“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蓖Π胃咂,為戛然獨造之境。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個是宮闕錦樓,一個是“清流”、“疊嶂”的“野人家”。形成了強烈、鮮明的對比。
  下片,寫人間。一開始,即發(fā)出“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的嘆謂。相屬,即敬酒、祝酒,祝、屬相通。繞梁清唱,形容歌聲的美妙。典出《列子?湯問》:韓娥過雍門,唱歌求食。走后,余單音間繞梁,三日不絕。后來,人們用以形容美妙動人的歌聲或歌者。這里指“佳人”。結尾寫道:“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河、何曾風浪!敝毖圆恢M,一語道破了作者寫詞的意圖。從而,成為千古名句!
  我國古典詩詞中,詠七夕的作品不少,唐杜牧的《秋夕》,就是著名的一首。全詩只有四句:“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寫的是宮女的憂思怨緒。詩中卻不著一字,而是通過清冷的畫面,和詩人“輕描淡寫”表現(xiàn)出來,于含蓄的景物描寫之中見“精神”。
而這首七夕詞,寫的天上宮闕和人間村荒野戶的形象對比。而且通過對比,發(fā)出了振撼人心的慨嘆。別是一番立意和獨特構思!“人間平地亦崎嶇,”這振蕩時代的強音,發(fā)自一個封建時代的詞家之口,實是難能可貴!
(賀新輝)

此為七夕詞。作者記述的是七夕夜觸景生情,傷心懷人之事。
上片起首三句,寫七夕所見天空景象,并及七夕傳說 。七夕是我國古老的民間節(jié)日,《藝文類聚》卷四中有七夕天上牛女相會和民間乞巧習俗的早期記載。至于牽牛、織女星分隔在天河東西,只準每年七夕相會一次 ,傳說就更早,后來又發(fā)展為烏鵲填橋之說。七夕這一晚,當陰歷七月的上旬,月相為上弦,其狀如弓,光線本來就不太亮,當云彩遮蔽時,從地上望去,就更顯得朦朦朧朧,而星光也就顯得暗淡了,故曰“月朧星淡”。這時候 ,作者想起了今夕是雙星渡河之夕,于是便寫出了“南飛烏鵲,暗數(shù)秋期天上”兩句,以詠其事。“月朧星淡”正是最好的相會環(huán)境。
這幾句,在敘事、寫景之外,還蘊含著對牛女相會的歆羨、贊美之意。
上片歇拍句,寫自己在此佳節(jié)中的情況!板\樓”句是說沒有慶節(jié)擺設!稏|京夢華錄?七夕》載:“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彩樓于庭 ,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喝樂 、花瓜、酒炙 、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 ,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笨梢姷搅怂未,七夕已成為一個相當熱鬧的節(jié)日,慶節(jié)擺設是繁多的!板\樓”即“彩樓”,總指節(jié)日鋪陳。作者是個山野隱士 ,他不作此種鋪陳 ,故曰“彩樓不到野人家 ”。眼前所對的,僅“門外清流疊嶂”而已。此句大有深意。我們知道,七夕這天,年輕婦女結彩縷穿針,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了,恩愛夫妻向此對象征永恒愛情的神仙盟誓 ,祈求愛情的進一步凈化與持久。
而作者獨對“清流疊嶂”而不結“錦樓”乞巧,則充分透露出作者心情的枯槁孤寂,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以此作結,為下片帶來抒情敘事的文闊余地。
過片緊承前文 ,進一步敞示心靈的創(chuàng)痛。“一杯相屬 ”三句 ,以沉痛的詢問,抒發(fā)出喪失伴侶的悲哀!耙槐鄬佟保S械谋憩F(xiàn) 。“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 ”,這是痛苦的呼喊:勸我以美酒、娛我以清歌的佳人不在了。這首詞把眼前景、心內情,仙凡戀、男嬡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起承轉合在一起 。起承轉合,流暢天間,當為佳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139589.html

相關閱讀:《菩薩蠻?東風烏鵲西飛燕》譯文注釋_《菩薩蠻?東風烏鵲西飛燕
《鵲橋仙?月朧星淡》譯文注釋_《鵲橋仙?月朧星淡》點評_謝?的
《鵲橋仙?纖云弄巧》譯文注釋_《鵲橋仙?纖云弄巧》點評_秦觀的
《二郎神?炎光謝》譯文注釋_《二郎神?炎光謝》點評_柳永的詩詞
步蟾宮?閏六月七夕原文_翻譯和賞析_顧貞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