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史?遼道宗耶律洪基傳原文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遼史?遼道宗耶律洪基傳原文

道宗孝文皇帝,諱洪基,字涅鄰,小字查剌。興宗皇帝長子,母曰仁懿皇后蕭氏。六歲封梁王。重熙十一年,進封燕國,總領中丞司事。明年,總北南院樞密使事,加尚書令,進封燕趙國王。二十一年,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隱事,預朝政。帝性沉靜、嚴毅,每朝,興宗為之斂容。

二十四年秋八月己丑,興宗崩,即皇帝位于柩前,哀慟不聽政。辛卯,百僚上表固請,許之。詔曰:“朕以菲德,托居士民之上,第恐智識有不及,群下有未信;賦斂妄興,賞罰不中;上恩不能及下,下情不能達上。凡爾士庶,直言無諱�?蓜t擇用,否則不以為愆。卿等其體朕意�!比沙�,以皇太弟重元為皇太叔,免漢拜,不名。癸巳,遣使報哀于宋及夏、高麗。甲午,遣重元安撫南京軍民。戊戌,以遺詔,命西北路招討使西平郡王蕭阿剌為北府宰相,仍權(quán)知南院樞密使事,北府宰相蕭虛烈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辛丑,改元清寧,大赦。九月戊午,詔常所幸圍場外毋禁。庚申,詔除護衛(wèi)士,余不得佩刃入宮;非勛戚后及夷離堇、副使、承應諸職事人,不得冠巾。壬戌,詔夷離堇及副使之族并民奴賤,不得服駝尼、水獺裘,刀柄、兔鶻、鞍勒、?子不許用犀玉、骨突犀;惟大將軍不禁。乙丑,賜內(nèi)外臣僚爵賞有差。庚午,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辛未,遣左夷離畢蕭謨魯、翰林學士韓運以先帝遺物遺宋。癸酉,遣使以即位報宋。丙子,尊皇后為皇太后,宴?涂殿。以上京留守宿國王陳留為南京留守。壬午,遣使賜高麗、夏國先帝遺物。冬十月丁亥,有司請以帝生日為天安節(jié),從之。以吳王仁先同知南京留守事,陳王涂孛特為南府宰相,進封吳王。壬寅,以順義軍節(jié)度使十神奴為南院大王。十一月甲子,葬興宗皇帝于慶陵。宋及高麗遣使來會。名其山曰永興。丙寅,以南院大王侯古為中京留守,北府宰相西平郡王蕭阿剌進封韓王。壬申,次懷州。有事于太宗、穆宗廟。甲戌,謁祖陵。戊寅,冬至,有事于太祖、景宗、興宗廟,不受群臣賀。十二月丙戌,詔左夷離畢曰:“朕以眇沖,獲嗣大位,夙夜憂懼,恐弗克任。欲聞直言,以匡其失。今已數(shù)月,未見所以副朕委任股肱耳目之意。其令內(nèi)外百官,比秩滿,各言一事。仍轉(zhuǎn)諭所部,無貴賤老幼,皆得直言無諱。”戊子,應圣節(jié),上太皇太后壽,宴群臣、命婦,冊妃蕭氏為皇后。進封皇弟越王和魯斡為魯國王,許王阿璉為陳國王,楚王涅魯古徙封吳王。辛卯,詔部署院,事有機密即奏,其投謗訕書,輒受及讀者并棄市。癸巳,皇族十公悖母,伏誅。甲午,以樞密副使姚景行為參知政事,翰林學士吳湛為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韓紹文為上京留守。丙申,宋遣歐陽修等來賀即位。戊戌,詔設學養(yǎng)士,頒《五經(jīng)》傳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員。癸卯,以知涿州楊績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庚戌,以圣宗在時生辰,赦上京囚。是年,御清涼殿放進士張孝杰等四十四人。

二年春正月丙辰,詔州郡官及僚屬決囚,如諸部族例。己巳,詔二女古部與世預宰相、節(jié)度使之選者免皮室軍。是月,幸魚兒濼。二月乙酉,以左夷離畢蕭謨魯知西南面招討都監(jiān)事。乙巳,以興宗在時生辰,宴群臣,命各賦詩。三月丁巳,應圣節(jié),曲赦百里內(nèi)囚。己卯,御制《放鷹賦》賜群臣,諭任臣之意。閏月己亥,始行東京所鑄錢。乙巳,南京獄空,進留守以下官。夏四月甲子,詔曰:“方夏,長養(yǎng)鳥獸孳育之時,不得縱火于郊�!蔽逶挛煨�,謁慶陵。甲辰,有事于興宗廟。六月丁巳,詔宰相舉才能之士,戊午,命有司籍軍補邊戍。辛酉,阻卜酋長來朝,貢方物。丁卯,高麗遣使來貢。辛未,罷史官預聞朝議,俾問宰相而后書。乙亥,中京蝗蝻為災。丙子,詔強盜得實者,聽諸路決之。丁丑,南院樞密使趙國王查葛為上京留守,同知南京留守事吳王仁先為南院樞密使。乙酉,遣使分道平賦稅,繕戎器,勸農(nóng)桑,禁盜賊。八月辛未,如秋山。九月庚子,幸中京,祭圣宗、興宗于會安殿。冬十月丙子,如中會川。十一月戊戌,知左夷離畢事耶律劃里為夷離畢,北院大王耶律仙童知黃龍府事。甲辰,文武百僚上尊號曰天佑皇帝,后曰懿德皇后。大赦。乙巳,以皇太叔重元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徙封趙國王查葛為魏國王、魯國王和魯斡為宋國王、陳國王阿璉為秦國王,吳王涅魯古進封楚國王,百官進遷有差。十二月戊申朔,以韓王蕭阿剌為北院樞密使,東京留守宿國王陳留北府宰相,宋國王和魯斡上京留守,秦國王阿璉知中丞司事。甲寅,上皇太后尊號曰慈懿仁和文惠孝廣敬愛宗天皇太后。

三年春正月庚辰,如鴨子河。丙戌,置倒塌嶺節(jié)度使。乙未,五國部長來貢方物。二月己未,如大魚濼。三月辛巳,以楚國王涅魯古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夏四月丙辰,清暑永安山。五月己亥,如慶陵,獻酎于金殿、同天殿。六月辛未,以魏國王查葛為惕隱,同知樞密院事蕭唐古南府宰相,魏國王貼不東京留守。秋七月甲申,南京地震,赦其境內(nèi)。乙酉,如秋山。八月辛亥,帝以《君臣同志華夷同風詩集》進皇太后。九月庚子,幸中會川。冬十月己酉,謁祖陵。庚申,謁讓國皇帝及世宗廟。辛酉,奠酎于玉殿。十一月丙子,以左夷離畢蕭謨魯為契丹行宮都部署。庚子,高麗遣使來貢。十二月庚戌,禁職官于部內(nèi)假貸貿(mào)易。戊辰,太皇太后不豫,曲赦行在五百里內(nèi)囚。己巳,太皇太后崩。

四年春正月壬申朔,遣使報哀于宋、夏。如鴨子河釣魚。癸酉,宋遣使奉宋主繪像來。丁亥,知易州事耶律頗得秩滿,部民乞留,許之。二月丙午,詔夷離畢:諸路鞫死罪,獄雖具,仍令別州縣覆按,無冤,然后決之;稱冤者,即具奏。庚戌,如魚兒濼。三月戊寅,募天德、鎮(zhèn)武、東勝等處勇捷者,籍為軍。甲午,肆赦。夏四月甲辰,謁慶陵。丁卯,宋遣使吊祭。五月庚午朔,上大行太皇太后尊謚曰欽哀皇后。癸酉,葬慶陵。夏國、高麗遣使來會。乙酉,如永安山清暑。六月乙丑,以北院樞密使鄭王蕭革為南院樞密使,徙封楚王,南院樞密使吳王仁先為北院樞密使。秋七月辛巳,制諸掌內(nèi)藏庫官盜兩貫以上者,許奴婢告。壬午,獵于黑嶺。冬十月戊戌朔,以同知東京留守事侯古為南院大王,保安軍節(jié)度使奚底為奚六部大王。十一月癸酉,行再生及柴冊禮,宴群臣于八方陂。庚辰,御清風殿受大冊禮。大赦。以吳王仁先為南京兵馬副元帥,徙封隋王。壬午,謁太祖及諸帝宮。丙戌,祠木葉山。禁造玉器。十二月辛丑,弛駝尼、水獺裘之禁。乙巳,許士庶畜鷹。辛亥,南院樞密使楚王蕭革復為北院樞密使。閏月己巳,賜皇太叔重元金券。是歲,皇子浚生。

五年春,如春州。夏六月甲子朔,駐蹕納葛濼。己丑,以南院樞密使蕭阿速為北府宰相,樞密副使耶律乙辛南院樞密使,惕隱查葛遼興軍節(jié)度使,魯王謝家奴武定軍節(jié)度使,東京留守吳王貼不西京留守。秋七月丁酉,以烏古敵烈詳穩(wěn)蕭謨魯為左夷離畢。冬十月壬子朔,幸南京,祭興宗于嘉寧殿。十一月,禁獵。十二月壬戌,以北院林牙奚馬六為右夷離畢,參知政事吳湛以弟洵冒入仕籍,削爵為民。是年,上御百福殿,放進士梁援等百一十五人。

六年春,如鴛鴦濼。夏五月戊子朔,監(jiān)修國史耶律白請編次御制詩賦,仍命白為序。己酉,駐蹕納葛濼。六月戊午朔,以東北路女直詳穩(wěn)高家奴為惕隱。壬戌,遣使錄囚。丙寅,中京置國子監(jiān),命以時祭先圣先師,癸未,以隋王仁先為北院大王,賜御制誥。冬十月甲子,駐蹕藕絲淀。

七年春三月庚戌,如春州。以耶律乙辛知北院樞密使事。夏四月辛未,禁吏民畜海東青鶻。五月丙戌,清暑永安山。丙午,謁慶陵。辛亥,殺東京留守陳王蕭阿剌。六月壬子朔,日有食之。甲子,以蕭謨魯為順義軍節(jié)度使。丁卯,幸弘義、永興、崇德三宮致祭。射柳,賜宴,賞賚有差。戊辰,行再生禮,復命群臣分朋射柳。丁丑,以楚國王涅魯古知南院樞密使事。秋九月丁丑,駐蹕藕絲淀。冬十二月壬午,以知黃龍府事耶律阿里只為南院大王。

八年春正月癸丑,如鴨子河。二月,駐蹕納葛濼。三月戊申朔,楚王蕭革致仕,進封鄭國王。夏五月,吾獨婉惕隱屯禿葛等乞歲貢馬、駝,許之。六月丙子朔,駐蹕拖古烈。辛丑,以右夷離畢奚馬六為奚六部大王。是月,御清涼殿放進士王鼎等九十三人。秋七月甲子,射熊于外室剌。冬十月甲戌朔,駐蹕獨盧金。十二月庚辰,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蕭圖古辭為北院樞密使。癸未,幸西京。戊子,以皇太后行再生禮,曲赦西京囚。

九年春正月辛亥,幸鴛鴦濼。辛未,禁民鬻銅。三月辛未,宋主禎殂,以侄曙為子嗣位。夏五月丙午,以隋王仁先為南院樞密使,徙封許王。是月,清暑曷里?。秋七月丙辰,如太子山。戊午,皇太叔重元與其子楚國王涅魯古及陳國王陳六、同知北院樞密使事蕭胡睹、衛(wèi)王貼不、林牙涅剌溥古、統(tǒng)軍使蕭迭里得、駙馬都尉參及弟術(shù)者、圖骨、旗鼓拽剌詳穩(wěn)耶律郭九、文班太保奚叔、內(nèi)藏提點烏骨、護衛(wèi)左太保敵不古、按答、副宮使韓家奴、寶神奴等凡四百人,誘脅弩手軍犯行宮。時南院樞密使許王仁先、知北樞密院事趙王耶律乙辛、南府宰相蕭唐古、北院宣徽使蕭韓家奴、北院樞密副使蕭惟信、敦睦宮使耶律良等率宿衛(wèi)士卒數(shù)千人御之。涅魯古躍馬突出,將戰(zhàn),為渤海近侍詳穩(wěn)阿廝、護衛(wèi)蘇射殺之。己未,族逆黨家。庚申,重元亡入大漠,自殺。辛酉,詔諭諸道。壬戌,以仁先為北院樞密使,進封宋王,加尚父,耶律乙辛南院樞密使,蕭韓家奴殿前都點檢,封荊王。蕭惟信、耶律馮家奴并加太子太傅。宿衛(wèi)官蕭乙辛、回鶻海鄰、?里、耶律撻不也、阿廝、宮分人急里哥、霞抹、乙辛、只魯并加上將軍。諸護衛(wèi)及士卒、庖夫、弩手、傘子等三百余人,各授官有差。耶律良密告重元變,命籍橫帳夷離堇房,為漢人行宮都部署。癸亥,貼不訴為重元等所脅,詔削爵為民,流鎮(zhèn)州。戊辰,以黑白羊祭天。八月庚午朔,遣使安撫南京吏民。癸酉,以永興宮使耶律塔不也有定亂動,為同知點檢司事。冬十月戊辰朔,幸興王寺。庚午,以六院部太保耶律合術(shù)知南院大王事。是月,駐蹕藕絲淀。十一月辛丑,以南院宣徽使蕭九哥為北府宰相。己未,追封故富春郡王耶律義先為許王。是歲,封皇子浚為梁王。

十年春正月己亥,北幸。二月,禁南京民決水種粳稻。秋七月壬申,詔決諸路囚。辛巳,禁僧尼私詣行在,妄述禍福取財物。九月壬寅,幸懷州,謁太宗、穆宗廟。冬十月壬辰朔,駐蹕中京。戊午,禁民私刊印文字。十一月甲子,定吏民衣服之制。辛未,禁六齋日屠殺。丁丑,詔求乾文閣所闕經(jīng)籍,命儒臣校讎。庚辰,以彰國軍節(jié)度使韓謝十為惕隱。詔南京不得私造御用彩緞,私貨鐵,及非時飲酒。命南京三司,每歲春秋以官錢饗將士。十二月癸巳,以北院大王蕭兀古匿為契丹行宮都部署。是歲,南京、西京大熟。

咸雍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文武百僚加上尊號曰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廣智聰仁睿孝天佑皇帝。改元,大赦。冊梁王浚為皇太子,內(nèi)外官賜級有差。甲子,如魚兒濼。庚寅,詔諸遇正旦、重午、冬至,別表賀東宮。三月丁亥,以知興中府事楊績知樞密院事。夏四月辛卯,以知樞密院事張嗣復疾,改知興中府事。庚子,清暑拖古烈。五月辛巳,夏國遣使來貢。秋七月丙子,以皇太后射獲熊,賞賚百官有差。八月丙申,客星犯天廟。詔諸路備盜賊,嚴火禁。九月乙亥,駐蹕藕絲淀。丁丑,左夷離畢?古為孟父敞穩(wěn)。冬十月丁亥朔,幸醫(yī)巫閭山。己亥,皇太后射獲虎,大宴群臣,令各賦詩。十一月壬戌,有星如斗,逆行,隱隱有聲。十二月甲午,以遼王仁先為南京留守,徙封晉王。辛亥,以南京留守蕭惟信為左夷離畢。壬子,熒惑與月并行,自旦至午。

二年春正月丁巳,如鴨子河。宋賀正使王嚴卒,以禮送還。癸未,幸山榆淀。二月甲午,詔武定軍節(jié)度使姚景行,問以治道,拜南院樞密使。三月辛巳,以東北路詳穩(wěn)耶律韓福奴為北院大王。壬午,彗星見于西方。夏四月,霖雨。五月乙亥,駐蹕拖古烈。辛巳,以戶部使劉詵為樞密副使。六月丙戌,回鶻來貢。甲辰,阻卜來貢。秋七月癸丑朔,以西北路招討使蕭術(shù)者為北府宰相,左夷離畢蕭惟信南院樞密使,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耶律白惕隱。丙辰,南院樞密使姚景行致仕。庚申,錄囚。辛酉,景行復前職。丁卯,如藕絲淀。以歲旱,遣使振山后貧民。九月壬子朔,日有食之。以參知政事韓孚為樞密副使。冬十二月壬午,以知樞密院事楊績?yōu)槟显簶忻苁�,樞密副使劉詵參知政事。戊子,僧守志加守司徒。丁酉,以西京留守合術(shù)為南院大王。辛丑,以蕭術(shù)者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是年,御永安殿,放進士張臻等百一人。

三年春正月辛亥,如鴨子河。甲子,御安流殿釣魚。三月癸亥,宋主曙殂,子頊嗣位,遣使告哀;即遣右護衛(wèi)太保蕭撻不也、翰林學士陳覺第吊祭。閏月丁亥,扈駕軍營火,賜錢、粟及馬有差。辛卯,駐蹕春州北淀。乙巳,以蕭兀古匿為北府宰相。夏五月壬辰,駐蹕納葛濼。壬寅,賜隨駕官諸工人馬。六月戊申,有司奏新城縣民楊從謀反,偽署官吏。上曰:“小人無知,此兒戲爾�!豹毩髌涫讗�,余釋之。庚戌,宋遣使饋其先帝遺物。辛亥,宋以即位,遣陳襄來報,即遣知黃龍府事蕭圖古辭、中書舍人馬鉉往賀。壬戌,南府宰相韓王蕭唐古致仕。壬申,以廣德軍節(jié)度使耶律蕊奴為南府宰相,度支使趙徽參知政事。秋七月辛丑,熒惑晝見,凡三十五日。九月戊戌,詔給諸路囚糧。癸卯,幸南京。冬十一月壬辰,夏國遣使進回鶻僧、金佛、《梵覺經(jīng)》。十二月丁未,以參知政事劉詵為樞密副使,東北路詳穩(wěn)高八南院大王,樞密直學士張孝杰參知政事。己酉,以張孝杰同知樞密院事。丁巳,行再生禮,赦死罪以下。是月,夏國王李諒祚薨。是歲,南京旱、蝗。

四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丙子,如鴛鴦濼。辛巳,改易州兵馬使為安撫使。丁亥,獵炭山。辛卯,遣使振西京饑民�!《录壮剿�,詔元帥府募軍。壬子,夏國王李諒祚子秉常遣使告哀。癸丑,頒行《御制華嚴經(jīng)贊》。丁卯,北行。三月丙子,遣使夏國吊祭。甲申,振 應州饑民。乙酉,詔南京除軍行地,余皆得種稻。庚寅,振朔州饑民。乙未,夏國李秉常遣使獻其父諒祚遺物。夏四月戊午,阿薩蘭回鶻遣使來貢。五月丙戌,駐蹕拖古烈。六月壬子,西北路雨谷,方三十里。丙寅,以北院林牙耶律趙三為北院大王,右夷離畢蕭素颯中京留守。秋七月壬申,置烏古敵烈部都統(tǒng)軍司。丙子,獵黑嶺。是月,南京霖雨,地震。九月己亥,駐蹕藕絲淀。冬十月辛亥,曲赦南京徒罪以下囚。永清、武清、安次、固安、新城、歸義、容城諸縣水,復一歲租。戊辰,冊李秉常為夏國王。十二月辛亥,夏國遣使來貢。

五年春正月,阻卜叛,以晉王仁先為西北路招討使,領禁軍討之。夏六月己亥,駐蹕拖古烈。丙午,吐蕃遣使來貢。壬戌,以南院樞密使蕭惟信知北院樞密使事。秋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戊辰,夏國遣使來謝封冊。癸未,詔禁皇族恃勢侵漁細民。八月,謁慶陵。九月戊辰,仁先遣人奏阻卜捷。冬十月己亥,駐蹕藕絲淀。十一月丁卯,詔四方館副使止以契丹人充。丁丑,五國剖阿里部叛,命蕭素颯討之。閏月戊申,夏國王李秉常遣使乞賜印綬。己未,僧志福加守司徒。十二月甲子,行皇太子再生禮,減諸路徒以下罪一等。乙丑,詔百官廷議國政。甲戌,五國來降。仍獻方物。

六年春正月甲午,如千鵝濼。二月丙寅,阻卜來朝,貢方物。夏四月癸未,西北路招討司以所降阻卜酋長至行在。五月甲辰,清暑拖古烈。甲寅,設賢良科,詔應是科者,先以所業(yè)十萬言進。六月辛巳,阻卜來朝。乙酉,以惕隱耶律白為中京留守。是月,御永安殿放進士趙廷睦等百三十八人。秋七月辛亥,獵于合魯聶特。八月丙子,耶律白薨,追封遼西郡王。九月庚戌,幸藕絲淀。甲寅,以馬希白詩才敏妙,十吏書不能給,召試之。冬十月丁卯,五國部長來朝。壬申,西北路招討司擒阻卜酋長來獻。十一月乙卯,禁鬻生熟鐵于回鶻、阻卜等界。十二月戊午,加圓釋、法鈞二僧并守司空。己未,以坤寧節(jié),赦死罪以下。辛酉,禁漢人捕獵。

七年春正月戊子,如鴨子河。二月乙丑,女直進馬。丙寅,以南院樞密使姚景行知興中府事。三月己酉,以討五國功,加知黃龍府事蒲延、懷化軍節(jié)度使高元紀、易州觀察使高正并千牛衛(wèi)上將軍,五國節(jié)度使蕭陶蘇斡、寧江州防御使大榮并靜江軍節(jié)度使。幸黑水。夏四月癸酉,如納葛濼。乙亥,禁布帛短狹不中尺度者。六月己卯,吐蕃來貢。癸未,南院大王高八致仕。秋七月甲申朔,以東北路詳穩(wěn)合里只為南院大王,西南面招討使拾得奴為奚六部大王。己丑,遣使按問五京囚。庚子,如藕絲淀。八月辛巳,置佛骨于招仙浮圖,罷獵,禁屠殺。冬十月己卯,如醫(yī)巫閭山。壬戌,以南府宰相耶律蕊奴為南京統(tǒng)軍使。戊辰,謁乾陵。庚辰,詔百官廷議軍國事。十一月戊子,免南京流民租。己丑,振饒州饑民。丙午,高麗遣使來貢。十二月壬子,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胡睹知北院樞密使事,知北院樞密使事蕭惟信為南府宰相,兼契丹行宮都部署。丁巳,漢人行宮都部署李仲禧、北院宣徽使劉?、樞密副使王觀、都承旨楊興工各賜國姓。戊寅,回鶻來貢。是歲,春州斗粟六錢。

八年春正月癸未,烏古敵烈部詳穩(wěn)耶律巢等奏克北邊捷。以戰(zhàn)多殺人,飯僧南京、中京。甲申,如魚兒濼。壬寅,昏霧連日。二月丙辰,北、南樞密院言無事可陳。壬戌,以討北部功,烏古敵烈部詳穩(wěn)耶律巢知北院大王事,都監(jiān)蕭阿魯帶烏古敵烈部詳穩(wěn),加左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戊辰,歲饑,免武安州租稅,振恩、蔚、順、惠等州民。三月癸卯,有司奏春、泰、寧江三州三千余人愿為僧尼,受具足戒,許之。夏四月壬子,振義、饒二州民。丁巳,駐蹕塔里舍。己卯,清暑拖古烈。五月壬午,晉王仁先薨。六月甲寅,振易州貧民。己未,振中京。甲子,振興中府。甲戌,封北府宰相楊績?yōu)橼w王,樞密副使耶律觀參知政事兼知南院樞密使事。丁丑,高麗遣使來貢。秋七月己卯,慶州靳文高八世同居,詔賜爵。丙申,振饒州饑民。丁酉,幸黑嶺。丁未,以御書《華嚴經(jīng)五頌》出示群臣。閏月辛未,射熊于?羊山。八月庚辰,混同郡王侯古薨,遣使致祭。九月甲子,駐蹕藕絲淀。冬十月己丑,參知政事耶律觀矯制營私第,降為庶人。癸巳,回鶻來貢。十一庚戌,免祖州稅。丙辰,大雪,許民樵采禁地。丁卯,賜延昌宮貧戶錢。十二月戊辰,漢人行宮都部署耶律仲禧封韓國公,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趙徽出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樞密副使柴德滋參知政事,漢人行宮副部署耶律大悲奴升都部署,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蕭韓家奴知左夷離畢事。丁丑,以坤寧節(jié),大赦。庚寅,賜高麗佛經(jīng)一藏。

九年春正月丁未,如雙濼。夏四月壬辰,如旺國崖。秋七月甲辰,獵大熊山。戊申,烏古敵烈統(tǒng)軍言,八石烈敵烈人殺其節(jié)度使以叛。己酉,詔隗烏古部軍分道擊之。丙寅,南京奏歸義。淶水兩縣蝗飛入宋境,余為蜂所食。八月丙申,以耶律仲禧為南院樞密使。九月癸卯,駐蹕獨盧金。冬十月,幸陰山,遂如西京。十一月戊午,詔行幸之地免租一年。甲子,南院大王合理只致仕。十二月辛未,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宜新為中京留守,南院宣徽使耶律撒剌為南院大王。壬辰,高麗、夏國并遣使來貢。

十年春正月乙卯,如鴛鴦濼。二月癸未,蠲平州復業(yè)民租賦。戊子,阻卜來貢。三月甲子,如拖古烈。以耶律巢為北院大王。夏四月,旱。辛未,以奚人達魯三世同居,賜官旌之。五月丙寅,錄囚。六月戊辰,親出題試進士。壬申,詔臣庶言得失。丙子,御永安殿,策賢良。秋七月丙辰,如秋山。癸亥,謁慶陵。九月庚戌,幸東京,謁二儀、五鸞殿。癸亥,祠木葉山。冬十月丁卯,駐蹕藕絲淀。丁丑,詔有司頒行《史記》、《漢書》。十一月戊午,高麗遣使來貢。十二月辛巳,改明年為大康,大赦。

大康元年春正月乙未,如混同江。壬寅,振云州饑。二月丁卯,祥州火,遣使恤災。乙酉,駐蹕大魚濼。丁亥,以獲鵝,加鷹坊使耶律楊六為工部尚書。三月乙巳,命皇太子寫佛書。夏四月丙子,振平州饑。己酉,如犢山閏月丙午,振平、灤二州饑。庚戌,皇孫延禧生。五月甲子,賜妃之親及東宮僚屬爵有差。六月癸巳,以興圣宮使奚謝家奴知奚六部大王事。戊戌,知三司使事韓操以錢谷增羨,授三司使。癸卯,遣使按問諸路囚。以惕隱大悲奴為始平軍節(jié)度使,參知政事柴德滋武定軍節(jié)度使。乙卯,吐蕃來貢。丙辰,詔皇太子總領朝政,仍戒諭之。以武定軍節(jié)度使趙徽為南府宰相,樞密副使楊遵勖參知政事。秋七月辛酉朔,獵平地松林。丙寅,振南京貧民。八月庚寅朔,日有食之。九月乙亥,駐蹕藕絲淀。己卯,以南京饑,免租稅一年,仍出錢粟振之。冬十月,西北路酋長遐搭、雛搭、雙古等來降。十一月辛酉,皇后被誣,賜死;殺伶人趙惟一、高長命,并籍其家屬。十二月己丑朔,以南京統(tǒng)軍使耶律魘奴為惕隱,漢人行宮都部署耶律?樞密副使,同知東京留守事蕭鐸剌夷離畢。庚寅,賜張孝杰國姓。壬辰,以西京留守蕭燕六為左夷離畢。

二年春正月己未,如春水。庚辰,駐蹕雙濼。二月戊子,振黃龍府饑。癸丑,南京路饑,免租稅一年。三月辛酉,皇太后崩。壬戌,遣殿前副點檢耶律轄古報哀于宋。癸亥,遣使報哀于高麗、夏國。丁卯,大赦。戊寅,以皇太后遺物遣使遺宋、夏。夏六月乙酉朔,上大行皇太后尊謚曰仁懿皇后。戊子,宋及高麗、夏國各遣使吊祭。甲午,葬仁懿皇后于慶陵。己亥,駐蹕拖古烈。壬寅,出北院樞密魏王耶律乙辛為中京留守。丁未,冊皇后蕭氏,封其父祗候郎君鱉里剌為趙王,叔西北路招討使余里也遼西郡王,兄漢人行宮都部署、駙馬都慰霞抹柳城郡王,參知政事楊遵勖知南院樞密使事,北院樞密使副蕭速撒知北院樞密使事,漢人行宮副部署劉詵參知政事。己酉,南府宰相趙徽致仕。秋七月戊辰,如秋山。癸酉,柳城郡王霞抹薨。八月庚寅,獵,遇?失其母,憫之,不射。九月戊午,以南京蝗,免明年租稅。己卯,駐蹕藕絲淀。冬十月戊戌,召中京留守魏王耶律乙辛復為北院樞密使。十一月甲戌,上欲觀《起居注》,修注郎不?及忽突堇等不進,各杖二百,罷之。流林牙蕭巖壽于烏隗部。是月,南京地震,民舍多壞。十二月己丑,以左夷離畢蕭撻不也為南京統(tǒng)軍使。

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乙卯,省諸道春貢金帛,及停周歲所輸尚方銀。二月壬午朔,東北路統(tǒng)軍使蕭韓家奴加尚父,封吳王。甲申,詔北院樞密使魏王耶律乙辛同母兄大奴、同母弟阿思世預北、南院樞密之選,其異母諸弟世預夷離堇之選。己丑,如魚兒濼。辛卯,中京饑,罷巡幸。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龍江。五月丙辰,玉田、安次?,傷稼。癸亥,日中有黑子。己巳,駐蹕犢山。乙亥,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奏,右護衛(wèi)太保查剌等告知北院樞密使事蕭速撒等八人謀立皇太子,上以無狀,不治,出速撒等三人補外,護衛(wèi)撒撥等六人各鞭百余,徙于邊。丙子,以西北路招討使遼西郡王蕭余里也為北府宰相,兼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戊寅,詔告謀逆事者,重加官賞。六月己卯朔,耶律乙辛令牌印郎君蕭訛都斡誣首嘗預速撒等謀,籍其姓名以告。即命乙辛及耶律仲禧、蕭余里也、耶律孝杰、楊遵勖、燕哥、抄只、蕭十三等鞫治,杖皇太子,囚之宮中。辛巳,殺宿直官敵里剌等三人。壬午,殺宣徽使撻不也等二人。癸未,殺始平軍節(jié)度使撒剌等十人,又遣使殺上京留守速撒,及已徙護衛(wèi)撒撥等六人。乙酉,殺耶律撻不也及其弟陳留。丙戌,廢皇太子為庶人,囚之上京。己丑,回鶻來貢。殺東京留守同知耶律回里不。辛卯,殺速撒等諸子,籍其家。戊申,遣使按五京諸道獄。秋七月辛亥,護衛(wèi)太保查剌加鎮(zhèn)國大將軍,預突呂不部節(jié)度使之選,室韋查剌及蕭寶神奴、謀魯古并加左衛(wèi)大將軍,牌印郎君訛都斡尚皇女趙國公主,授駙馬都尉、始平軍節(jié)度使,祗候郎君耶律撻不也及蕭圖古辭并加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壬子,知北院樞密副使蕭韓家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乙丑,如秋山。丁丑,謁慶陵。八月庚寅,漢人行宮都部署蕭韓家奴薨。辛丑,謁慶陵。九月癸亥,玉田貢嘉禾。壬申,修乾陵廟。冬十月辛丑,駐蹕藕絲淀。十一月,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遣其私人盜殺庶人浚于上京。閏十二月戊午,以北府宰相遼西郡王蕭余里也知北院樞密使事,左夷離畢耶律燕哥為契丹行宮都部署。丙寅,預行正旦禮。是歲,南京大熟。

四年春正月庚辰,如春水。甲午,振東京饑。二月乙丑,駐蹕掃獲野。戊辰,以東路統(tǒng)軍使耶律王九為惕隱。夏四月辛亥,高麗遣使乞賜鴨淥江以東地,不許。五月丙戌,駐蹕散水原。六月甲寅,阻卜諸酋長進良馬。秋七月甲戌,諸路奏飯僧尼三十六萬。八月癸卯,詔有司決滯獄。九月乙未,駐蹕藕絲淀。庚子,五國部長來貢。冬十月癸卯,以參知政事劉伸為保靜軍節(jié)度使。十一月丁亥,禁士庶服用錦綺、日月、山龍之文。己丑,回鶻遣使來貢。庚寅,南院樞密使耶律仲禧為廣德軍節(jié)度使。辛卯,錦州民張寶四世同居,命諸子三班院祗候。十二月丁卯,以北院樞密副使耶律?知北院樞密使事。

五年春正月壬申,如混同江。癸酉,賜宰相耶律孝杰名仁杰。乙亥,如山榆淀。三月辛未,以宰相仁杰獲頭鵝,加侍中。壬辰,以北院樞密使魏王耶律乙辛知南院大王事,加于越,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為北院樞密使,北院樞密副使耶律特里底知北院樞密使事,左夷離畢耶律世遷同知北院樞密使事。夏四月己未,如納葛濼。五月丁亥,謁慶陵。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燕哥為南府宰相,北面林牙耶律永寧為夷離畢,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蕭撻不也及殿前副點檢、駙馬都尉蕭酬斡并封蘭陵郡王。六月辛亥,阻卜來貢。丁巳,以北府宰相、遼西郡王蕭余里也為西北路招討使。己未,遣使隸囚。是月,放進士劉?等百一十三人。秋七月己卯,獵夾山。八月庚申,命有司撰《太宗神功碑》,立于南京。九月己卯,詔諸路毋禁僧徒開壇。壬午,禁扈從擾民。冬十月戊戌,夏國遣使來貢。己亥,駐蹕獨盧金。壬子,詔惟皇子仍一字王,余并削降。丁巳,振平州貧民。己未,以趙王楊績?yōu)檫|西郡王,魏王耶律乙辛降封混同郡王,吳王蕭韓家奴蘭陵郡王,致仕。十一月丁丑,召沙門守道開壇于內(nèi)殿。癸未,復南京流民差役三年,被火之家免租稅一年。十二月丙午,彗星犯尾。乙卯,幸西京。戊午,行再生禮,赦雜犯死罪以下。

六年春正月癸酉,如鴛鴦濼。辛卯,耶律乙辛出知興中府事。三月庚寅,封皇孫延禧為梁王,忠順軍節(jié)度使耶律頗德南院大王,耶律仲禧南院樞密使,戶部使陳毅參知政事。夏四月乙卯,獵炭山。五月壬申,免平州復業(yè)民租賦一年。庚寅,以旱,禱雨,命左右以水相沃,俄而雨降。六月戊戌,駐蹕納葛濼。戊申,以度支使王績參知政事。庚戌,女直遣使來貢。秋七月戊辰,觀市。癸未,為皇孫梁王延禧設旗鼓拽剌六人衛(wèi)護之。甲申,獵沙嶺。九月壬寅,祠木葉山。己酉,駐蹕藕絲淀。冬十月己未朔,省同知廣德軍節(jié)度使事,命奉先軍節(jié)度使兼巡警乾、顯二州。丁卯,耶律仁杰出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庚午,參知政事劉詵致仕。癸酉,以陳毅為漢人行宮都部署,王績同知樞密院事。辛巳,回鶻遣使來貢。十一月己丑朔,日有食之。癸卯,召群臣議政。十二月甲子,以耶律特里底為孟父敞穩(wěn)。乙丑,以蕭撻不也為北府宰相,耶律世遷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慎思同知北院樞密使事。庚午,免西京流民租賦一年。甲戌,減民賦。丁亥,豫行正旦禮。戊子,如混同江。

七年春正月戊申,五國部長來貢。甲寅,女直貢良馬。二月甲子,如魚兒濼。夏五月壬子,駐蹕嶺西。癸丑,有司奏永清、武清、固安三縣蝗。甲寅,以蕭撻不也兼殿前都點檢,蕭酬斡為漢人行宮都部署兼知樞密院事。六月甲子,詔月祭觀德殿,歲寒食,諸帝在時生辰及忌日,詣景宗御容殿致奠。丙寅,阻卜余古赧來貢。丁卯,以翰林學士王言敷參知政事,封北院宣徽使石篤漆水郡王。秋七月戊子,如秋山。丙申,謁慶陵。八月丁卯,射鹿赤山,加圍場使涅葛為靜江軍節(jié)度使。九月戊子,次懷州,命皇后謁懷陵。辛卯,次祖州,命皇后謁陵。乙巳,駐蹕藕絲淀。冬十月戊辰,以惕隱王九為南院大王,夷離畢奚抄只為彰國軍節(jié)度使。十一月乙酉,詔歲出官錢,振諸宮分及邊戍貧戶。丁亥,幸駙馬都尉蕭酬斡第,方飲,宰相梁穎諫曰:“天子不可飲人臣家�!鄙霞催€宮。己亥,高麗遣使來貢。辛亥,除絹帛尺度狹短之令。十二月丁卯,武定軍節(jié)度使耶律仁杰以罪削爵為民。辛未,知興中府事耶律乙辛以罪囚于來州。

八年春正月甲申,如混同江。丁酉,鐵驪、五國諸長各貢方物。二月戊午,如山榆淀。辛酉,詔北、南院官,凡給驛者,必先奏聞。貢新及奏獄訟,方許馳驛,余并禁之。己巳,夏國獲宋將張?zhí)煲唬彩箒慝I。壬申,以耶律頗德為南府宰相兼知北院樞密使,燕哥為惕隱,蕭撻不也兼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三月庚戌,黃龍府女直部長術(shù)乃率部民內(nèi)附,予官,賜印綬。是月,詔行?黍所定升斗。夏四月壬戌,以耶律世遷為上京留守。六月辛亥朔,駐蹕納葛濼。丙辰,夏國遣使來貢。丁巳,以耶律頗德為北院樞密使,耶律巢哥南府宰相,劉筠南院樞密使,蕭撻不也兼知北院樞密使事,王績漢人行宮都部署,蕭酬斡國舅詳穩(wěn)。乙丑,阻卜長來貢。丙子,以耶律慎思知右夷離畢事。秋七月甲午,如秋山。南京霖雨,沙河溢永清、歸義、新城、安次、武清、香河六縣,傷稼。九月庚寅,謁慶陵。丁未,駐蹕藕絲淀。大風雪,牛馬多死,賜扈從官以下衣馬有差。冬十月乙卯,詔化哥傅導梁王延禧,加金吾衛(wèi)大將軍。丙子,謁乾陵。十一月壬午,以乙室大王蕭何葛為南院宣徽使。權(quán)知奚六部大王事圖趕為本部大王。十二月癸丑,烏古敵烈統(tǒng)軍使耶律馬五為北院大王。庚申,降皇后為惠妃,出居乾陵。

九年春正月辛巳,如春水。夏四月丙午朔,大雪,平地丈余,馬死者十六七。五月,如黑嶺。六月己未,駐蹕散水原。甲子,以耶律阿思為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慎思北院樞密副使。庚午,詔諸路檢括脫戶,罪至死者,原之。閏月丁丑,以漢人行宮副部署可汗奴為南院大王。戊寅,追謚庶人浚為昭懷太子。丁亥,阻卜來貢。己丑,以知興中府事邢熙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漢人行宮都部署王績?yōu)槟显簶忻芨笔埂G锲咴乱宜�,獵馬尾山。丁巳,謁慶陵。癸亥,禁外官部內(nèi)貸錢取息及使者館于民家。八月,高麗王徽薨。九月癸卯朔,日有食之。己酉,射熊于白石山,加圍場使涅葛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己巳,以高麗王徽子三韓國公勛權(quán)知國事。辛未,五國部長來貢。壬申,召北、南樞密院官議政事。冬十月丁丑,謁觀德殿。己卯,南院樞密使劉筠薨。壬辰,混同郡王耶律乙辛謀亡入宋,伏誅。十一月丙午,進封梁王延禧為燕國王,大赦。以南院宣徽使蕭何葛為南府宰相,三司使王經(jīng)參知政事兼知樞密事。甲寅,詔僧善知讎校高麗所進佛經(jīng),頒行之。己未,定諸令史、譯史遷敘等級。十二月丁亥,以邢熙年知南院樞密使事。辛卯,以王言敷為漢人行宮都部署。高麗三韓國公王勛薨。是年,御前放進士李君裕等五十一人。

十年春正月辛丑朔,如春水。丙午,復建南京奉福寺浮圖。戊辰,如山榆淀。二月庚午朔,萌古國遣使來聘。三月戊申,遠萌古國遣使來聘。丁巳,命知制誥王師儒、牌印郎君耶律固傅導燕國王延禧。夏四月丁丑,女直貢良馬。五月壬戌,駐蹕散水原。乙丑,阻卜來貢。丙寅,降國舅詳穩(wěn)班位在敞穩(wěn)之下。六月壬辰,禁毀銅錢為器。秋七月甲辰,如黑嶺。九月癸亥,駐蹕藕絲淀。冬十二月乙未,改慶州大安軍曰興平。是月,改明年為大安,赦雜犯死罪以下。

大安元年春正月丁酉,如混同江。癸卯,王績知南院樞密使事,邢熙年為中京留守。戊申,以樞密直學士杜公謂參知政事。庚戌,五國酋長來貢良馬。二月辛未,如山榆淀。夏四月乙酉,宋主頊殂,子煦嗣位,使來告哀。辛卯,西幸。六月戊辰,駐蹕拖古烈。壬申,以王績?yōu)槟细紫啵挀椴灰布嬷显簶忻苁故�。丁丑,遣使吊祭于宋。戊寅,宋遣王真、甄佑等饋其先帝遺物。秋七月乙巳,遣使賀宋主即位。戊午,獵于赤山。八月丁卯,幸慶州。戊辰,謁慶陵。冬十月癸亥,駐蹕好草淀。戊辰,夏國王李秉常遣使報其母梁氏哀。甲申,以蕭撻不也為南院樞密使。十一月乙未,詔“比者外官因譽進秩,久而不調(diào),民被其害。今后皆以資給遷轉(zhuǎn)�!倍∮希阅吓痹敺€(wěn)蕭袍里為北府宰相。辛亥,史臣進太祖以下七帝《實錄》。丙辰,遣使冊三韓國公王勛弟運為高麗國王。己未,詔僧尼無故不得赴闕。十二月甲戌,宋遣蔡卞來謝吊祭。

二年春正月辛卯,如混同江。己酉,五國諸部長來貢。癸丑,召權(quán)翰林學士趙孝嚴、知制誥王師儒等講《五經(jīng)》大義。二月癸酉,駐蹕山榆淀。是月,太白犯歲星。三月乙酉,女直貢良馬。夏四月戊戌,北幸。癸丑,遣使加統(tǒng)軍使蕭訛都斡太子太保,裨將老古金吾衛(wèi)大將軍,蕭雅哥靜江軍節(jié)度使,耶律燕奴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仍賜賚諸軍士。五月丁巳朔,以牧馬蕃息多至百萬,賞群牧官,以次進階。乙亥,駐蹕納葛濼。戊寅,宰相梁穎出知興中府事。是月,放進士張轂等二十六人。六月丁亥朔,以左夷離畢耶律坦為惕隱,知樞密院事耶律斡特剌兼知左夷離畢事。丙申,阻卜來朝。癸卯,遣使按諸路獄。甲辰,以同知南京留守事耶律那也知右夷離畢事。乙巳,阻卜酋長余古赧及愛的來朝,詔燕國王延禧相結(jié)為友。戊申,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阿思兼知北院大王事。壬子,高墩以下、縣令、錄事兄弟及子,悉許敘用。秋七月丁巳,惠妃母燕國夫人削古以厭魅梁王事覺,伏誅,子蘭陵郡王蕭酬斡除名,置邊郡,仍隸興圣宮。戊午,獵沙嶺。甲子,賜興圣、積慶二宮貧民錢。乙酉,出粟振遼州貧民。八月戊子,以雪罷獵。九月庚午,還上京。壬申,發(fā)粟振上京、中京貧民。丙子,謁二儀、五鸞二殿。己卯,出太祖、太宗所御鎧仗示燕國王延禧,諭以創(chuàng)業(yè)征伐之難。辛巳,召南府宰相議國政。冬十月乙酉朔,以樞密副使竇景庸知樞密院事。丙戌,五國部長來貢。丁亥,以夏國王李秉常薨,遣使詔其子乾順知國事。十一月甲戌,為燕國王延禧行再生禮,曲赦上京囚。戊寅,高麗遣使謝封冊。癸未,出粟振乾、顯、成、懿四州貧民。十二月辛卯,以蘭陵郡王蕭撻不也為南院樞密使。己亥,夏國王李乾順遣使上其父遺物。

三年春正月乙卯,如魚兒濼。甲戌,出錢粟振南京貧民,仍復其租賦。己卯,大雪。二月丙戌,發(fā)粟振中京饑。甲辰,以民多流散,除安泊逃戶征償法。三月乙卯,高麗遣使來貢。己未,免錦州貧民租一年。甲戌,免上京貧民租如錦州。庚辰,女直貢良馬。夏四月戊子,賜中京貧民帛,及免諸路貢輸之半。丙申,賜隈烏古部貧民帛。庚子,如涼陘。甲辰,南府宰相王績薨。乙巳,詔出戶部司粟,振諸路流民及義州之饑。五月庚申,海云寺進濟民錢千萬。秋七月丙辰,獵黑嶺。丁巳,出雜帛賜興圣宮貧民。庚午,大雨,罷獵。丁丑,秦越國王阿璉薨。九月乙亥,駐蹕匣魯金。冬十月庚辰,以參知政事王經(jīng)為三司使。壬辰,罷節(jié)度使已下官進珍玩。癸卯,追封秦越國王阿璉為秦魏國王。十一月甲寅,以惕隱耶律坦同知南京留守事,遼興軍節(jié)度使耶律王九為南府宰相。十二月己卯朔,以樞密直學士呂嗣立參知政事。

四年春正月庚戌,如混同江。甲寅,太白晝見。甲子,五國部長來貢。庚午,免上京逋逃及貧戶稅賦。甲戌,以上京、南京饑,許良人自鬻。丁丑,曲赦西京役徒。二月己丑,如魚兒濼。甲午,曲赦春州役徒,終身者皆五歲免。己亥,如春州。赦泰州役徒。三月己丑,免高麗歲貢。己巳,振上京及平、錦、來三州饑。夏四月己卯,振蘇、吉、復、淥、鐵五州貧民,并免其租稅。甲申,振慶州貧民。乙酉,減諸路常貢服御物。丁酉,立入粟補官法。癸卯,西幸。召樞密直學士耶律儼講《尚書?洪范》。五月辛亥,命燕國王延禧寫《尚書?五子之歌》。乙卯,振祖州貧民。丁巳,詔免役徒,終身者五歲免之。己未,振春州貧民。丙寅,禁挾私引水犯田。六月庚辰,駐蹕散水原。丁亥,命燕國王延禧知中丞司事,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耶律聶里知右夷離畢,知右夷離畢事耶律那也同知南院樞密使事。庚寅,北院樞密使耶律頗德致仕。秋七月戊申,曲赦奉圣州役徒。丙辰,遣使冊李乾順為夏國王。庚申,如秋山。己巳,禁錢出境。八月庚辰,有司奏宛平、永清蝗為飛鳥所食。庚寅,謁慶陵。冬十一月丁丑,獵遼水之濱。己卯,駐蹕藕絲淀。癸未,免百姓所貸官粟。己丑,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阿思封漆水郡王。癸巳,以乙室大王耶律敵烈知西北路招討使事,權(quán)知西北路招討使事蕭朽哥知乙室大王事。壬寅,詔諸部長官親鞫獄訟。十一月庚申,興中府民張化法以父兄犯盜當之,請代,皆免。十二月戊寅,南府宰相耶律王九致仕。癸未,以孟父敞穩(wěn)耶律慎思為中京留守。閏十二月癸卯朔,預行正旦禮。丙午,如混同江。

五年春正月癸未,如魚兒濼。甲午,高麗遣使來貢。三月癸酉,詔析津、大定二府精選舉人以聞,仍詔諭學者,當窮經(jīng)明道。夏四月甲辰,以知奚六部大王事涅葛為本部大王。壬子,獵北山。甲子,霖雨,罷獵。五月丁亥,駐蹕赤勒嶺。己丑,以阻卜磨古斯為諸部長。癸巳,回鶻遣使貢良馬。己亥,以同知南府樞密使事耶律那也知右夷離畢事,左祗候郎君班詳穩(wěn)耶律涅里知北院大王事。六月甲寅,夏國遣使來謝封冊。壬戌,以參知政事王言敷為樞密副使,前樞密副使賈士勛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秋七月庚午,獵沙嶺。九月辛卯,遣使遺宋鹿脯。壬辰,駐蹕藕絲淀。冬十月乙巳,以新定法令太煩,復行舊法。庚申,以遼興軍節(jié)度使何葛為乙室大王。十一月丁卯朔,燕國王延禧生子,大赦,妃之族屬進爵有差。

六年春正月,如混同江。二月辛丑,駐蹕雙山。三月辛未,女直遣使來貢。夏四月丁酉,東北路統(tǒng)軍司設掌法官。庚子,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耶律吐朵知左夷離畢事。五月壬辰,駐蹕散水原。六月甲辰,遣使決五京囚。秋七月丙子,如黑嶺。冬十月丁酉,駐蹕藕絲淀。十一月壬戌,高麗遣使來貢。己巳,以南府宰相竇景庸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是年,放進士文充等七十二人。

七年春正月壬戌,如混同江。二月己亥,駐蹕魚兒濼。壬寅,詔給渭州貧民耕牛、布絹。三月丙戌,駐蹕黑龍江。夏四月丙戌,以漢人行宮副部署耶律谷欲知乙室大王事。五月己未朔,日有食之。六月甲午,駐蹕赤勒嶺。己亥,倒塌嶺人進古鼎,有文曰:“萬歲永為寶用�!毙脸�,回鶻遣使貢方物。癸卯,以權(quán)知東京留守蕭陶隗為契丹行宮都部署。丁未,端拱殿門災。秋七月戊午朔,回鶻遣使來貢異物,不納,厚賜遣之。八月庚寅,以霖雨,罷獵。壬寅,幸慶州,謁慶陵。九月丙申,還上京。己亥,日本國遣鄭元、鄭心及僧應范等二十八人來貢。冬十月辛巳,命燕國王延禧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總北南院樞密使事。十一月庚子,如藕絲淀。甲子,望祀木葉山。

八年春正月乙酉,如山榆淀。乙未,阻卜諸長來降。三月己亥,駐蹕撻里舍淀。丁未,曲赦中京、蔚州役徒。夏四月乙卯,阻卜長來貢。丁丑,獵西山。惕德酋長胡里只來附。五月甲辰,駐蹕赤勒嶺。六月乙丑,夏國為宋侵,遣使乞援。秋七月丁亥,獵沙嶺。九月乙巳,駐蹕藕絲淀。丁未,日本國遣使來貢。冬十月庚戌朔,遣使遺宋鹿脯。丙辰,振西北路饑。辛酉,阻卜磨古斯殺金吾吐古斯以叛,遣奚六部禿里耶律郭三發(fā)諸蕃部兵討之。壬申,南府宰相王經(jīng)薨。戊寅,以左夷離畢耶律涅里為彰圣軍節(jié)度使。十一月戊子,以樞密副使王是敦兼知樞密院事,權(quán)參知政事韓資讓參知政事,漢人行宮都部署奚回離保知奚六部大王事。丁酉,以通州潦水害稼,遣使振之。戊申,北院大王合魯薨。是年,放進士冠尊文等五十三人。

九年春正月庚辰,如混同江。二月,磨古斯來侵。三月,西北路招討使耶律阿魯掃古追磨古斯還,都監(jiān)蕭張九遇賊,與戰(zhàn)不利。二室韋、拽剌、北王府、特滿群牧、宮分等軍多陷沒。夏四月乙卯,興中府甘露降,遣使祠佛飯僧。癸酉,獵西山。六月丁未朔,駐蹕散水原。庚申,以遼興軍節(jié)度使榮哥為南院大王,知左夷離畢事耶律吐朵為左夷離畢。秋七月辛卯,如黑嶺。壬寅,遣使賜高麗羊。九月癸卯,振西北路貧民。冬十月庚戌,有司奏磨古斯詣西北路招討使耶律撻不也偽降,既而乘虛來襲,撻不也死之。阻卜烏古札叛,達里底、拔思母并寇倒塌嶺。壬子,遣使籍諸路兵。癸丑,以南院大王特末同知南京留守事,命鄭家奴率兵往援倒塌嶺。甲寅,駐蹕藕絲淀,以左夷離畢耶律禿朵、圍場都管撒八并為西北路行軍都監(jiān)。乙卯,詔以馬三千給烏古部。丙辰,有司奏阻卜長轄底掠西路群牧。丁巳,振西北路貧民。己未,燕國王延禧生子,肆赦,妃之族屬并進級。壬戌,以樞密直學士趙廷睦參知政事兼同知南院樞密使事。癸亥,烏古敵烈統(tǒng)軍使蕭朽哥奏討阻卜等部捷。甲子,宋遣使告其母后高氏哀,即遣使吊祭。己巳,詔廣積貯,以備水旱。十一月辛巳,特抹等奏討阻卜捷。十二月丙辰,宋遣使以母后遺留物來饋。

十年春正月,如春水。癸未,惕德來貢。戊子,烏古?等來降,達里底、拔思母二部來侵,四捷軍都監(jiān)特抹死之。二月甲辰,以破阻卜,賞有功者。丙午,西南面招討司奏討拔思母捷。癸丑,排雅、仆里、同葛、虎骨、仆果等來降。達里底來侵。三月壬申朔,日有食之。山北路副部署蕭阿魯帶奏討達里底捷。夏四月壬寅朔,惕德萌得斯、老古得等各率所部來附,詔復舊地。甲辰,駐蹕春州北平淀。丙午,烏古部節(jié)度使耶律陳家奴奏討茶?剌捷。庚戌,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斡特剌為都統(tǒng),夷離畢耶律禿朵為副統(tǒng),龍虎衛(wèi)上將軍耶律胡呂都監(jiān),討磨古斯,遣積慶宮使蕭虬里監(jiān)戰(zhàn)。辛亥,朽哥奏頗里八部來侵。擊破之。己巳,除玉田、密云流民租賦一年。閏月庚子,賜西北路貧民錢。達里底、拔思母二部來降。五月甲辰,駐蹕赤勒嶺。甲寅,括馬。戊午,西北路招討司奏敵烈等部來侵,統(tǒng)軍司出兵與戰(zhàn),不利,招討司以兵擊破之,敦睦宮太師耶律愛奴及其子死之。辛酉,以知國舅詳穩(wěn)事蕭阿烈同領西北路行軍事。六月辛未,宋遣使來謝吊祭。乙酉,烏古敵烈統(tǒng)軍使朽哥有罪,除名。丙戌,和烈葛等部來聘。癸巳,惕德來貢。己亥,禁邊民與蕃部為婚。是夏,高麗國王運薨,子昱遣使來告,即遣使賻贈。秋七月庚子朔,獵赤山。是月,阻卜等寇倒塌嶺,盡掠西路群牧馬去,東北路統(tǒng)軍使耶律石柳以兵追及,盡獲所掠而還。九月己未,以南院大王特末為南院樞密使。甲子,敵烈諸酋來降,釋其罪。是月,斡特剌破磨古斯。冬十月丙子,駐蹕藕絲淀。壬午,山北路副部署蕭阿魯帶以討達里底功,加左金吾衛(wèi)上將軍。癸巳,西北路統(tǒng)軍司獲阻卜長拍撒葛、蒲魯?shù)葋慝I。十一月乙巳,惕德銅刮、阻卜的烈等來降。達里底及拔思母等復來侵,山北副部署阿魯帶擊敗之。十二月癸酉,三河縣民孫賓及其妻皆百歲,復其家。甲戌,以參知政事趙廷睦兼同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王師儒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己卯,詔錄西北路有功將士及戰(zhàn)歿者,贈官。乙酉,詔改明年元,減雜犯死罪以下,仍除貧民租賦。戊子,西北路統(tǒng)軍司奏討磨古斯捷。

壽昌元年春正月己亥,如混同江。庚戌,西南面招討司奏拔思母來侵,蕭阿魯帶等擊破之。乙卯,振奉圣州貧民。二月戊辰,賜左、右二皮室貧民錢。癸酉,高麗遣使來貢。乙亥,駐蹕魚兒濼。三月丙午,賜東北路貧民絹。夏四月丁卯,斡特剌奏討耶睹刮捷。乙亥,女直遣使來貢。庚寅,錄西北路有功將士。五月乙未朔,左夷離畢耶律吐朵為惕隱,南京宣徽使耶律特末為北院大王。癸卯,贈陣亡者官。丁巳,駐蹕特禮嶺。六月己巳,以知奚六部大王事回里不為本部大王,權(quán)參知政事趙孝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圍場都管撒八以討阻卜功,加鎮(zhèn)國大將軍。癸巳,阻卜長禿里底及圖木葛來貢。秋七月庚子,阻卜長猛達斯等來貢。癸卯,獵沙嶺。癸丑,頗里八部來附,進方物。甲寅,斡特剌奏磨古斯捷。九月甲寅,祠木葉山。丙辰,詔西京炮人、弩人教西北路漢軍。冬十月甲子,駐蹕藕絲淀。甲戌,以北面林牙耶律大悲奴為右夷離畢。癸未,以參知政事王師儒為樞密副使,漢人行宮都部署趙孝嚴參知政事。壬辰,錄討阻卜有功將士。十一月丙申,女直遣使進馬。己亥,以都統(tǒng)斡特剌為西北路招討使,封漆水郡王。甲辰,夏國進貝多葉佛經(jīng)。庚申,高麗王昱疾,命其叔?權(quán)知國事。十二月癸亥朔,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阿思為北院樞密使。是年,放進士陳衡甫等百三十人。

二年春正月甲午,如春水。癸卯,西南面招討司討拔思母,破之。乙卯,駐蹕瑟尼思。辛酉,市牛給烏古、敵烈、隈烏古部貧民。二月癸亥,振達麻里別古部。夏四月己卯,振西北邊軍。六月辛酉,駐蹕撒里乃。秋七月甲午,阻卜來貢。丙午,獵赤山。八月乙丑,頗里八部進馬。九月丙午,徙烏古敵烈部于烏納水,以扼北邊之沖。冬十月戊辰,駐蹕藕絲淀。庚辰,高麗遣使來貢。十二月己未,斡特剌討梅里急,破之。壬戌,南府宰相耶律鐸魯斡致仕。癸亥,蕭撻不也為北府宰相,耶律大悲奴殿前都點檢。乙亥,夏國獻宋俘。

三年春正月丁亥,如春水。壬寅,烏古部節(jié)度使耶律陳家奴以功加尚書右仆射。癸卯,駐蹕雙山。二月丙辰朔,南京水,遣使振之。閏月丙午,阻卜長猛撒葛、粘八葛長禿骨撒、梅里急長忽魯八等請復舊地,貢方物,從之。三月辛酉,燕國王延禧生子。癸亥,賜名撻魯。妃之父長哥遷左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仍賜官屬錢。是春,高麗王昱薨。夏四月,南府宰相趙廷睦出知興中府事,參知政事牛溫舒兼同知樞密院事。五月癸亥,斡特剌討阻卜,破之。己巳,駐蹕撒里乃。六月甲申,詔罷諸路馳驛貢新。丙戌,詔每冬駐蹕之所,宰相以下構(gòu)宅,毋役其民。辛丑,夏人來告宋城要地,遣使之宋,諭與夏和。庚戌,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吾也為南院大王。秋七月壬子朔,獵黑嶺。八月己亥,蒲盧毛朵部長率其民來歸。乙巳,彗星見西方。九月壬申,駐蹕藕絲淀。丁丑,以武定軍節(jié)度使梁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戊寅,斡特剌奏討梅里急捷。己卯,五國部長來貢。冬十月庚戌,以西北路招討使斡特剌為南府宰相。十一月乙卯,蒲盧毛朵部來貢。戊午,以安車召醫(yī)巫閭山僧志達。己未,以中京留守韓資讓知樞密院事,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蕭藥師奴知右夷離畢。丁丑,西北路統(tǒng)軍司奏討梅里急捷。

四年春正月壬子,如魚兒濼。己巳,徙阻卜等貧民于山前。辛未,宋遣使來饋錦綺。三月庚午,幸春州。丙子,有司奏黃河清。夏四月辛丑,以雨,罷獵。五月癸酉,那也奏北邊捷。甲戌,駐蹕撒里乃。六月戊寅朔,夏國為宋所攻,遣使求援。丁亥,以遼興軍節(jié)度使涅里為惕隱,前知惕隱事耶律郭三為南京統(tǒng)軍使。甲午,以參知政事牛溫舒兼知中京留守事。秋七月戊午,如黑嶺。冬十月乙亥朔,駐蹕藕絲淀。己卯,以南府宰相斡特剌兼契丹行宮都部署,以傅導燕國王延禧。十一月乙巳朔,知右夷離畢事蕭藥師奴、樞密直學士耶律儼使宋,諷與夏和。辛酉,夏復遣使求援。十二月壬辰,為燕國王延禧行再生禮,曲赦三百里內(nèi)囚。

五年春正月乙巳,如魚兒濼。己酉,詔夏國王李乾順伐拔思母等部。夏五月壬戌,藥師奴等使宋回,奏宋罷兵。癸亥,謁乾陵。戊辰,以南府宰相斡特剌兼西北路招討使,禁軍都統(tǒng)。己巳,駐蹕沿柳湖。六月甲申,以奚六部大王回離保為契丹行宮都部署,知右夷離畢事蕭藥師奴南面林牙,兼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乙未,五國部長來朝。戊戌,阻卜來貢。己亥,以興圣宮使耶律郝家奴為右夷離畢。秋七月壬寅朔,惕德長禿的等來貢。辛亥,如大牢古山。閏九月丙子,駐蹕獨盧金。冬十月己亥朔,高麗王?遣使乞封冊。丁巳,斡特剌奏討耶睹刮捷。丙寅,以同知南京留守事蕭得里底知北院樞密使事。丁卯,宋遣郭知章、曹平來聘。戌辰,振遼州饑,仍免租賦一年。十一月甲戌,振南、北二?。乙酉,夏國以宋罷兵,遣使來謝。十二月甲子,以參知政事趙孝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漢人行宮都部署梁援為遼興軍節(jié)度使。

六年春正月癸酉,南院大王耶律吾也薨。壬午,以太師致仕禿開起為奚六部大王。丁亥,如春水。辛卯,斡特剌執(zhí)磨古斯來獻。丙申,詔問民疾苦。二月丁未,以烏古部節(jié)度使陳家奴為南院大王。己酉,磔磨古斯于市。癸丑,出絹賜五院貧民。辛酉,宋遣使告宋主煦殂,弟佶嗣位,即日遣使吊祭。三月甲申,馳朔州山林之禁。夏四月丁酉朔,日有食之。癸卯,如炭山。五月壬午,烏古部討茶?剌,破之。乙酉,漢人行宮都部署趙孝嚴薨。丙戌,駐蹕納葛濼。辛卯,宋遣使饋先帝遺物。乙未,以東京留守何魯掃古為惕隱,南院宣徽使蕭常哥為漢人行宮都部署。六月庚子,遣使賀宋主。辛丑,以有司案牘書宋帝嗣位為“登寶位”,詔奪宰相鄭顓以下官,出顓知興中府事,韓資讓為崇義軍節(jié)度使,御史中丞韓君義為廣順軍節(jié)度使。癸丑,阻卜長來貢。戊午,遣使決五京滯獄。己未,以遼興軍節(jié)度使梁援為樞密副使。秋七月庚午,如沙嶺。壬申,耶睹刮諸部寇西北路。八月,斡特剌以兵擊敗之,使來獻捷。九月癸未,望祠木葉山。戊子,駐蹕藕絲淀。冬十月壬寅,以樞密副使王師儒監(jiān)修國史。癸卯,五國諸部長來貢。甲寅,以平州饑,復其租賦一年。十一月壬申,以天德軍民田世榮三世同居,詔官之,令一子三班院祗候。丙子,詔醫(yī)巫閭山僧志達設壇于內(nèi)殿。戊子,夏國王李韓順遣使請尚公主。十二月乙未,女直遣使來貢。己亥,以知右夷離畢事郝家奴為北面林牙。辛亥,詔燕國王延禧擬注大將軍以下官。庚申,鐵驪來貢。宋遣使來謝。帝不豫。是歲,封高麗王?為三韓國公。放進士康秉儉等八十七人。

七年春正月壬戌朔,力疾御清風殿受百官及諸國使賀。是夜,白氣如練,自天而絳。黑云起于西北,疾飛有聲。北有青赤黑白氣,相雜而落。癸亥,如混同江。甲戌,上崩于行宮,年七十。遺詔燕國王延禧嗣位。六月庚子,上尊謚仁圣大孝文皇帝,廟號道宗。

贊曰:道宗初即位,求直言,訪治道,勸農(nóng)興學,救災恤患,粲然可觀。及夫謗訕之令既行,告訐之賞日重。群邪并興,讒巧競進。賊及骨肉,皇基浸危。眾正淪胥,諸部反側(cè),甲兵之用,無寧歲矣。一歲而飯僧三十六萬,一日而祝發(fā)三千。徒勤小惠,蔑計大本,尚足與論治哉?

遼史?遼道宗耶律洪基傳翻譯

道宗孝文皇帝,名洪基,字涅鄰,乳名查剌。興宗皇帝長子,母為仁懿皇后蕭氏。六歲封為梁王,重熙十一年(042)進封為燕國王,總領中丞司事務。次年,總理北南院樞密使事,加封尚書令,進封燕趙國王。二十一年(052)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隱事,參預朝政�;噬仙猿练€(wěn)閑靜、嚴厲剛毅,每當朝見時,興宗為之正容。

二十四年(055)秋八月初四,興宗駕崩,道宗即皇帝位于靈柩前,哀傷悲慟不聽朝政。初六,百官上表懇請皇上臨朝聽政,答許之。下詔說:“朕以薄德之身,托居于萬民之上,誠恐智識有所不及,臣下不盡歸心;賦稅妄興,聚斂無已,賞罰不合法度;上面的恩澤不能施及下屬,下情不能上達。爾等士庶臣民,應該直言無諱。所上奏章有可用之處朕將擇而用之,有不是之處朕也不會因此而加罪。希望卿等能體察朕的心意�!背跗撸鸹侍苤卦獮榛侍�,免其見君依漢禮而拜,奏事時參贊官不直呼其名。初八,派使者前往宋、夏及高麗報哀。初九,派重元前去撫諭南京軍民。十三日,奉遺詔,任命西北路招討使西平郡王蕭阿剌為北府宰相,仍領權(quán)知南院樞密使事之職,北府宰相蕭虛烈出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十六日,改元清寧,大赦天下。

九月初三,詔令不要禁止百姓在皇帝經(jīng)常巡幸的圍場外打獵。初五,下詔規(guī)定除護衛(wèi)之士外,其余的人不得佩劍入宮;非皇族后族及夷離堇、副使、承應諸職事人,不得戴巾幘。初七,詔令夷離堇及副使的族屬也如賤民一般,不得服用駝尼、水獺裘,刀柄、腰帶、鞍勒,佩子不許用犀玉、骨突犀;惟有大將軍不在禁止之列。初十,賜內(nèi)外臣僚財物官爵各有等差。十五日,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十六日,派左夷離畢蕭謨魯、翰林學士韓運送先帝遺物給宋國。十八日,派使者向宋告知新皇即位之事。二十一日,尊皇后為皇太后,在涂殿宴飲。任命上京留守宿國王陳留為南京留守。二十七日,派使者賜給高麗、夏國先帝遺物。

冬十月初三,有司奏請以皇上生日為天安節(jié),皇上從之。任命吳王仁先為同知南京留守事,陳王涂孛特為南府宰相,進封吳王。十八日,任命順義軍節(jié)度使十神奴為南院大王。

十一月初十,安葬興宗皇帝于慶陵。宋及高麗派使者前來會葬。將興宗皇帝陵寢命名為永興。十二日,任命南院大王侯古為中京留守,北府宰相西平郡王蕭阿剌進封韓王。拜謁祖陵。二十四日,冬至,祭祀太祖、景宗、興宗廟,不接受群臣朝賀。

十二月初三,下詔給左夷離畢說:“朕在幼沖之年,得以嗣繼皇位,夙夜憂懼,恐不能當此大任。故希望聽到直言以匡正過失。今登基已歷數(shù)月,尚未見諸臣有助朕委任軍國股肱棟梁能臣之意。宜令內(nèi)外百官,任滿之期,要上書言一事。仍請百官轉(zhuǎn)諭其部屬,無論貴賤老幼,均可以上書言事,直言無諱�!背跷澹瑸閼ス�(jié),給太皇太后祝壽,宴飲群臣及命婦,冊立妃蕭氏為皇后。進封皇弟越王和魯斡為魯國王,許王阿璉為陳國王,楚王涅魯古改封吳王。初八,詔令部署院,有機密大事應立即上奏,如有人投遞誹謗和攻訕他人的書函,貿(mào)然接受謗書及傳閱謗書者均處以棄市之刑。初十,皇族十公對母親不孝,伏誅。十一日,任命樞密副使姚景行為參知政事,翰林學士吳湛為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韓紹文為上京留守。十三日,詔令設置學官養(yǎng)士,頒行《五經(jīng)》傳疏,設置博士、助教各一名。二十日,任命知涿州楊績?yōu)閰⒅录嫱獦忻茉菏隆6呷�,因是圣宗誕辰日,赦免上京囚犯。

這一年,御臨清涼殿進行殿試,錄取進士張孝杰等四十四人及第。

清寧二年(056)春正月初三,詔令州郡官員及其僚屬在審理案件時,按照諸部族之例訊問定罪。十六日,詔令二女真部與世代任宰相、節(jié)度使之選者免予到皮室軍中服兵役。同月,皇上臨幸魚兒泊。

二月初三,任命左夷離畢蕭謨魯為知西南面招討都監(jiān)事。二十三日,因是興宗誕辰日,宴飲群臣,命分別賦詩。

三月初五,是應圣節(jié),特赦京城方圓百里內(nèi)囚犯。二十七日,皇上親撰放鷹詩賜給群臣,以示信任委用臣下之意。

閏三月十七日,開始通行東京所鑄錢幣。二十三日,因南京監(jiān)獄里沒有犯人,晉升留守以下官員官職。

夏四月十三日,下詔說:“時當夏天,正屬鳥獸生長、繁衍養(yǎng)育后代之時,不得在郊外縱火�!�

五月十七日,皇上拜謁慶陵。二十三日,祭祀興宗廟。

六月初七,詔令宰相貢舉有才干之士。初八,命有司檢點士兵名籍以補充邊防戍卒。十一日,阻卜酋長前來朝見,貢獻土產(chǎn)。十七日,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二十一日,停止史官參預朝廷議事,使之詢問宰相政事后再行記載。二十五日,中京蝗蝻成災。二十六日,詔令捕獲的強盜只要有作案的真憑實據(jù),聽任諸路自己處置。二十七日,任命南院樞密使趙國王查葛為上京留守,同知南京留守事吳王仁先為南院樞密使。乙酉日,派使者分頭往諸道均平賦稅,修繕兵器,勸課農(nóng)桑,禁止盜賊。

八月二十二日,皇上到秋山。

九月二十一日,臨幸中京,祭祀圣宗、興宗于會安殿。

冬十月二十八日,到中會川。

十一月二十日,任命知左夷離畢事耶律劃里為夷離畢,北院大王耶律仙童為知黃龍府事。二十六日,文武百官給皇上上尊號為天佑皇帝,皇后為懿德皇后。大赦天下。二十七日,以皇太叔重元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改封趙國王查葛為魏國王,魯國王和魯斡為宋國王,陳國王阿璉為秦國王,吳王涅魯古進封楚國王,百官也各有升遷。

十二月初一,以韓王蕭阿剌為北院樞密使,東京留守宿國王陳留為北府宰相,宋國王和魯斡為上京留守,秦國王阿璉為知中丞司事。初七,給皇太后上尊號為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廣愛宗天皇太后。

三年(057)春正月初三,皇上到鴨子河。初九,設置倒塌嶺節(jié)度使之職。十八日,五國部酋長前來進貢土產(chǎn)。

二月十三日,皇上到大魚泊。

三月初五,任命楚國王涅魯古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

夏四月初十,避暑于永安山。

五月二十四日,到慶陵,向金殿、同天殿進獻美酒。

六月二十六日,任命魏國王查葛為惕隱,同知樞密院事蕭唐古為南府宰相,魏國王貼不為東京留守。

秋七月初十,南京發(fā)生地震,赦免其境內(nèi)犯人。十一日,皇上到秋山。

八月初七,皇上向皇太后進獻《君臣同志華夷同風》詩。

九月二十七日,臨幸中會川。

冬十月初六,拜謁祖陵。十七日,拜謁讓國皇帝及世宗廟。十八日,在玉殿陳設美酒祭奠。

十一月初四,任命左夷離畢蕭謨魯為契丹行宮都部署。二十八日,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

十二月初八,禁止在職官員在轄部內(nèi)借錢經(jīng)商。二十六日,太皇太后病重,特赦行宮所在五百里內(nèi)囚犯。二十七日,太皇太后崩逝。

四年(058)春正月初一,皇上派使者向宋、夏告哀。到鴨子河釣魚。初二,宋派使者奉宋主畫像前來送上。十六日,知易州事耶律頗得任期已滿,部民乞請留下他,得到允許。

二月初五,下詔給夷離畢:諸路審理判人死罪,即使罪案已經(jīng)確定,仍需要讓別的州縣再行審察,如無冤情,便可定罪結(jié)案;如有訴說冤屈者,應立即備文上奏。初九,皇上到魚兒泊。

三月初八,召募天德、鎮(zhèn)武、東勝等處勇猛矯捷者,編為一軍。二十四日,赦免囚犯。

夏四月初四,拜謁慶陵。二十七日,宋派遣使者吊唁祭祀。

五月初一,給大行太皇太后上尊謚為欽哀皇后。初四,下葬于慶陵。夏國、高麗派遣使者前來會葬。十六日,皇上到永安山消夏。

六月二十六日,任命北院樞密使蕭革為南院樞密使,改封為楚王,任命南院樞密使吳王耶律仁先為北院樞密使。

秋七月十三日,下制令:所有掌管內(nèi)府藏品的官員有監(jiān)守自盜兩貫以上者,準許奴婢出首告狀。十四日,出獵于黑嶺。

冬十月初一,任命同知東京留守事侯古為南院大王,保安軍節(jié)度使奚底為奚六部大王。

十一月初六,皇上舉行再生及柴冊禮,在八方陂宴飲群臣。十三日,御臨清風殿接受大冊禮。大赦天下,任命吳王耶律仁先為南京兵馬副元帥,改封隋王。十五日,拜謁太祖及諸帝廟宇。十九日,祭祀木葉山。禁止自造玉器。

十二月初五,解除對于駝尼、水獺裘的禁令。初九,準許普通百姓養(yǎng)鷹。十五日,南院樞密使楚王蕭革再次擔任北院樞密使。

閏十二月初三,賜給皇太叔重元金券。

這一年,皇子耶律浚出生。

五年(059)春,皇上到春州。

夏六月初一,歇駕于納葛泊。二十六日,任命南院樞密使蕭阿速為北府宰相,樞密副使耶律乙辛為南院樞密使,惕隱查葛為遼興軍節(jié)度使,魯王謝家奴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東京留守吳王貼不為西京留守。

秋七月初五,任命烏古敵烈詳穩(wěn)蕭謨魯為左夷離畢。

冬十月初一,臨幸南京,祭祀興宗于嘉寧殿。

十一月,禁止打獵。

十二月初一,任命北院林牙奚馬六為右夷離畢,參知政事吳湛因為其弟吳洵冒名頂替進入現(xiàn)任官花名冊,被削職為民。

這一年,皇上御臨百福殿,錄取進士梁援等一百一十五人。

六年(060)春,到鴛鴦泊。

夏五月初一,監(jiān)修國史耶律白請求編集御制詩賦,便命耶律白做序。二十二日,皇上歇駕于納葛泊。

六月初一,任命東北路女真詳穩(wěn)高家奴為惕隱。初五,派使者察看犯人口供。初九,中京設置國子監(jiān),命令按時祭祀先圣先師。二十六日,任命隋王耶律仁先為北院大王,賜給御制誥文。

冬十月初九,歇駕于藕絲淀。

七年(06)春三月二十七日,皇上到春州。任命耶律乙辛為知北院樞密使事。

夏四月十八日,禁止平民畜養(yǎng)海東青鶻。

五月初四,在永安山消夏。二十四日,拜謁慶陵。二十九日,誅殺東京留守陳王蕭阿剌。

六月初一,日食。十三日,任命蕭謨魯為順義軍節(jié)度使。十六日,臨幸弘義、永興、崇德三宮獻祭品祭祀。射柳,賜臣下宴飲,賞賜各有等差。十七日,舉行再生禮,又命群臣分組射柳。二十六日,任命楚國王涅魯古為知南院樞密使事。

秋九月二十八日,歇駕于藕絲淀。

冬十二月初三,任命黃龍府知州耶律阿里只為南院大王。

(二)

清寧八年(062)春正月初五,皇上到鴨子河。

二月,歇駕于納葛泊。

三月初一,楚王蕭革辭官,進封為鄭國王。

夏五月,吾獨婉惕隱屯禿葛等人請求每年貢獻馬匹、駱駝,得到皇上許可。

六月初一,皇上歇駕于拖古烈。二十六日,任命右夷離畢奚馬六為奚六部大王。同月,御臨清涼殿錄取進士王鼎等九十三人。

秋七月十九日,在外室剌射熊。

冬十月初一,歇駕于獨盧金。

十二月初七,任命知北院樞密使事蕭圖古辭為北院樞密使。初十,臨幸西京。十五日,因為皇太后舉行再生禮,特赦西京囚犯。

九年(063)春正月初九,臨幸鴛鴦泊。二十九日,禁止百姓賣銅。

三月二十九日,宋主趙禎崩殂,以其侄子趙曙為嗣子即位。

夏五月初五,任命隋王耶律仁先為南院樞密使,改封許王。同月,消夏于曷里犭戊。

秋七月十七日,到太子山。十九日,皇太叔重元與他的兒子楚國王涅魯古以及陳國王陳六、同知北院樞密使事蕭胡睹、衛(wèi)王貼不、林牙涅剌溥古、統(tǒng)軍使蕭迭里得、駙馬都尉參及其弟術(shù)里、圖骨、旗鼓拽剌詳穩(wěn)耶律郭九、文班太保奚叔、內(nèi)藏提點烏骨、護衛(wèi)左太保敵不古、按答、副宮使韓家奴、寶神奴等共四百人,引誘脅迫弩手軍犯駕。當時南院樞密使許王仁先,知北樞密院事趙王耶律乙辛、南府宰相蕭唐古、北院宣徽使蕭韓家奴、北院樞密副使蕭惟信、敦睦宮使耶律良等率宿衛(wèi)士卒數(shù)千人進行抗擊。涅魯古躍馬沖出,前來交戰(zhàn),被近侍詳穩(wěn)渤海阿廝、護衛(wèi)蘇射殺。二十日,族滅逆黨家族。二十一日,重元逃到大漠,自殺。二十二日,皇上下詔曉諭諸道。二十三日,任命仁先為北院樞密使,進封宋王,加尚父,耶律乙辛為南院樞密使,蕭韓家奴為殿前都點檢,封荊王。蕭惟信、耶律馮家奴并為太子太傅。宿衛(wèi)官蕭乙辛、回鶻海鄰、裊里、耶律撻不也、阿廝、宮分人急里哥、霞抹、乙辛、只魯均被授為上將軍。諸位護衛(wèi)及士卒、庖夫、弩手、傘子等三百余人也各被授官不等。耶律良秘密告知重元之變,皇上命他隸籍于橫帳夷離堇房,擔任漢人行宮都部署之職。二十四日,貼不申訴參與叛亂系為重元等所脅迫,詔令削去官爵降為庶民,流放到鎮(zhèn)州。二十九日,用黑白羊祭天。

八月初一,皇上派使者安撫南京流民。初四,因永興宮使耶律塔不也有平定叛亂之功,任命他為同知點檢司事。

冬十月初一,皇上臨幸興王寺。初三,任命六院部太保耶律合術(shù)知南院大王事。同月,歇駕于藕絲淀。

十一月初四,任命南院宣徽使蕭九哥為北府宰相。二十二日,追封已故富春郡王耶律義先為許王。

這一年,封皇子耶律浚為梁王。

十年(064)春正月初三,皇上北幸。

二月,禁止南京百姓決河引水種植粳稻。

秋七月初九,詔令審訊諸路囚犯。十八日,禁止僧民私自到行宮所在,妄言禍福之事以騙取財物。

九月壬寅日,皇上臨幸懷州,拜謁太宗、穆宗廟。

冬十月初一,歇駕于中京。二十七日,禁止民間私自刊印文字。

十一月初三,頒定吏民服裝樣式。初十,禁止在六齋日行屠宰之事。十六日,下詔征求乾文閣所缺經(jīng)籍,命儒臣校讎。十九日,任命彰國軍節(jié)度使韓謝十為惕隱。詔令南京不得私自制造御用彩緞,私自買賣鐵及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外飲酒。命令南京三司,每年春秋均以官錢犒餉將士。

十二月初二,任命北院大王蕭兀古匿為契丹行宮都部署。

這一年,南京、西京大豐收。

咸雍元年(065)春正月初一,文武百官給皇上加上尊號為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廣智總?cè)暑P⑻煊踊实�。改元。大赦天下。冊立梁王耶律浚為皇太子,�?nèi)外官員賜級各有等差。初四,到魚兒泊。三十日,詔令諸道每逢正旦、端午、冬至,須另表向東宮祝賀。

三月二十七日,以興中府知府楊績?yōu)橹獦忻茉菏隆?/p>

夏四月初二,因知樞密院事張嗣復生病,改任為興中府知府。十一日,在拖古烈消夏。

五月二十二日,夏國派使者前來進貢。

秋七月十八日,因皇太后打獵射得一只熊,賞賚百官各有等差。

八月初九,客星犯營室,詔令諸路防備盜賊,嚴格火禁。

九月十八日,歇駕于藕絲淀。二十日,任命左夷離畢忄造古為孟父敞穩(wěn)。

冬十月初一,臨幸醫(yī)巫閭山。十三日,皇太后射得一只虎,大宴群臣,讓他們分別賦詩。

十一月初六,有星如斗狀,偏離正常方向而運行,隱隱發(fā)出聲響。

十二月初九,任命遼王耶律仁先為南京留守,改封為晉王。二十六日,以南京留守蕭惟信為左夷離畢。二十七日,火星與月亮并列運行,自清晨直到正午。

二年(066)春正月初二,皇上到鴨子河。宋國賀正使王嚴去世,依禮儀送回本國。二十八日,皇上臨幸山榆淀。

二月初十,下詔給武定軍節(jié)度使姚景行,問以治國之道,拜為南院樞密使。

三月二十七日,任命東北路詳穩(wěn)耶律韓福奴為北院大王。二十八日,彗星出現(xiàn)于西方。

夏四月,連降好雨。

五月二十二日,歇駕于拖古烈。二十八日,任命戶部使劉詵為樞密副使。

六月初三,回鶻前來進貢。二十一日,阻卜前來進貢。

秋七月初一,以西北路招討使蕭術(shù)者為北府宰相,以左夷離畢蕭惟信為南院樞密使,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耶律白為惕隱。初四,南院樞密使姚景行辭官。初八,察看犯人口供。初九,姚景行官復原職。十五日,皇上到藕絲淀。因為歲逢旱年,派使者賑濟山后貧民。

九月初一,日食。以參知政事韓孚為樞密副使。

冬十二月初二,以知樞密院事楊績?yōu)槟显簶忻苁�,以樞密副使劉詵為參知政事。初八,僧人守志升任守司徒。十七日,以西京留守合術(shù)為南院大王。二十一日,任命蕭術(shù)者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

這一年,御臨永安殿錄用進士張臻等一百零一人。

三年(067)春正月初二,皇上到鴨子河。十五日,御臨安流殿釣魚。

三月十五日,宋主趙曙崩殂,子趙頊即位,派使者前來告哀,當即派遣右護衛(wèi)太保蕭撻不也、翰林學士陳覺等前往吊唁祭祀。

閏三月初九,扈駕軍營發(fā)生火災,賜給錢、粟米及馬匹各若干。十三日,歇駕于春州北淀。二十七日,任命蕭兀古匿為北府宰相。

夏五月十五日,歇駕于納葛泊。二十五日,賜給隨駕官員各種工匠及兵卒。

六月初二,有司奏稱新城縣百姓楊從謀反,偽署官吏�;噬险f:“小人無知之舉,這不過是兒戲罷了。”只是將首惡流放,其余的一概釋免。初四,宋國派使者饋贈其先帝遺物。初五,宋因新主即位,派陳襄前來告知,當即派遣黃龍府知府蕭圖古辭、中書舍人馬鉉前往祝賀。十六日,南府宰相韓王蕭唐古辭官。二十六日,以廣德軍節(jié)度使耶律蕊奴為南府宰相,以度支使趙徽為參知政事。

秋七月二十五日,火星白天出現(xiàn),共三十五日。

九月二十三日,詔令發(fā)給各路囚犯糧食。二十八日,臨幸南京。

冬十一月十八日,夏國派使者進獻回鶻僧人、金佛、《梵覺經(jīng)》。

十二月初三,以參知政事劉詵為樞密副使,以東北路詳穩(wěn)高八為南院大王,以樞密直學士張孝杰為參知政事。初五,任命張孝杰為同知樞密院事。十三日,舉行再生禮,赦免死罪以下犯人。同月,夏國王李諒詐逝世。

這一年,南京遭受旱災、蝗災。

四年(068)春正月初一,日食。初三,皇上到鴛鴦泊。初八,改易州兵馬使為安撫使。十四日,在炭山打獵。十八日,派使者賑濟西京饑民。

二月初一,詔令元帥府招募軍人。初九,夏國王李諒詐之子秉常派使者前來告哀。初十,頒行《御制華嚴經(jīng)贊》。二十四日,皇上北上。

三月初四,派使者前往夏國吊唁祭祀。十二日,賑濟應州饑民。十三日,詔令南京除了行軍之處,其余一概須種稻谷。十八日,賑濟朔州饑民。二十三日,夏國李秉常派使者進獻其父李諒詐之遺物。

夏四月十七日,阿薩蘭回鶻派使者前來進貢。

五月十五日,歇駕于拖古烈。

六月十二日,西北路從天降下谷子,方圓三十里。二十六日,以北院林牙耶律趙三為北院大王,以右夷離畢蕭素颯為中京留守。

秋七月初二,設置烏古敵烈部都統(tǒng)軍司。初六,在黑嶺打獵。同月,南京降了霖雨,又發(fā)生了地震。

九月三十日,歇駕于藕絲淀。

冬十月十二日,特赦南京被判徒罪以下的囚犯。永清、武清、安次、固安、新城、歸義、容縣等縣發(fā)生水災,免除災民一年的租稅。二十九日,冊封李秉常為夏國王。

十二月十三日,夏國派使者前來進貢。

五年(069)春正月,阻卜反叛,任命晉王耶律仁先為西北路招討使,率領禁軍前往討伐。

夏六月初四,歇駕于拖古烈。十一日,吐蕃派使者前來進貢。二十七日,以南院樞密使蕭惟信為知北院樞密使事。

秋七月初一,日食。初四,夏國派使者前來感謝封冊。十九日,下詔禁止皇族侵奪平民。

八月,拜謁慶陵。

九月初五,仁先派人奏稱討伐阻卜告捷。

冬十月初六,歇駕于藕絲淀。

十一月初四,詔令四方館副使只由契丹人充任。十四日,五國剖阿里部叛亂,命令蕭素颯討伐之。

閏十一月十五日,夏國王李秉常派使者請求賜予印綬。二十六日,僧人志福升任守司徒。

十二月初二,舉行皇太子再生禮,諸路徒罪以下犯人減罪一等。初三,詔令百官在宮廷上商議國家大政。十二日,五國部前來降附,依舊進獻土產(chǎn)。

六年(070)春正月初二,皇上到千鵝泊。

二月初五,阻卜前來朝拜,貢獻土產(chǎn)。

夏四月二十三日,西北路招討司帶著招降的阻卜酋長到皇上行宮。

五月十五日,在拖古烈消夏。二十五日,開設賢良科,詔令應考本科者,先圍繞所習術(shù)業(yè)寫出十萬言進獻。

六月二十二日,阻卜前來朝見。二十六日,以惕隱耶律白為中京留守。同月,御臨永安殿錄用進士趙廷睦等一百三十八人。

秋七月二十三日,在合魯聶特打獵。

八月十九日,耶律白逝世,追封為遼西郡王。

九月二十三日,臨幸藕絲淀。二十七日,因為馬希白詩才敏捷高妙,即使十個吏部尚書也比不上他,征召前來考試之。

冬十月初十,五國部酋長前來朝見。十五日,西北路招討司擒獲阻卜酋長前來進獻。

十一月二十八日,禁止賣出生鐵或熟鐵到回鶻、阻卜等境內(nèi)。

十二月初二,圓釋、法鈞二僧均升任守司空。初三,因逢坤寧節(jié),赦免死罪以下犯人。初五,禁止?jié)h人捕獵。

七年(07)春正月初二,皇上到鴨子河。

二月初九,女真進獻馬匹。初十,以南院樞密使姚景行為興中府知府。

三月二十四日,因為征討五國部立有戰(zhàn)功,黃龍府知府蒲延、懷化軍節(jié)度使高元紀、易州觀察使高正均加號千牛衛(wèi)上將軍,五國節(jié)度使蕭陶蘇斡、寧江州防御使大榮均升任靜江軍節(jié)度使。皇上臨幸黑水。

夏四月十八日,到納葛泊。二十日,禁止買賣使用布帛短窄不合尺寸者。

六月二十六日,吐蕃前來進貢。三十日,南院大王高八辭官。

秋七月初一,以東北路詳穩(wěn)合里只為南院大王,西南面招討使拾得奴為奚六部大王。初六,派使者查究審問五京囚犯。十七日,到藕絲淀。

八月二十九日,在招仙浮圖中放置佛骨,停止打獵,禁止屠宰牲畜。

冬十月初四,皇上到醫(yī)巫閭山。十一日,以南府宰相耶律蕊奴為南京統(tǒng)軍使。十七日,拜謁乾陵。二十九日,詔令百官廷議軍國大事。

十一月初七,免去南京流民租稅。初八,賑濟饒州饑民。二十五日,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

十二月初二,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胡睹為知北院樞密使事,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蕭惟信為南府宰相,兼任契丹行宮都部署。初七,給漢人行宮都部署李仲禧、北院宣徽使劉?、樞密副使王觀、都承旨楊興工分別賜予國姓。二十八日,回鶻前來進貢。

這年,春州粟米每斗價值六錢。

(三)

咸雍八年(072)春正月初三,烏古敵烈部詳穩(wěn)耶律巢等人報告攻克北邊之捷報。因為戰(zhàn)爭殺人甚多,在南京、中京齋僧。初四,到魚兒泊。二十二日,一連數(shù)日大霧迷天。

二月初六,北、南樞密院稱無事可以奏告。十二日,因為征討北部之功,任命烏古敵烈部詳穩(wěn)耶律巢為北院大王事,都監(jiān)蕭阿魯帶為烏古敵烈部詳穩(wěn),加號為左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十八日,歲歉鬧饑荒,免去武安州租稅,賑濟恩、蔚、順、惠等州百姓。

三月二十三日,有司奏稱春、泰、寧江三州三千余人愿意出家做僧、尼,接受具足戒,皇上許可之。

夏四月初三,賑濟義、饒二州百姓。初八,歇駕于塔里舍。三十日,在拖古烈消夏。

五月初三,晉王耶律仁先逝世。

六月初六,賑濟易州貧民。十一日,賑濟中京。十六日,賑濟興中府。二十六日,封北府宰相楊績?yōu)橼w王,樞密副使耶律觀為參知政事兼知南院樞密使事。二十九日,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

秋七月初二,慶州靳文高八世同居,下詔賜給爵位。十九日,賑濟饒州饑民。二十日,臨幸黑嶺。三十日,將御書《華嚴經(jīng)五頌》取出給群臣觀覽。

閏七月二十四日,在羊山射熊。

八月初四,混同郡王侯古逝世,派使者送祭品祭奠。

九月十九日,歇駕于藕絲淀。

冬十月十四日,參知政事耶律觀假托君命營造私人宅第,被降為庶人。十八日,回鶻前來進貢。

十一月初五,免除祖州賦稅。十一日,天降大雪,準予百姓到禁地砍柴、采集果實。二十二日,賜錢給延昌宮貧困家庭。

十二月戊辰日,漢人行宮都部署耶律仲禧封為韓國公,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趙徽出京任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以樞密副使柴德滋為參知政事,漢人行宮副部署耶律大悲奴升任都部署,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蕭韓家奴為知夷離畢事。初三,因逢坤寧節(jié),大赦天下。十六日,賜給高麗佛經(jīng)一藏。

九年(073)春正月初三,皇上到雙泊。

夏四月十九日,到旺國崖。

秋七月初三,在大熊山打獵。初七,烏古敵烈統(tǒng)軍奏稱,八石烈敵烈人殺死其節(jié)度使而后反叛。初八,詔令隗烏古部軍分道攻擊之。二十五日,南京奏稱歸義、淶水兩縣蝗蟲飛入宋國境內(nèi),其余的為蜂所吞食。

八月二十五日,任命耶律仲禧為南院樞密使。

九月初三,歇駕于獨盧金。

冬十月,臨幸陰山,接著到了西京。

十一月十九日,詔令行幸之地免除租稅一年。二十五日,南院大王合理只辭官。

十二月初三,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宜新為中京留守,以南院宣徽使耶律撒剌為南院大王。二十四日,高麗、夏國均派遣使者前來進貢。

十年(074)春正月十七日,皇上到鴛鴦泊。

二月十五日,減免平州恢復舊業(yè)百姓的租賦。二十日,阻卜前來進貢。

三月二十七日,到拖古烈。任命耶律巢為北院大王。

夏四月,旱災。初四,因奚人達魯三代同居,賜給官職以示表彰。

五月二十九日,察看犯人口供。

六月初二,皇上親自出題考試進士。初六,詔令臣民暢言為政之得失。初九,御臨永定殿策試賢良。

秋七月二十日,到秋山。二十七日,拜謁慶陵。

九月十五日,臨幸東京,拜謁二儀、五鸞殿。二十八日,祠祭木葉山。

冬十月初三,歇駕于藕絲淀。十三日,詔令有司頒行《史記》、《漢書》。

十一月二十四日,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

十二月十八日,改明年為大康元年,大赦天下。

大康元年(075)春正月初二,到混同江。初九,賑濟云州饑荒。

二月初五,祥州火災,派遣使者恤問災情。二十三日,歇駕于大魚泊。二十五日,因為獲取鵝,升任鷹坊使耶律楊六為工部尚書。

三月十三日,命令皇太子抄寫佛書。

夏四月十五日,賑濟平州饑荒。二十四日,到犢山。

閏四月十五日,賑濟平、灤二州饑荒。十九日,皇孫耶律延禧出生。

五月初四,賜給皇妃之雙親以及東宮僚屬爵位各有等差。

六月初三,以興圣宮使奚謝家奴為知奚六部大王事。初八,知三司使事韓操因為錢谷增加羨余,授任三司使。十三日,派使者查究審問諸路囚犯。以惕隱大悲奴為始平軍節(jié)度使,以參知政事柴德滋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二十五日,吐蕃前來進貢。二十六日,下詔由皇太子總領朝政,又對他加以訓戒曉諭。以武定軍節(jié)度使趙徽為南府宰相,以樞密副使楊遵勖為參知政事。

秋七月初一,在平地松林打獵。賑濟南京貧民。

八月初一,日食。

九月十六日,歇駕于藕絲淀。二十日,因南京發(fā)生饑荒,免去一年租稅,又取出錢糧救濟饑民。

冬十月,西北路酋長遐搭、雛搭、雙古等人前來降附。

十一月初三,皇后遭到誣陷,被賜死;殺死伶人趙惟一、高長命,并籍沒其家屬。

十二月初一,以南京統(tǒng)軍使耶律蕊奴為惕隱,以漢人行宮都部署耶律?為樞密副使,以同知東京留守事蕭鐸剌為夷離畢。初二,賜張孝杰國姓。初四,以西京留守蕭燕六為左夷離畢。

二年(076)春正月初二,皇上到春水。二十三日,歇駕于雙泊。

二月初二,賑濟黃龍府饑荒。二十七日,南京路饑荒,免除當?shù)刭x稅一年。

三月初六,皇太后崩逝。初七,派遣殿前副點檢耶律轄古前往向宋國報哀。初八,派使者向高麗、夏國報哀。十二日,大赦天下。二十三日,派使者將皇太后遺物饋贈給宋朝、夏國。

夏六月初一,給大行皇太后奉上尊謚,曰仁懿皇后。初四,宋朝及高麗、夏國分別派使者前來吊唁祭祀。初十,將仁懿皇后安葬于慶陵。十五日,歇駕于拖古烈。十八日,出貶北院樞密使魏王耶律乙辛為中京留守。二十三日,冊立皇后蕭氏,封其父祗候郎君鱉里剌為趙王,其叔西北路招討使余里也為遼西郡王,其兄漢人行宮都部署、駙馬都尉蕭霞抹為柳城郡王,以參知政事楊遵勖為知南院樞密使事,以北院樞密副使蕭速撒為知北院樞密使事,以漢人行宮副部署劉詵為參知政事。二十五日,南府宰相趙徽辭官。

秋七月十四日,皇上到秋山。十九日,柳城郡王蕭霞抹逝世。

八月初七,出獵,遇到一只?迷失其母,心下憐憫,沒有射它。

九月初五,因南京蝗災,免去來年的租稅。二十六日,歇駕于藕絲淀。

冬十月十五日,征召中京留守魏王耶律乙辛重新?lián)伪痹簶忻苁埂?/p>

十一月二十二日,皇上想看《起居注》,修注郎不扌顛及忽突堇等人不肯進獻,每人杖擊二百,并罷免官職,將林牙蕭巖壽流放至烏隗部。同月,南京地震,民舍大多毀壞。

十二月初七,以左夷離畢蕭撻不也為南京統(tǒng)軍使。

三年(077)春正月初二,到混同江。初四,減省諸道每年春天進貢的金帛,并停征每年所輸納的尚方銀。

二月初一,東北路統(tǒng)軍使蕭韓家奴加號尚父,封為吳王。初三,詔準北院樞密使魏王耶律乙辛的同母兄大奴、同母弟阿思世代得以候選北、南院樞密,其異母諸弟世代可候選夷離堇之職。初八,到魚兒泊。初十,中京饑荒,皇上中止了巡幸。

夏四月初六,在黑龍江泛舟。

五月初七,玉田、安次幼蝗傷害了莊稼。十四日,日中出現(xiàn)黑子。二十日,歇駕于犢山。二十六日,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奏稱,右護衛(wèi)太保查剌等人告發(fā)北院樞密使事蕭速撒等八人圖謀扶立皇太子為帝,皇上認為沒有證據(jù),不予治罪,將蕭速撒等三人調(diào)任京外官,將護衛(wèi)撒撥等六人分別鞭打百余下,遷徙于邊疆。二十七日,以西北路招討使遼西郡王蕭余里也為北府宰相,兼任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二十九日,詔令對于告發(fā)謀反之事者,給以官爵重賞。

六月初一,耶律乙辛指使牌印郎君蕭訛都斡謊稱曾參預蕭速撒等人謀劃,并記下了參加者的姓名出首告發(fā)。當即命令耶律乙辛以及耶律仲禧、蕭余里也、耶律孝杰、楊遵勖、燕哥、抄只、蕭十三等人審訊治罪,杖擊皇太子,囚禁于宮中。初三,殺宿直官敵里剌等三人。初四,殺宣徽使撻不也等三人。初五,殺始平軍節(jié)度使撒剌等十人,又派使者殺上京留守蕭速撒,以及已被徙邊的護衛(wèi)撒撥等六人。初七,殺耶律撻不也及其弟陳留。初八,廢皇太子為庶人,囚禁于上京。十一日,回鶻前來進貢。殺東京留守同知耶律回里不。十三日,殺蕭速撒等人嫡庶諸子,籍沒其家。三十日,派使者審查五京及諸道案件。

秋七月初三,護衛(wèi)太保查剌加號鎮(zhèn)國大將軍,得候選突呂不部節(jié)度使之職,室韋查剌及蕭寶神奴、謀魯古均加號左衛(wèi)大將軍,牌印郎君訛都斡娶皇女趙國公主,授為駙馬都尉、始平軍節(jié)度使,祗候郎君耶律撻不也及蕭圖古辭均加號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初四,以知北院樞密副使蕭韓家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十七日,到秋山。二十九日,拜謁慶陵。

八月十三日,漢人行宮都部署蕭韓家奴逝世。二十四日,拜謁慶陵。

九月十六日,玉田貢獻嘉禾。二十五日,修治乾陵廟。

冬十月二十四日,歇駕于藕絲淀。

十一月,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派其心腹到上京盜殺了廢太子庶人耶律浚。

閏十二月二十一日,以北府宰相遼西郡王蕭余里也為知北院樞密使事,以左夷離畢耶律燕哥為契丹行宮都部署。二十九日,提前舉行正旦典禮。

這一年,南京大豐收。

四年(078)春正月初五,皇上到春水。十九日,賑濟東京饑荒。

二月二十日,歇駕于掃獲野。二十三日,以東路統(tǒng)軍使耶律王九為惕隱。

夏四月初八,高麗派使者請求賜給鴨綠江以東土地,皇上沒有許可。

五月十三日,歇駕于散水原。

六月十二日,阻卜諸酋長進獻良馬。

秋七月初二,諸路奏稱施給僧尼三十六萬人飯食。

八月初二,詔令有司審理積壓案件。

九月二十四日,歇駕于藕絲淀。二十九日,五國部首領前來進貢。

冬十月初二,以參知政事劉伸為保靜軍節(jié)度使。

十一月十七日,禁止百姓服飾使用錦綺及日月山龍之紋飾。十九日,回鶻派使者前來進貢。二十日,以南院樞密使耶律仲禧為廣德軍節(jié)度使。二十一日,錦州百姓張寶四世同居,下令讓張寶諸子擔任三班院祗候。

十二月二十七日,以北院樞密副使耶律?為知北院樞密使事。

(四)

大康五年(079)春正月初二,皇上到混同江。初三,賜宰相耶律孝杰名為仁杰。初五,到山榆淀。

三月初二,因宰相耶律仁杰獲取頭鵝,加侍中。二十三日,以北院樞密使魏王耶律乙辛為知南院大王事,加于越,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為北院樞密使,以北院樞密副使耶律特里底為知北院樞密使事,以左夷離畢耶律世遷為同知北院樞密使事。

夏四月十一日,到納葛泊。

五月二十日,拜謁慶陵。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燕哥為南府宰相,以北面林牙耶律永寧為夷離畢,封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蕭撻不也及殿前副點檢、駙馬都尉蕭酬斡同為蘭陵郡王。

六月十四日,阻卜前來進貢。二十日,以北府宰相、遼西郡王蕭余里也為西北路招討使。二十二日,派使者察看犯人口供。同月,錄進士劉?等一百一十三人。

秋七月十三日,在夾山打獵。

八月二十五日,命令有司撰做《太宗神功碑》,立于南京。

九月十四日,詔令諸路不得禁止僧徒開壇集會。十七日,禁止隨從侵擾百姓。

冬十月初三,夏國派使者前來進貢。初四,歇駕于獨盧金。十七日,詔令只有皇子仍為一字王,其余一字王一律削降。二十二日,賑濟平州貧民。二十四日,以趙王楊績?yōu)檫|西郡王,魏王耶律乙辛降封為混同郡王,吳王蕭韓家奴降封蘭陵郡王,并辭官歸田。

十一月十三日,征召沙門守道到內(nèi)殿開壇。十九日,免除南京流民差役三年,遭火災之家免除租稅一年。

十二月十二日,彗星犯尾宿。二十一日,臨幸西京。二十四日,舉行再生禮,赦免雜罪犯人死罪以下之人。

六年(080)春正月初九,皇上到鴛鴦泊。二十七日,出貶耶律乙辛為興中府知府。

三月二十七日,封皇孫耶律延禧為梁王,任命忠順軍節(jié)度使耶律頗德為南院大王,耶律仲禧為南院樞密使,戶部使陳毅為參知政事。

夏四月二十二日,在炭山打獵。

五月初十,免除平州恢復舊業(yè)的百姓租賦一年。二十八日,因天旱,祈禱降雨,命令左右以水相澆,不一會兒下了雨。

六月初七,歇駕于納葛泊。十七日,以度支使王績?yōu)閰⒅隆J湃�,女真派使者前來進貢。

秋七月初七,察看市易。二十二日,為皇孫梁王耶律延禧設置旗鼓拽剌六人加以護衛(wèi)。二十三日,在沙嶺狩獵。

閏九月十三日,祭祀木葉山。二十日,歇駕于藕絲淀。

冬十月初一,裁撤同知廣德軍節(jié)度使事一職,下令由奉先軍節(jié)度使兼管乾、顯二州之巡查警戒事務。初九,出貶耶律仁杰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十二日,參知政事劉詵辭官。十五日,任命陳毅為漢人行宮都部署,王績?yōu)橥獦忻茉菏�。二十三日,回鶻派使者前來進貢。

十一月初一,日食。十五日,召集群臣商議政事。

十二月初六,任命耶律特里底為孟父敞穩(wěn)。初七,任命蕭撻不也為北府宰相,耶律世遷為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慎思為同知北院樞密使事。十二日,免除西京流民租賦一年。十六日,減輕百姓賦稅。二十九日,先期舉行正旦典禮。三十日,到混同江。

七年(08)春正月二十日,五國部首領前來進貢。二十六日,女真貢獻良馬。

二月初七,皇上到魚兒泊。

夏五月二十六日,歇駕于嶺西。二十七日,有司奏告永清、武清、固安三縣發(fā)生了蝗災。二十八日,以蕭撻不也兼任殿前都點檢,任命蕭酬斡為漢人行宮都部署兼知樞密院事。

六月初九,詔令每月以及每年的寒食節(jié)在觀德殿舉行祭祀活動,每逢各位先帝的生辰及忌日,則前往景宗御容殿進獻祭品。十一日,阻卜余古赧前來進貢。十二日,以翰林學士王言敷為參知政事,封北院宣徽使石篤為漆水郡王。

秋七月初三,到秋山。十一日,拜謁慶陵。

八月十三日,在赤山射鹿,升任圍場使涅葛為靜江軍節(jié)度使。

九月初五,皇上駐于懷州,命皇后拜謁懷陵。初八,駐于祖州,命皇后拜謁祖陵。二十二日,歇駕于藕絲淀。

冬十月十五日,以惕隱王九為南院大王,以夷離畢奚抄只為彰國軍節(jié)度使。

十一月初三,詔令每年動用官府錢幣,賑濟諸宮分以及邊境戍所的貧困家庭。初五,臨幸駙馬都尉蕭酬斡府第,正當飲酒之時,宰相梁穎勸諫說:“天子不可在臣子家飲酒�!被噬袭敿椿貙m。十七日,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二十九日,廢除不得買賣使用尺寸狹小之絹帛的禁令。

十二月十五日,武定軍節(jié)度使耶律仁杰因為有罪被削爵為民。十九日,興中府知府耶律乙辛因為有罪被囚禁于來州。

八年(082)春正月初二,皇上到混同江。十五日,鐵驪、五國等部首領分別貢獻土產(chǎn)。

二月初六,到山榆淀。初九,詔令北、南院官員,凡是要享受給予驛站車馬者,必須先行奏聞。進貢新熟稻米以及奏報訟案,方才準予動用驛馬,其余一概禁用。十七日,夏國擒獲宋將張?zhí)煲唬墒拐咔皝磉M獻。二十日,任命耶律頗德為南府宰相兼知北院樞密使,燕哥為惕隱,蕭撻不也兼任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

三月二十九日,黃龍府女真部首領術(shù)乃率領部民內(nèi)附,授予官職,賜給印綬。同月,下詔頒行利用黑黍度量所制定的升和斗。

夏四月十一日,任命耶律世遷為上京留守。

六月初一,歇駕于納葛泊。初六,夏國派使者前來進貢。初七,任命耶律頗德為北院樞密使,耶律巢哥為南府宰相,劉筠為南院樞密使,蕭撻不也兼任知北院樞密使事,王績?yōu)闈h人行宮都部署,蕭酬斡為國舅詳穩(wěn)。十五日,阻卜酋長前來進貢。二十六日,任命耶律慎思為知右夷離畢事。

秋七月十五日,皇上到秋山。南京大雨連綿,沙河水漫入永清、歸義、新城、安次、武清、香河六縣,傷害了莊稼。

九月十二日,拜謁慶陵。二十九日,歇駕于藕絲淀。大風飛雪,牛馬大多死去,賜給扈從官員以下衣服、馬匹各有等差。

冬十月初八,詔令耶律化哥輔導梁王延禧,加號金吾衛(wèi)大將軍。二十九日,拜謁乾陵。

十一月初五,以乙室大王蕭何葛為南院宣徽使,以權(quán)知奚六部大王事圖趕為本部大王。

十二月初七,以烏古敵烈統(tǒng)軍使耶律馬六為北院大王。十四日,降皇后為惠妃,出居于乾陵。

九年(083)春正月初五,皇上到春水。

夏四月初一,大雪,平地堆起丈余,馬匹死去十分之六、七。

五月,到黑嶺。

六月十五日,歇駕于散水原。二十日,任命耶律阿思為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慎思為北院樞密副使。二十六日,詔令諸路清查脫籍民戶,獲罪至死者,恕免其死罪。

閏六月初三,以漢人行宮副部署可汗奴為南院大王。初四,追謚庶人耶律浚為昭懷太子。十三日,阻卜前來進貢。十五日,以興中府知府邢熙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以漢人行宮都部署王績?yōu)槟显簶忻芨笔埂?/p>

秋七月初二,出獵于馬尾山。十四日,拜謁慶陵。二十日,禁止京外官員在部內(nèi)貸款給民戶以獲取利息以及使者就宿于百姓家中。

八月,高麗王徽逝世。

九月初一,日食。初七,在白石山射熊,升任圍場使涅葛為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二十七日,以高麗王徽之子三韓國公王勛臨時執(zhí)掌高麗國政事。二十九日,五國部首領前來進貢。三十日,召集北、南樞密院官員商議政事。

冬十月初五,拜謁觀德殿。初七,南院樞密使劉筠逝世。二十日,混同郡王耶律乙辛圖謀逃奔宋國,被誅殺。

十一月初五,進封梁王延禧為燕國王,大赦天下,以南院宣徽使蕭何葛為南府宰相,以三司使王經(jīng)為參知政事兼知樞密事。十三日,詔令僧善知校讎高麗所進獻的佛經(jīng),并頒行之。十八日,制定令史、譯史等官職的升遷敘用等級。

十二月十七日,任命邢熙年為知南院樞密使事。二十一日,任命王言敷為漢人行宮都部署。高麗三韓國公王勛逝世。

這一年,殿前錄用進士李君裕等五十一人。

十年(084)春正月初一,到春水。初六,再次修建南京奉福寺佛塔。二十八日,到山榆淀。

二月初一,萌古國派使者來訪。

三月初九,遠方萌古國派使者來訪。十八日,下令由知制誥王師儒、牌印郎君耶律固輔導燕國王耶律延禧。

夏四月初八,女真貢獻良馬。

五月二十四日,歇駕于散水原。二十七日,阻卜前來進貢。二十八日,降國舅詳穩(wěn)位次居于敞穩(wěn)之下。

六月二十四日,禁止銷毀銅錢造作器物。

秋七月初七,到黑嶺。

九月二十六日,歇駕于藕絲淀。

冬十二月三十日,改慶州大安軍名曰興平。同月,改明年年號為大安,赦免判死罪以下的雜罪犯人。

大安元年(085)春正月初二,到混同江。初八,任命王績?yōu)橹显簶忻苁故�,邢熙年為中京留守。十三日,以樞密直學士杜公謂為參知政事。十五日,五國部酋長前來貢獻良馬。

二月初七,皇上到山渝淀。

夏四月二十二日,宋主趙頊崩殂,其子趙煦即位,派使者前來告哀。二十八日,西幸。

六月初六,歇駕于拖古烈。初十,任命王績?yōu)槟细紫�,蕭撻不也兼任知南院樞密使事。十五日,派使者赴宋國吊唁祭祀。十六日,宋國派遣王真、甄佑等人前來饋贈其先帝遺物。

秋七月十四日,派使者祝賀宋主即位。二十七日,出獵于赤山。

八月初六,臨幸慶州。初七,拜謁慶陵。

冬十月初二,歇駕于好草淀。初七,夏國王李秉常派使者前來為其母梁氏報哀。二十三日,任命蕭撻不也為南院樞密使。

十一月初五,下詔說:“近來,京外官因為安靜守成增加俸祿,又長期不能外調(diào),百姓遭受其害。今后一律根據(jù)資財供養(yǎng)的許可程度來對官吏進行提拔升級�!背跗撸阅吓嬖敺€(wěn)蕭袍里為北府宰相。二十一日,史臣呈進太祖以下七帝《實錄》。二十六日,派使者冊立三韓國公王勛之弟王運為高麗國王。二十九日,詔令僧尼無故不得來入朝覲見。

十二月十四日,宋國派遣蔡卞前來感謝吊唁祭祀。

二年(086)春正月初二,皇上到混同江。二十日,五國諸部酋長前來進貢。二十四日,召集權(quán)翰林學士趙孝嚴、知制誥王師儒等人講解《五經(jīng)》大義。

二月十四日,歇駕于山榆淀。同月,太白金星犯歲星(木星)。

三月二十八日,女真貢獻良馬。

夏四月十一日,皇上北幸。二十六日,派使者給統(tǒng)軍使蕭訛都斡加號為太子太保,裨將老古加號為金吾衛(wèi)大將軍,任命蕭雅哥為靜江軍節(jié)度使,耶律燕奴為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又對眾將士給以賞賜。

五月初一,因為放牧馬群繁衍增殖達到百萬匹,賞賜群牧官,依次晉升職位。十九日,歇駕于納葛泊。二十二日,出貶宰相梁穎為興中府知府。同月,錄進士張轂等二十六人。

六月初一,以左夷離畢耶律坦為惕隱,知樞密院事耶律斡特剌兼任知左夷離畢事。初十,阻卜前來朝見。十七日,派使者審查諸路案件。十八日,以同知南京留守事耶律那也為知右夷離畢事。十九日,阻卜酋長余古赧及愛的裝來朝見,詔令燕國王延禧與二人相結(jié)為友。二十一日,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阿思兼任知北院大王事。二十五日,自高墩以下,縣令、錄事的兄弟及兒子,均準予選拔任用。

秋七月初二,惠妃之母燕國夫人削古因為祈禱鬼神傷害梁王之事敗露,被誅殺,其子蘭陵郡王蕭酬斡被除去名籍,安置于邊郡,仍隸于興圣宮。初三,出獵于沙嶺。初九,賜錢給興圣、積慶二宮貧民。三十日,發(fā)放粟米賑濟遼州貧民。

八月初三,因為下雪停止狩獵。

九月十五日,回上京。十七日,發(fā)放粟米賑濟上京、中京貧民。二十一日,拜謁二儀、五鸞二殿。二十四日,取出太祖、太宗御用的鎧仗給燕國王延禧觀看,以創(chuàng)業(yè)征伐之艱難對他加以曉諭。二十六日,召見南府宰相商議國政。

冬十月初一,以樞密副使竇景庸為知樞密院事。初二,五國部首領前來進貢。初三,因夏國王李秉常逝世,派使者詔令由其子李乾順主持國事。

十一月二十日,為燕國王耶律延禧舉行再生禮,特赦上京囚犯。二十四日,高麗國派使者感謝封冊。二十九日,發(fā)放粟米賑濟乾、顯、成、懿四州貧民。

十二月初七,以蘭陵郡王蕭撻不也為南院樞密使。十五日,夏國王李乾順派使者奉上其父親之遺物。

(五)

大安三年(087)春正月初二,皇上到魚兒泊。二十一日,發(fā)放錢米賑濟南京貧民,又免除他們的租賦。二十六日,大雪。

二月初三,發(fā)放粟米賑濟中京饑荒。二十一日,因為百姓流離散居外地的很多,廢除對留居逃戶者處以罰款之法。

三月初三,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初七,免除錦州貧民一年的田租。二十二日,免除上京貧民田租與錦州相等。二十八日,女真貢獻良馬。

夏四月初七,賜給中京貧民絹帛,又免除諸路進貢物品及輸送土產(chǎn)之一半。十五日,賜給隈烏古部貧民以絹帛。十九日,到?jīng)鲫€。二十三日,南府宰相王績逝世。二十四日,詔令發(fā)放戶部所主管的粟米,賑濟諸路流民以及義州的饑荒。

五月初九,海云寺進獻救濟貧民錢幣一千萬。

秋七月初七,出獵于黑嶺。初八,取出雜料絹帛賜給興圣宮貧民。二十一日,大雨,停止狩獵。二十八日,秦越國王阿璉逝世。

九月二十六日,歇駕于匣魯金。

冬十月初二,以參知政事王經(jīng)為三司使。十四日,節(jié)度使以下官員免予進獻珍珠寶玩。二十五日,追封秦越國王阿璉為秦魏國王。

十一月初六,任命惕隱耶律坦為同知南京留守事,遼興軍節(jié)度使耶律王九為南府宰相。

十二月初一,以樞密直學士呂嗣立為參知政事。

四年(088)春正月初二,到混同江。初六,太白金星白晝出現(xiàn)。十六日,五國部酋長前來進貢。二十二日,免除上京流亡百姓以及貧苦家庭的賦稅。二十六日,因為上京、南京饑荒,準予良人自賣。二十九日,特赦西京服勞役者。

二月二十日,到魚兒泊。十七日,特赦春州服勞役者,終身勞役均減免為五年。二十二日,到春州。赦免泰州服勞役者。

三月十八日,免除高麗每年一次的進貢。二十二日,賑濟上京及平、錦、來三州的饑荒。

夏四月初三,賑濟蘇、吉、復、淥、鐵五州貧民,一律免除其租稅。初八,賑濟慶州貧民。初九,減省諸路常時固定進貢的車馬服飾器用等物。二十一日,設立入粟補官法。二十七日,西幸。召樞密直學士耶律儼講解《尚書?洪范》。

五月初六,詔命燕國王延禧抄寫《尚書五子之歌》。初十,賑濟祖州貧民。十二日,下詔赦免服勞役者,終身勞役減免為五年。十四日,賑濟春州貧民。二十一日,禁止心懷私念引水破壞他人田地。

六月初五,歇駕于散水原。十二日,命燕國王耶律延禧擔任知中丞司事,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耶律聶里為知右夷離畢,以知右夷離畢事耶律那也為同知南院樞密使事。十五日,北院樞密使耶律頗德辭官。

秋七月初四,特赦奉圣州服勞役者。十二日,派遣使者冊立李乾順為夏國王。十六日,皇上到秋山。二十五日,禁止錢幣流通入境外。

八月初七,有司奏稱宛平、永清二縣蝗蟲為飛鳥所食。十七日,拜謁慶陵。

冬十月初五,出獵于遼水之濱。初七,歇駕于藕絲淀。十一日,注銷百姓所借貸的官府粟米。十七日,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阿思封為漆水郡王。二十一日,以乙室大王耶律敵烈為知西北路招討使事,以權(quán)知西北路招討使事蕭朽哥為知乙室大王事。三十日,詔令諸部長官親自審理案件。

十一月十八日,興中府百姓張化法因為父親和兄長犯盜竊罪將被處死,請求代死,皇上將三人全都赦免。

十二月初六,南府宰相耶律王九辭官。十一日,以孟父敞穩(wěn)耶律慎思為中京留守。

閏十二月初一,先期舉行正旦典禮。初四,到混同江。

五年(089)春正月十二日,到魚兒泊。二十三日,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

三月初二,詔令析津、大定二府精心挑選舉人奏聞,又下詔曉諭學者,應極力鉆研經(jīng)籍以求通曉經(jīng)術(shù)。

夏四月初四,以知奚六部大王事涅葛為本部大王。十二日,出獵于北山。二十四日,大雨連綿,停止狩獵。

五月十八日,歇駕于赤勒嶺。二十日,以阻卜磨古斯為諸部君長。二十四日,回鶻派使者貢獻良馬。三十日,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耶律那也為知右夷離畢事,以左祗候郎君班詳穩(wěn)耶律涅里為知北院大王事。

六月十五日,夏國派使者前來感謝封冊。二十三日,以參知政事王言敷為樞密副使,以前樞密副使賈士勛為參知政事,兼任同知樞密院事。

秋七月初二,出獵于沙嶺。

九月二十四日,派使者贈送鹿脯給宋主。二十五日,歇駕于藕絲淀。

冬十月初九,因新定法令過于煩瑣,恢復執(zhí)行舊法。二十四日,以遼興軍節(jié)度使何葛為乙室大王。

十一月初一,燕國王延禧得子,大赦天下,皇妃之族人親屬晉封爵位各有等差。

六年(090)春正月,皇上到混同江。

二月初六,歇駕于雙山。

三月初六,女真派使者前來進貢。

夏四月初二,東北路統(tǒng)軍司設置掌法官。初五,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耶律吐朵為知左夷離畢事。

五月二十八日,歇駕于散水原。

六月二十一日,派使者提審五京囚犯。

秋七月十三日,到黑嶺。

冬十月初六,歇駕于藕絲淀。

十一月初二,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初九,以南府宰相竇景庸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

這一年,放榜錄進士文充等七十二人。

七年(09)春正月初二,到混同江。

二月初十,歇駕于魚兒泊。十三日,詔令配給渭州貧民耕牛、布絹。

三月二十七日,歇駕于黑龍江。

夏四月二十七日,以漢人行宮副部署耶律谷欲為知乙室大王事。

五月初一,日食。

六月初六,歇駕于赤勒嶺。十一日,倒塌嶺人進獻古鼎,上有文字曰“萬歲永為寶用”。十三日,回鶻派使者貢獻土產(chǎn)。十五日,以權(quán)知東京留守蕭陶瑰為契丹行宮都部署。十九日,端拱殿門發(fā)生火災。

秋七月初一,回鶻派使者前來貢獻異物,皇上沒有接收,給以厚重之賞賜打發(fā)他回去。

八月初三,因大雨連綿,停止狩獵。十五日,臨幸慶州,拜謁慶陵。

九月十一日,回上京。十四日,日本國派遣鄭元、鄭心及僧人應范等二十八人前來進貢。

冬十月二十六日,下令燕國王延禧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總領北南院樞密使事。

十一月十六日,皇上到藕絲淀。十二月初十,遙祭木葉山。

八年(092)春正月初二,到山榆淀。十二日,阻卜各酋長前來降附。

三月十六日,歇駕于撻里舍淀。二十四日,特赦中京、蔚州服勞役者。

夏四月初三,阻卜君長前來進貢。二十五日,出獵于西山。惕德酋長胡里只前來歸附。

五月二十二日,歇駕于赤勒嶺。

六月十三日,夏國遭到宋朝侵犯,派使者請求援助。

秋七月初六,出獵于沙嶺。

九月二十五日,歇駕于藕絲淀。二十七日,日本國派使者前來進貢。

冬十月初一,派使者贈送鹿脯給宋王。初七,賑濟西北路饑荒。十二日,阻卜磨古斯殺死金吾吐古斯反叛,皇上派遣奚六部禿里耶律郭三征發(fā)諸蕃部兵馬討伐。二十三日,南府宰相王經(jīng)逝世。二十九日,以左夷離畢耶律涅里為彰圣軍節(jié)度使。

十一月初九,以樞密副使王是敦兼任知樞密院事,以權(quán)參知政事韓資讓為參知政事,以漢人行宮都部署奚回離保為知奚六部大王事。十八日,因通州積水成澇傷害莊稼,派使者賑濟。二十九日,北院大王合魯逝世。

這一年,放榜錄進士冠尊文等五十三人。

九年(093)春正月初二,到混同江。

二月,磨古斯前來進犯。

三月,西北路招討使耶律阿魯掃古追擊磨古斯返回,都監(jiān)蕭張九遭遇賊軍,與之交戰(zhàn),失利。二室韋、拽剌、北王府、特滿群牧、宮分等軍大多陣亡。

夏四月初九,興中府降甘露,派使者到佛寺祈禱并齋僧。二十七日,出獵于西山。

六月初一,歇駕于散水原。十四日,以遼興軍節(jié)度使榮哥為南院大王,以知左夷離畢事耶律吐朵為左夷離畢。

秋七月十六日,到里嶺。二十七日,派使者賜羊給高麗。

九月二十八日,賑濟西北路貧民。

冬十月初六,有司奏稱磨古斯前往西北路招討使耶律撻不也處偽降,接著乘虛襲擊,撻不也戰(zhàn)死。阻卜烏古札叛亂,達里底、拔思母均進犯倒塌嶺。初八,派使者登記諸路士兵。初九,以南院大王蕭特末為同知南京留守事,命令鄭家奴率兵前往倒塌嶺增援。初十,歇駕于藕絲淀。以左夷離畢耶律禿朵、圍場都管撒八同為西北路行軍都監(jiān)。十一日,詔令以三千匹馬撥給烏古部。十二日,有司奏稱阻卜酋長轄底擄掠西路群牧。十三日,賑濟西北路貧民。十五日,燕國王延禧得子,赦免犯人,皇妃同族的親屬一概晉級。十八日,以樞密直學士趙延睦為參知政事兼同知南院樞密使事。十九日,烏古敵烈統(tǒng)軍使蕭朽哥奏稱攻討阻卜等部告捷。二十日,宋國派遣使者前來為其母后曹氏告哀,當即派遣使者前往吊唁祭祀。二十五日,詔令大力儲存糧食,以防備水災和旱災。

十一月初七,特抹等奏稱攻討阻卜告捷。

十二月十三日,宋國派遣使者以其母后遺物前來饋贈。

十年(094)正月,皇上到春水。十一日,惕德前來進貢。十六日,烏古扎等前來歸降,達里底、拔思母二部前來進犯,四捷軍都監(jiān)特抹戰(zhàn)死。

二月初二,因為攻破阻卜,賞賜有功將士。初四,西南面招討司奏上攻討拔思母之捷報。十一日,排雅、仆里、同葛、虎骨、仆果等前來歸降。達里底前來進犯。

三月初一,日食。山北路副部署蕭阿魯帶奏上攻討達里底之捷報。

夏四月初一,惕德萌得斯、老古得等人分別率領所部人馬前來歸附,詔令返回其故地。初三,歇駕于春州北平淀。初五,烏古部節(jié)度使耶律陳家奴奏稱攻討茶扎剌告捷。初九,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斡特剌為都統(tǒng),以夷離畢耶律禿朵為副統(tǒng),以龍虎衛(wèi)上將軍耶律胡呂為都監(jiān),討伐磨古斯,并派積慶宮使蕭糾里監(jiān)戰(zhàn)。初十,蕭朽哥奏稱頗里八部前來進犯。擊破之。二十八日,免除玉田、密云流民租賦一年。

閏四月三十日,賜錢給西北路貧民。達里底、拔思母二部前來降附。

五月初四,歇駕于赤勒嶺。十四日,清點馬匹。十八日,西北路招討司奏稱敵烈等部前來進犯,統(tǒng)軍司出兵與之交戰(zhàn),不利,招討司率兵擊敗了敵人,敦睦宮太師耶律愛奴及其子戰(zhàn)死。二十一日,以知國舅詳穩(wěn)事蕭阿烈同領西北路行軍事。

六月初二,宋國派使者前來感謝吊唁祭祀。十六日,烏古敵烈統(tǒng)軍使蕭朽哥有罪,除去其名籍。十七日,和烈葛等部來訪。二十四日,惕德前來進貢。三十日,禁止邊民與蕃部通婚。

這年夏天,高麗國王王運逝世,子王昱派使者前來告哀,當即派使者贈送助喪錢物。

秋七月初一,出獵于赤山。同月,阻卜等部侵犯倒塌嶺,盡數(shù)擄掠西路群牧之馬匹后離去,東北路統(tǒng)軍使耶律石柳率兵追上,盡數(shù)奪回所掠物品而回。

九月二十一日,以南院大王蕭特末為南院樞密使。二十六日,敵烈眾酋長前來歸降,釋免其罪。同月,斡特剌擊破磨古斯。

冬十月初八,歇駕于藕絲淀。十四日,山北路副部署蕭阿魯帶因為征討達里底之功,加號為金吾衛(wèi)上將軍。二十五日,西北路統(tǒng)軍司擒獲阻卜首領拍撒葛、蒲魯?shù)热饲皝磉M獻。

十一月初七,惕德銅刮、阻卜的烈等人前來歸降。達里底及拔思母等再度前來侵犯,山北副部署蕭阿魯帶擊敗之。

十二月初六,三河縣百姓孫賓及其妻子都已一百歲,免除他全家賦稅。初七,以參知政事趙延睦兼任同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王師儒為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十二日,詔令登錄西北路有功將士為官,又給陣亡將士追贈官職。十八日,下詔明年改元,死罪以下的雜罪犯人減刑,又免除貧民租賦。二十一日,西北路統(tǒng)軍司奏稱征討磨古斯告捷。

(六)

壽隆元年(095)春正月初二,到混同江。十三日,西南面招討司奏稱拔思母前來侵犯,蕭阿魯帶等擊破之。十八日,賑濟奉圣州貧民。

二月初二,賜錢給左、右二皮室貧民。初七,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初九,歇駕于魚兒泊。

三月十一日,賜給東北路貧民絹帛。

夏四月初二,斡特剌奏上攻討耶睹刮之捷報。初十,女真派使者前來進貢。二十五日,給西北路有功將士授予官職。

五月初一,以左夷離畢耶律吐朵為惕隱,以南京宣徽使耶律特末為北院大王。初九,贈給陣亡將士官職。二十三日,歇駕于特禮嶺。

六月初五,以知奚六部大王事回里不為本部大王,以權(quán)參知政事趙孝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圍場都管撒八因為征討阻卜之功,加號鎮(zhèn)國大將軍。二十九日,阻卜首領禿里底及圖木葛送來貢品。

秋七月初七,阻卜首領猛達斯等人前來進貢。初十,出獵于沙嶺。二十日,頗里八部前來歸附,進獻土產(chǎn)。二十一日,斡特剌奏上討磨古斯捷報。

九月二十二日,祭祀木葉山。二十四日,詔令西京炮人、弩人教習西北路漢軍。

冬十月初二,歇駕于藕絲淀。十二日,以北面林牙耶律大悲奴為右夷離畢。二十一日,以參知政事王師儒為樞密副使,以漢人行宮都部署趙孝嚴為參知政事。三十日,給征討阻卜有功的將士授予官職。

十一月初四,女真派使者進獻馬匹。初七,以都統(tǒng)斡特剌為西北路招討使,封漆水郡王。十二日,夏國進獻貝多葉佛經(jīng)。二十八日,高麗王王昱染疾,下令由其叔父王臨時主持國事。

十二月初一,以知北院樞密使事耶律阿思為北院樞密使。

這一年,放榜錄進士陳衡甫等一百三十人。

二年(096)春正月初三,到春水。十二日,西南面招討司討伐拔思母,擊破之。二十四日,歇駕于瑟尼思。三十日,賣耕牛給烏古、敵烈、隈烏古部貧民。

二月初二,賑濟達麻里別古部。

夏四月二十日,賑濟西北邊軍。

六月初三,歇駕于撒里乃。

秋七月初七,阻卜前來進貢。十九日,出獵于赤山。

八月初八,頗里八部進獻馬匹。

九月二十日,遷烏古敵烈部到烏納水,以扼守北邊要沖。

冬十月十二日,歇駕于藕絲淀。二十四日,高麗派使者前來進貢。

十二月初三,斡特剌討伐梅里急,擊破之。初六,南府宰相耶律鐸魯斡辭官。初七,蕭撻不也為北府宰相,耶律大悲奴為殿前都點檢。十九日,夏國進獻宋國俘虜。

三年(097)春正月初二,皇上到春水。十七日,烏古部節(jié)度使耶律陳家奴因功升任尚書右仆射。十八日,歇駕于雙山。

二月初一,南京發(fā)生水災,派使者賑濟之。

閏二月二十一日,阻卜首領猛撒葛、粘八葛酋長禿骨撒、梅里急酋長忽魯八等人請求回歸故地,貢獻土產(chǎn),答應其請求。

三月初七,燕國王延禧得子。初九,賜名為撻魯�;叔搁L哥升任左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又賜給他屬吏和錢。

這年春,高麗王王昱逝世。

夏四月,南府宰相趙延睦出京任興中府知府,參知政事牛溫舒兼任同知樞密院事。

五月初十,斡特剌討伐阻卜,攻破之。十六日,歇駕于撒里乃。

六月初二,詔令諸路乘驛馬疾行進貢新熟稻米。初四,詔令每年冬天歇駕之處,宰相以下官員建造房屋,不得役使當?shù)匕傩铡J湃�,夏人前來告知宋國在要塞筑城,派使者前往宋國,曉諭宋人與夏國講和。二十八日,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吾也為南院大王。

秋七月初一,出獵于黑嶺。

八月十八日,蒲盧毛朵部酋長率領其百姓前來歸附。二十四日,彗星出現(xiàn)于西方。

九月二十二日,歇駕于藕絲淀,二十七日,以武定軍節(jié)度使梁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二十八日,斡特剌奏稱攻討梅里急告捷。二十九日,五國部酋長前來進貢。

冬十月三十日,以西北路招討使斡特剌為南府宰相。

十一月初五,蒲盧毛朵部前來進貢。初八,用安車前去征召醫(yī)巫閭山僧人志達。初九,以中京留守韓資讓為知樞密院事,以同知南院樞密使事蕭藥師奴為知右夷離畢。二十七日,西北路統(tǒng)軍司奏稱攻討梅里急告捷。

四年(098)春正月初三,到魚兒泊。二十日,遷阻卜等部貧民居于山前。二十二日,宋國派使者前來饋贈錦綺。

三月二十一日,臨幸春州。二十七日,有司奏稱黃河水清。

夏四月二十三日,因為天雨,停止狩獵。

五月二十六日,那也奏上北邊捷報。二十七日,歇駕于撒里乃。

六月初一,夏國遭宋攻擊,派使者求援。初十,以遼興軍節(jié)度使涅里為惕隱,以前知惕隱事耶律郭三為南京統(tǒng)軍使。十七日,以參知政事牛溫舒兼任知中京留守事。

秋七月十二日,到黑嶺。

冬十月初一,歇駕于藕絲淀。初五,以南府宰相斡特剌兼任契丹行宮都部署,以輔導燕國王延禧。

十一月初一,知右夷離畢事蕭藥師奴、樞密直學士耶律儼出使宋國,勸諭宋人與夏講和。十七日,夏國再度派使者求援。

十二月十八日,為燕國王延禧舉行再生禮,特赦京都周圍三百里以內(nèi)囚犯。

五年(099)春正月初二,到魚兒泊。初六,詔令夏國王李乾順攻討拔思母等部。

夏五月二十日,蕭藥師奴等人出使宋國回朝,奏稱宋人撤兵。二十一日,拜謁乾陵。二十六日,以南府宰相斡特剌兼任西北路招討使、禁軍都統(tǒng)。二十七日,歇駕于沿柳湖。

六月十三日,以奚六部大王回離保為契丹行宮都部署,以知右夷離畢事蕭藥師奴為南面林牙,兼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二十四日,五國部首領前來朝覲。二十七日,阻卜前來進貢。二十八日,以興圣宮使耶律郝家奴為右夷離畢。

秋七月初一,惕德酋長禿的等人前來進貢。初十,皇上到大牢古山。

閏九月初七,歇駕于獨盧金。

冬十月初一,高麗王王派使者請求封冊。十九日,斡特剌奏稱攻討耶睹刮告捷。二十八日,以同知南京留守事蕭得里底為知北院樞密使事。二十九日,宋朝派遣郭知章、曹平來訪。三十日,賑濟遼州饑荒,又免去當?shù)刈赓x一年。

十一月初六,賑濟南、北二糾。初七,夏國因為宋撤兵,派使者前來致謝。

十二月二十七日,以參知政事趙孝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以漢人行宮都部署梁援為遼興軍節(jié)度使。

六年(00)春正月初六,南院大王耶律吾也逝世。十五日,起用太師、辭官歸田的禿開擔任奚六部大王。二十日,皇上到春水。二十四日,斡特剌拘執(zhí)磨古斯前來進獻。二十九日,詔令問訊百姓疾苦。

二月初十,以烏古部節(jié)度使陳家奴為南院大王。十二日,將磨古斯陳尸于市。十六日,發(fā)放絹帛賜給五院貧民。二十四日,宋朝派遣使者報告宋主趙煦崩殂,煦弟趙佶即位。當天即派遣使者前往吊唁祭祀。

三月十七日,解除對朔州山林的禁令。

夏四月初一,日食。初七,到炭山。

五月十六日,烏古部討伐茶扎剌,擊破之。十九日,漢人行宮都部署趙孝嚴逝世。二十日,歇駕于納葛泊。二十五日,宋國派遣使者前來饋贈其先帝遺物。二十九日,以東京留守何魯掃古為惕隱,以南院宣徽使蕭常哥為漢人行宮都部署。

六月初五,派使者祝賀宋主登基。初六,因有司查出賀文簿書中將宋帝“嗣位”寫作“登寶位”,下詔褫奪宰相鄭顓以下官員之職位,出貶鄭顓為興中府知府,韓資讓為崇義軍節(jié)度使,御史中丞韓君義為廣順軍節(jié)度使。十八日,阻卜首領前來進貢。二十三日,派使者審理五京積壓案件。二十四日,以遼興軍節(jié)度使梁援為樞密副使。

秋七月初五,到沙嶺。初七,耶睹刮部劫掠西北路。

八月,斡特剌率兵擊敗耶睹刮,派使者前來獻俘。

九月二十日,遙祭木葉山。二十五日,歇駕于藕絲淀。

冬十月初九,以樞密副使王師儒為監(jiān)修國史。初十,五國諸部首領前來進貢。二十一日,因平州發(fā)生饑荒,免除當?shù)刈舛愐荒辍?/p>

十一月初十,因天德軍百姓田世榮三代同居,詔令授給他官職,并下令讓其一子為三班院祗候。十四日,征召醫(yī)巫閭山僧人志達在內(nèi)殿設壇。二十六日,夏國王李乾順派使者請求皇上下嫁公主。

十二月初三,女真派使者前來進貢。初七,以知右夷離畢事郝家奴為北面林牙。十九日,詔令由燕國王延禧擬名注冊并授任大將軍以下官職人選。二十八日,鐵驪前來進貢。宋國派使者前來致謝�;噬先静�。

這一年,封高麗王王長子王俁為三韓國公。放榜錄進士康秉儉等八十七人。

七年(0)春正月初一,皇上勉強支撐病體御臨清風殿接受百官及各國使者朝賀。當天夜里,有白氣如練帶,從天而降,黑云起于西北,急速飄飛并發(fā)出聲響。北方有青赤黑白四色氣,互相雜混而降落。初二,皇上到混同江。十三日,皇上在行宮崩逝,年七十歲,遺詔由燕國王延禧即位。

六月十一日,奉上尊謚曰仁圣大孝文皇帝,廟號道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476438.html

相關閱讀: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戴叔倫《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原文及翻譯賞析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三十六計之隔岸觀火第九計
有個地方我從未去過,在經(jīng)驗之外_詩歌鑒賞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涢幘鑼槮闁搞劍绻冮妵鍕冀椤愵澀鏉梺閫炲苯澧柛鐔告綑閻g兘濡歌閸嬫挸鈽夊▍顓т簼缁傚秵娼忛妸褏鐦堥梺姹囧灲濞佳冪摥闂備胶枪閿曘倝顢氶鐘愁潟闁圭偓鍓氬ḿ鈺呮煠閸濄儲鏆╅柛妯哄船椤啴濡堕崱妤€顫囬梺绋匡攻濞茬喎顕i幖浣哥睄闁割偆鍠撻崢钘夆攽閻樼粯娑ф俊顐g洴瀹曟椽鏁愭径瀣幐閻庡厜鍋撻悗锝庡墮閸╁矂鏌х紒妯煎⒌闁哄苯绉烽¨渚€鏌涢幘璺烘灈妤犵偛鍟抽ˇ宕囩磼缂佹ḿ绠炵€规洝鍩栭ˇ鐗堟償閿濆倹锛堥梻鍌氬€风粈渚€骞栭銈囩煓濞撴埃鍋撶€规洏鍨虹粋鎺斺偓锝庡亜娴滄姊洪棃娑辨濠碘€虫川缁粯銈i崘鈺冨幍闁诲海鏁告灙濞寸姍鍥ㄧ厵闁告劕寮堕崳娲煏閸パ冾伃闁轰焦鍔欏畷銊╊敇閻樿崵宕滅紓鍌氬€烽懗鍓佸垝椤栨粍宕查柛顐犲劚閺勩儵鏌嶈閸撴岸濡甸崟顖氱鐎广儱娴傚Σ顔碱渻閵堝棙绀嬪ù婊冪埣瀵鍩勯崘銊х獮闁诲函缍嗘禍鐐寸缁嬫娓婚柕鍫濆暙閸旀粎绱掔拠鑼妞ゎ偄绻愮叅妞ゅ繐瀚鎰版⒑缂佹ê濮堢憸鏉垮暞娣囧﹨顦规慨濠冩そ瀹曘劍绻濋崒姘兼綂闂備礁鎼幊蹇曞垝瀹€鍕厺闁规儳顕々鐑芥倵閿濆骸浜愰柟閿嬫そ閺岋綁鎮╅崣澶嬫倷閻庢鍠栭悥濂哥嵁閹达附鏅插璺侯儑閸樼敻姊洪幆褎绂嬮柛瀣噽娴滄悂顢橀姀锛勫弳闂佸搫娲﹂敋闁诲繑鐓¢弻锛勪沪閼恒儺妫炲銈嗘尭閵堢ǹ鐣烽妸鈺婃晩闂佹鍨版禍鐐亜閹烘垵顏柣鎾寸☉椤法鎹勯悮鏉戝婵犫拃鍕伌闁哄本鐩顒勫锤濡も偓瀵即姊洪棃娑欘棞闁硅櫕锚椤曪絾绻濆顑┿劑鏌ㄩ弮鈧崕鎶界嵁瀹ュ鈷掑ù锝堟鐢盯鏌涢妸锕€鍔堕柟绛嬪亞缁辨帡鎮欓鈧粈鍐偓瑙勬礈閺佺ǹ危閹版澘绠虫俊銈咃攻閺呪晠姊洪崗闂磋埅闁稿酣浜跺鍐参旈崘顏嗭紳婵炶揪绲肩划娆撳传濞差亝鐓欓柣鐔哄閹兼劙鏌i敐鍛Щ妞ゎ偅绮撻崺鈧い鎺戝閺勩儵鏌嶉埡浣告殲濠殿垱鎸冲鍫曟倷闂堟侗鏆梺绋款儏閹虫ê顫忔繝姘<婵炲棙鍔楅妶鏉库攽閳╁啨浠犻柛鏃€鍨甸~蹇涙寠婢舵ê鎮戞繝銏f硾閿曪箓鏁嶅▎蹇婃斀闁绘ḿ绮☉褎銇勯幋婵囨悙闁伙絽鐏氱粭鐔煎焵椤掑嫬绠栨俊銈呮噺閺呮煡骞栫划鐟板⒉闁诲繐绉瑰铏圭矙濞嗘儳鍓炬繛瀛樼矋缁诲牊淇婇悽绋跨妞ゆ牗鑹鹃崬銊╂⒑闂堟丹娑氫沪閻愵剦鍟囨繝纰夌磿閸嬫垿宕愰弽顓炶摕闁靛ǹ鍎嶅ú顏嶆晣闁绘垵妫欑紞搴♀攽閻愬弶鈻曞ù婊勭矊椤斿繐鈹戦崱蹇旀杸闂佺粯蓱瑜板啴顢旈鍫熺厱闁挎繂楠稿顔芥叏婵犲啯銇濇鐐寸墵閹瑩骞撻幒婵囩秱闂傚倷鑳舵灙妞ゆ垵妫濆畷婵嬪即閵忕姷鍙€婵犮垼鍩栭崝鏍磻閵娧呯<閻庯綆鍘界涵鍫曟煕閺冩挾鐣辨い顏勫暣婵″爼宕卞Δ鍐噯闂佽瀛╅崙褰掑矗閸愵喖绠栭柨鐔哄У閸嬪嫰鏌涘☉姗堝伐鐎殿喖鐏濋埞鎴﹀煡閸℃浠梺鍛婎焼閸涱喗娈伴梺鐓庢憸閺佸摜绮绘ィ鍐╃厱婵炴垵宕弸銈夋煙閸愬弶鍣界紒杈ㄥ笚濞煎繘濡搁妷褏鎳栨繝鐢靛仧閸樠呮崲濡绻嗘慨婵嗙焾濡查箖姊烘导娆戝埌闁靛牏枪椤繑銈︾憗銈勬睏闂佸湱鍎ょ换鍐夐弽銊х瘈闁汇垽娼ф禍褰掓煕鐎n偅灏扮紒缁樼箘閸犲﹥寰勫畝鈧敍鐔兼⒑缁嬭法绠查柨鏇樺灩椤曪綁顢曢敃鈧壕濂告煟閹邦厽缍戝ù鐘层偢閺岋綀绠涢弴鐐版埛闁哄浜滈湁婵犲﹤鎳庢禍楣冩煏閸パ冾伃鐎殿喗娼欒灃闁逞屽墯缁傚秵銈i崘鈹炬嫼闁荤姴娲犻埀顒冩珪閻忓牓姊洪幖鐐茬仾闁绘搫绻濆畷娲閳╁啫鍔呴梺闈涚墕濞层劑寮堕幖浣光拺闁革富鍙€濡炬悂鏌涢妸褍顣肩紒鍌氱Ч楠炲棜顦柡鈧禒瀣厽婵☆垵娅i弸鍐熆鐟欏嫥缂氶柣銉邯楠炲棜顧侀柣鎾炽偢閺岋紕浠︾拠鎻掝瀳闂佸疇顫夐崹鍨暦閸楃儐娼ㄩ柛鈩冿公妤犲繐鈹戦敍鍕杭闁稿﹥鍔欏鎻掆攽鐎n亞顦у┑顔姐仜閸嬫挾鈧鍠涢褔鍩ユ径濞㈢喖鏌ㄧ€e灚缍岄梻鍌欑閹诧繝銆冮崼銉ョ;婵炴埈婢佺紞鏍煃閸濆嫭鍣洪柍閿嬪灴瀵爼鎮欓弶鎴偓婊勩亜閺傛妯€闁哄矉绻濆畷銊╊敍濮橈絾鐎版俊銈囧Х閸嬫盯宕导鏉戠闁告洦鍘介崑姗€鏌嶉埡浣告灓婵炲吋妫冨缁樻媴閸涘﹥鍎撻柣鐘叉川閸嬨倕鐣峰鈧畷婊嗩槷闁稿鎸诲ḿ蹇涘煛閸愵亷绱抽梻浣呵归張顒勬嚌妤e啫鐒垫い鎺嗗亾闁硅姤绮庨崚鎺楀籍閸噥妫冨┑鐐殿棎濞呮洟鎯勯姘辨殾婵せ鍋撴い銏$懇閹虫牠鍩¢崘鈺冣偓顕€姊婚崒娆愮グ妞ゎ偄顦悾宄邦潨閳ь剟銆佸鎰佹Щ濡炪倖鏌ㄧ换鎰板煘閹达箑鐐婇柕澶堝€楅惄搴ㄦ⒒娴e憡鎯堥柛鐕佸亜鐓ら柕鍫濈墱閺嗛亶姊绘担绛嬪殭閻庢稈鏅滅粚閬嶅传閸曘劍鐎洪梺鍝勬川婵潧鐣烽崣澶岀闁瑰鍋涢悞褰掓煕鐎n偅灏柍钘夘槸閳诲海鈧綆鍓涚粣妤呮⒒娴h銇熼柛妯恒偢椤㈡牠宕ㄧ€涙ḿ鐣冲┑鐘垫暩婵澧濋梺绋款儐閹稿墽妲愰幒妤婃晩闁伙絽鏈崳浼存倵鐟欏嫭绀冩俊鐐扮矙瀹曟椽鍩€椤掍降浜滈柟鍝勭Ч濡惧嘲霉濠婂嫮鐭掗柡宀€鍠栧畷顐﹀礋椤掑顥e┑鐐茬摠缁挾绮婚弽褜娼栭柧蹇撴贡閻瑩鏌涢弽銈傚亾閸愬樊娼梻鍌欒兌椤㈠﹤鈻嶉弴銏犵闁搞儺鍓欓弸渚€鏌涢幇闈涙灈妞ゎ偄鎳橀弻鏇㈠醇濠靛洤娅у銈嗘尵閸樠団€旈崘顔嘉ч柛鈩兦氶幏褰掓⒑缁嬪潡顎楅柛鐔锋健閹箖鎮滈挊澹┿劑鏌曟径鍫濈仾闁哄倵鍋撻梻鍌欒兌缁垶宕濋弴鐑嗗殨闁割偅娉欐径濞惧牚闁告洦鍘鹃鏇㈡煟鎼达絾鏆╅弸顏堟煕濡粯灏﹂柡宀€鍠栭、娑橆潩閸愬樊浼冮梻浣风串缁插墽鎹㈤崼婵堟殾闁绘梻鈷堥弫鍡涙煕鐏炴崘澹樼紒鐘劤缁辨捇宕掑顑藉亾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婂潡鏌ㄩ弴鐐测偓褰掑疾椤忓嫧鏀介柣妯诲墯閸熷繘鏌涢悩宕囧⒌鐎规洦鍨堕獮宥夘敊缁涘缍楅梻浣告贡閸庛倕顫忛悷鎵殾濠㈣埖鍔栭悡锝夌叓閸ャ劎鈻撻柛瀣尭閳藉顫濋崹娑欐暯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姘e亾闁诡垰鐭傚畷鎺戔槈濮樺吋閿ら梻浣稿閸嬪懎煤閺嶎厼鍙婇柕澶嗘櫆閻撴洟鏌¢崶銉ュ闁诲繒濮风槐鎺楀焵椤掑嫬绀冩い蹇撴噹閺嬫垿妫呴銏″婵炲弶绮撻幆宀勫幢濞戞瑧鍘撻悷婊勭矒瀹曟粓鎮㈡總澶嬬稁闂佹儳绻楅~澶屸偓姘哺閺岀喓绱掑Ο杞板垔闂佸憡鏌ㄩˇ杈╂閹惧瓨濯撮柛鎾村絻閸撻亶鏌i姀鈺佺伈缂佺粯绻傞锝夘敃閵堝倸浜鹃柨婵嗛閺嬬喖鏌嶉柨瀣仼缂佽鲸甯為埀顒婄秵閸嬫帡宕曢妷鈺傜厱閹艰揪绱曠粻宕囩磼鏉堛劌绗氱€垫澘瀚换婵嬪磼閵堝棙顔戦梻鍌欑閹诧紕鏁Δ鍐╂殰闁圭儤顨愮紞鏍ㄧ節闂堟侗鍎涢柡浣稿閺岋綁骞囬鍌涙喖闂侀潧娲︾换鍐Φ閸曨垰顫呴柍鈺佸枤濡啴鎮楃憴鍕濞存粠浜滈悾宄邦潨閳ь剟銆侀弮鍫濈妞ゆ巻鍋撻柛鏃€甯″濠氬磼濮橆兘鍋撻幖浣哥9濡炲娴烽惌鍡椼€掑锝呬壕濡ょ姷鍋為悧鐘汇€侀弴銏℃櫆闁芥ê顦純鏇㈡⒒娴h櫣銆婇柛鎾寸箞閹柉顦归柟顖氱焸楠炴ḿ绱掑Ο琛″亾閸偆绠鹃柟瀵稿剱娴煎棝鏌熸潏鍓х暠闁活厽顨婇悡顐﹀炊閵娧€濮囬梺缁樻尵閸犳牠寮婚敓鐘茬<婵ê褰夐搹搴ㄦ⒑鐠団€虫灍闁搞劌娼″濠氭晸閻樺弶銇濇繛杈剧悼鏋柍宄邦儔濮婅櫣鎷犻垾铏亶闂佹寧娲忛崹浠嬬嵁閸愩劉鏋庨柟瀵稿仜绾绢垶鏌℃径灞戒户濠⒀勵殜閹牐绠涘☉娆屾嫽婵炶揪缍€濡嫰宕ヨぐ鎺撶厱闁绘ê鍟挎慨澶愭煙楠炲灝鐏茬€规洖銈告俊鐑藉Ψ閵婏附鍟洪梻鍌欒兌缁垰顫忔繝姘偍鐟滄柨鐣峰▎鎾村亹闁绘劖鍨濈花濠氭⒑鐟欏嫬顥愰柡鍛洴閹﹢鍩℃担鍙夋杸濡炪倖妫佹慨銈囩矆閳ь剟姊虹€圭媭娼愰柛銊ユ健楠炲啴鍩¢崪浣规櫇濡炪値鍋掗崢濂杆夊顓犵瘈闁汇垽娼ф禒锕傛煙缁嬫鐓肩€规洘妞藉畷姗€顢欓懖鈺嬬幢闂備礁婀遍崑鎾诲箚鐏炶В鏋斿ù鐘差儐閻撶喖鏌熼柇锕€鐏犻柣銊︽そ瀵偊宕奸妷锔规嫼缂備緡鍨卞ú姗€寮惰ぐ鎺撶厱閻庯綆鍋呯亸顓熴亜椤忓嫬鏆e┑鈥崇埣瀹曞崬螖閸愵亝鍣梻浣筋嚙鐎涒晠宕欒ぐ鎺戠婵炴垯鍨归悞鍨亜閹哄秵绁板瑙勆戦妵鍕晜鐠囪尙浠搁梺鐐藉劵婵″洭骞戦崟顖毼╅柨鏇楀亾缁剧虎鍨辩换娑㈠箻閺夋垵姣堥梺鎼炲妺閸楀啿鐣峰⿰鍕秶闁冲搫鍟伴敍婵嬫⒑缁嬫寧婀版慨妯稿姀閳敻姊绘担鍛靛綊顢栭崱娑樼闁搞儜灞剧稁缂傚倷鐒﹁摫濠殿垱鎸抽弻锝夋偄閻撳簼鍠婇梺鎼炲€曢鍥╂閹惧瓨濯撮柛鎾村絻閸撻亶姊洪幖鐐插濠⒀冩捣缁辨捇骞樼€靛壊娴勯柣搴秵娴滅偤鎯堥崟顖涒拺缂佸瀵у﹢鎵磼椤斿ジ鍙勯柟顕€绠栭幊婊堟偨閻㈢數妲囬梻渚€娼ф蹇曞緤娴犲鍋傞柟鎵閻撴洟鏌¢崘锝呬壕濠电偛寮剁划搴ㄥ礆閹烘挾绡€婵﹩鍎甸妸鈺傜厓闁告繂瀚埀顒€顭峰畷銏ゆ偨閻㈢數锛濇繛杈剧到婢瑰﹪宕曡箛鏃傜缁绢參顥撶弧鈧銈冨灪閹告瓕鐏冩繛杈剧到閸氣偓缂併劌顭烽弻鐔煎礂閼测晜娈梺鎼炲妼閹碱偊鎮惧畡鎵殕闁告洦鍓涢崢鎼佹倵閸忓浜鹃柣搴秵閸撴稖鈪甸梻鍌欒兌绾爼寮查鍡樺床婵犻潧妫涢弳锔戒繆閵堝懏鍣洪柡鍛箞閺屽秷顧侀柛鎾寸〒濡叉劙鎮欑€靛摜鐦堥梺绋挎湰缁秴鈻撴ィ鍐┾拺闁圭ǹ娴风粻鎾绘煟濡や胶鐭婇崡鍗炩攽閻樺磭顣查柍閿嬪灩閳ь剝顫夊ú鏍洪妸褎鏆滄繛鎴炵懁缁诲棙銇勯幇鈺佺仼闁哄棙鐟﹂妵鍕即椤忓棛袦濡ょ姷鍋為敃銏ゃ€佸▎鎾村癄濠㈣泛妫楁禍楣冩煟閹达絽袚闁绘挻娲熼悡顐﹀炊閵婏箑闉嶉梺鐟板级閹倿寮婚敐澶樻晣闁绘洑鐒﹂悿浣糕攽椤旂》鏀绘俊鐐扮矙楠炲﹪鏁撻悩鍙傃囨煕濞戞ɑ瀚呯紓宥勭窔瀵鈽夐姀鐘愁棟闂佺粯鍔曞鍫曞闯閸︻厾纾奸棅顒佸絻閳ь剚娲熼崺鐐哄箣閿曗偓绾惧吋绻濊閹哥ǹ锕㈡潏鈺佸灊濠电姵鑹鹃拑鐔兼煏婢舵稑顩柛姗嗕邯濡懘顢曢姀鈩冩倷濡炪倖鍨甸幊姗€宕洪埀顒併亜閹哄秶鍔嶇紒鈧径宀€纾肩紓浣姑崫鐑樻叏婵犲嫮甯涢柟宄版嚇瀹曘劑妫冨☉姘毙ㄩ悗娈垮枤閺佸銆佸Δ鍛妞ゆ劑鍊ゅΣ閬嶆⒒娴h棄鍚归柛鐘冲姍瀹曟娊寮堕幊銊︽そ椤㈡棃宕熼獮顖氬枤閻斿棝鎮规潪鎷岊劅闁稿孩鍨块弻娑樜熼崫鍕煘闂佸疇顫夐崹鍧楀箖濞嗘挸鐭楀鑸瞪戦敍渚€姊绘担鍛婂暈婵﹦鎳撶叅闁绘梻鍘х粻鏍ㄦ叏濡炶浜鹃梺绯曟櫔缁绘繂鐣烽幒妤€围闁糕檧鏅涢弲顒勬⒒閸屾瑨鍏岀紒顕呭灦瀹曟繈寮撮悜鍡楁闂佸壊鍋呭ú鏍玻濡や椒绻嗘い鏍ㄦ皑濮g偤鏌涚€n偅灏柍缁樻崌瀹曞綊顢欓悾灞煎闂傚倷娴囧銊х矆娓氣偓閳ワ箓鎮滈挊澹┿儱霉閿濆牆鈧粙寮崼婵嗙獩濡炪倖鎸炬刊瀵告閸欏绡€闁汇垽娼у瓭闂佹寧娲忛崐婵嗙暦椤栫偛绠紒娑橆儐閺呪晜绻濋姀锝呯厫闁告梹鐗犻崺娑㈠箳閹炽劌缍婇弫鎰板川椤斿吋娈橀梻浣筋嚃閸ㄤ即鎮ч幘璇茶摕闁挎繂鎲橀弮鍫濈劦妞ゆ巻鍋撻摶鐐寸節闂堟冻鏀绘い銉e€濆缁樻媴缁涘缍堝銈嗘⒐閻楃姴鐣烽弶娆炬僵闁兼悂娼ч崜褰掓⒑閻熸澘鈷旂紒顕呭灦閹繝寮撮姀锛勫弳闂佸搫鍟ù鍌炲吹濞嗘劦娈介柣鎰綑婵秹鏌$仦鍓с€掗柍褜鍓ㄧ紞鍡涘磻閸涱垯鐒婃い鎾跺枂娴滄粍銇勯幇鍓佹偧缂佺姷鍋為妵鍕閳藉棙鐣烽梺鐟板槻閹虫劙骞夐幘顔肩妞ゆ劦鍋傜槐妤佺節閻㈤潧啸闁轰礁鎲¢幈銊╁箻椤旇棄鍓︽繝銏e煐閸旀洖娲块梻浣告啞濞诧箓宕戦崨鏉戠?闁瑰墽绮埛鎺懨归敐鍥╂憘闁搞倕鍟撮弻娑㈡晲鎼粹剝鐝濋悗瑙勬礃婵炲﹪寮幇顓炵窞闁割偅鑹炬禍鎯归敐鍫濃偓浠嬫偄閻戞ê浠掗梺鏂ユ櫅閸燁垶寮堕幖浣光拺閻犲洦褰冮崵杈╃磽瀹ュ懏顥㈢€规洘鍨垮畷銊р偓娑櫭禒濂告⒑閸撴彃浜濇繛鍙夛耿閸╂盯骞掗幊銊ョ秺閺佹劙宕ㄩ鍏兼畼闂備浇顕栭崹浼存偋婵犲洤桅闁告洦鍣Σ鐑芥⒑缁嬫鍎愰柟鐟版搐椤繐煤椤忓懎浠梺鍝勵槹鐎笛囶敊閳ь剟姊绘担鐑樺殌闁搞倖鐗犻獮蹇涙晸閿燂拷/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姘e亾妤犵偞鐗犻、鏇氱秴闁搞儺鍓﹂弫鍐煥閺囨浜鹃梺姹囧€楅崑鎾舵崲濠靛洨绡€闁稿本绋戝▍銈夋倵鐟欏嫭绀冮柣鎿勭節瀵鈽夐姀鐘电杸闂佺ǹ绻愰幗婊堝礄瑜版帗鈷戠紒瀣硶缁犺尙绱掗鑺ュ磳鐎殿喖顭锋俊鍫曞炊閳哄啰鍘梺鑽ゅУ娴滀粙宕濈€n剙鍨濋柛顭戝亞缁犻箖鎮楀☉娅亜鈻撻悩缁樼厱濠电姴鍟版晶閬嶆煙楠炲灝鐏╅柍瑙勫灩閳ь剨缍嗛崑鎺懳涢崘銊㈡斀闁绘劖娼欓悘锕傛偨椤栨粌浠滈柨鏇樺灲瀹曘劑顢樺☉娆愭澑闂備胶绮崝鏍亹閸愵喖绠栭柟杈鹃檮閻撴洟鏌¢崘锝呬壕闂佽崵鍟块弲娑㈩敋閿濆棛绡€婵﹩鍘藉▍婊勭節閵忥絾纭剧拫鈺呮煃閸濆嫭鍣洪柣鎾崇箰椤法鎹勯搹鐟邦暫闂佸憡姊瑰ḿ娆撴箒闂佺粯锚閻即宕戦姀鈩冨弿濠电姴鍟妵婵堚偓瑙勬处閸嬪﹥淇婇悜钘壩ㄩ柕鍫濇处瀹曠喎鈹戦敍鍕杭闁稿﹥鐗曠叅闁挎洖鍊搁惌妤呮煕閹伴潧鏋涢柡鍕╁劦閺屽秷顧侀柛鎾村哺婵$敻宕熼姘鳖唺闂佺硶鍓濋妵鐐寸珶閺囩喓绡€闁汇垽娼цⅴ闂佺ǹ顑嗛幑鍥蓟濞戞鏃堝礃閵娿倖鐫忛梻浣告惈椤戝懐绮旇ぐ鎺戣摕闁哄浄绱曢悿鈧柣搴秵娴滅偞绂掗幆褜娓婚柕鍫濋娴滄繃绻涢崣澶呯細闁瑰箍鍨归埞鎴犫偓锝庡亽濡啫鈹戦悙鏉戠仸闁煎綊绠栬矾闁逞屽墴濮婅櫣鎷犻幓鎺濆妷缂佺偓婢樼粔鎾綖濠靛惟闁宠桨鑳堕崝锕€顪冮妶鍡楃瑨闁稿﹤缍婂畷鐢稿焵椤掑嫭鐓熼幖娣灩閸ゎ剟鏌涘Ο鎭掑仮闁炽儻绠撳畷褰掝敊閵壯冩灈闁诡喒鍓濋幆鏃堟晲閸モ晜鎲f繝鐢靛Х閺佹悂宕戝☉妯滅喐绻濋崘顏嶆锤濠电娀娼ч鍛存偂閺囥垺鐓欓悗鐢登规禍鐓幟瑰⿰鍕煉闁哄瞼鍠栧鍫曞垂椤曞懏娈虹紓浣哄亾瀹曟ê鈻旈弴鐘愁潟闁圭儤顨呯粻娑欍亜閹捐泛娅忔俊顐㈠暣濮婃椽宕崟顒佹嫳缂備礁顑嗛幑鍥春閳ь剚銇勯幒鎴姛缂佸鏁婚弻娑氣偓锝庝簼椤ョ偤鏌¢崨顓犲煟妞ゃ垺顨婂畷鎺戔堪閸滃啰搴婇梻鍌欒兌鏋柡鍫墰缁瑩骞嬪婵嗙秺椤㈡瑧绮电€n偒鍟嶉梻浣虹帛閸旀洖顕i崼鏇€澶愬閳垛晛浜炬繛鍫濈仢閺嬫盯鏌i弽褋鍋㈤柣娑卞櫍楠炲洭顢橀悢宄板Τ婵$偑鍊栭弻銊╁触鐎n亖鏋嶉柨鐕傛嫹 bjb@jiyifa.com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柟闂寸绾惧鏌i幇顒佹儓闁搞劌鍊块弻娑㈩敃閿濆棛顦ョ紓浣哄У濠㈡ǹ鐏冮梺鎸庣箓閹冲酣寮冲▎鎴犳/闁诡垎宀€鍚嬮梺鍝勭灱閸犳牠鐛崱姘兼Ь闂佸湱鏅繛鈧柡灞剧☉閳诲氦绠涢弴鐙€鍟嬮梻浣告惈閺堫剙煤閻旈鏆﹂柣鎾崇岸閺€浠嬫煙闁箑甯ㄧ憸鏂款潖濞差亜浼犻柛鏇ㄥ墮椤庢盯姊洪崨濠冨暗闁哥姵鐗犻悰顕€宕橀…鎴炲缓闂侀€炲苯澧存鐐插暙閳诲酣骞嬮悙鑼紡闂佸搫顦遍崑鐔告櫠濡ゅ懏鍎撻煫鍥ㄦ煣缁诲棝鏌i幇鍏哥盎闁逞屽墯濞叉粓骞戦姀鐘栨梹鎷呮笟顖涢敜婵$偑鍊栫敮鎺楀磹瑜版帪缍栭柡鍥ュ灪閻撴瑩鏌熼鍡楁噺閹插吋绻濆▓鍨仭闁瑰憡濞婂璇测槈濡攱鏂€闂佸憡娲﹂崑鍕叏閵忕媭娓婚柕鍫濇閻撱儲銇勯敃鍌涙锭妞ゎ偄绻橀幖褰掑捶椤撶媴绱叉繝纰樻閸ㄥ磭鍒掗鐐茬?闁规儳澧庣壕钘壝归敐鍕煓闁告繄鍎ょ换娑㈡嚑椤掆偓閺嬫稓鈧娲樺浠嬪春閳ь剚銇勯幒宥夋濞存粍绮撻弻鐔煎传閸曨剦妫炴繛瀛樼矋閸庢娊鍩為幋锔藉亹妞ゆ劦婢€婢规洟姊婚崒娆戣窗闁告挻鐟х划鏃傗偓鐢登归ˉ姘舵煕瑜庨〃鍡涙偂濞嗘挻鍊甸柣銏㈡鐟欏嫮澧″┑锛勫亼閸娿倝宕戦崨顒煎搫螣閸忕厧搴婂┑鐘绘涧椤戝棝藟閸喓绠鹃柟瀛樼箓閼稿綊鏌涢幘鎻掑祮闁哄矉绲鹃幆鏃堝閿濆拋妫熸俊鐐€х紓姘跺础閾忣偂绻嗛柣銏⑶圭粈瀣亜閺嶃劍鐨戞い鏂匡躬濮婃椽鎮烽幍顔芥喖缂備焦妞界粻鏍х暦閹达箑绠婚悹鍥ㄥ絻瀵兘妫呴銏℃悙妞ゆ垵瀚晥婵°倕鎳忛埛鎴︽煕濠靛棗顏い顐畵閺屾稒鎯旈姀銏犲绩閻庤娲橀崝娆忕暦婵傜ǹ鍗抽柣妯诲絻缁插ジ姊绘担瑙勫仩闁稿寒鍨跺畷婵嗩吋閸ワ妇鍓ㄩ梺缁橆殔閻楀嫭绂嶅⿰鍫熺厪濠㈣鍨伴崯鐘诲几閸涘瓨鈷戦柛婵嗗閻掕法绱掗煫顓犵煓闁糕晝鍋ら獮瀣晝閳ь剟鎮欐繝鍥ㄧ厓闁告繂瀚埀顒佹倐瀹曞綊鏌嗗鍡欏幗闁瑰吋鐣崐銈呩缚閹邦厾绠鹃柛娆忣棦椤忓牞缍栨繝闈涱儏鎯熼梺瀹犳〃閼冲爼顢欓崱娑欌拺缂備焦銆掕ぐ鎺濇晪鐟滃繒鍒掓繝姘仺闁告稑锕﹂崢鐢告⒑缂佹ê鐏﹂拑閬嶆煟閹垮嫮绉柡宀€鍠栭、姘跺幢濞嗘嚩婊冣攽椤旂》宸ユい顓炲槻閻g兘骞掗幋顓熷兊濡炪倖鍨煎Λ鍕妤e啯鐓曟繝闈涘閸旀鏌涚€n偅灏い顐g箞婵$兘濡烽妷顔界秵闂佽姘﹂~澶娒哄鈧畷婵嗏枎閹捐泛绁﹂柣搴秵閸犳寮插┑瀣厓鐟滄粓宕滈悢鐓庣畺闁绘劕鎼崹鍌涖亜閹邦喖小缂併劌顭峰娲捶椤撶偛濡洪梺绯曟櫅閿曨亜顕i妸锔剧瘈婵﹩鍘奸埀顒€鐏氶幈銊ノ熼悡搴濆闁诲孩鐔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