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書,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是我們獲取知識,伴隨我們一生的良師益友。幼兒園《指南》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喜歡看圖書,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對前閱讀的技能。繪本《鼠小弟蕩秋千》是鼠小弟系列繪本中的其中一本,重復性的敘述語言,豐富的小動物輪番上陣,用著簡潔的的語言闡述著自己也要蕩秋千的愿望,這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講,不僅鍛煉了其了解、想象故事劇情的發(fā)展能力,知道幼兒和睦相處,同時也強化了其語言能力。這本書讓我們感受到爸爸媽 媽為孩子所做的無私奉獻,這種體驗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為家庭生活的溫暖、和睦能促進兒童健康發(fā)展,如果欠缺父母的關愛,會使孩子生理及精神上的欲求得不到充分滿足,對人格的形成產生負面的影響到,正如故事中的老貓一樣,成為一個攻擊性的角色。
活動目標:
1. 積極參加閱讀活動,并產生濃厚興趣。
2.。
3. 學說“我也要蕩秋千”“你太重了,蕩不了”的句式。
活動重點:有初步的讀圖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難點:學習正確閱讀繪本的基本方法
活動準備:繪本《鼠小弟蕩秋千》一本,故事《鼠小弟蕩秋千》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閱讀的積極性
(一)導入:觀察一本在快樂書吧的繪本故事書,閱讀過嗎?
(二)了解書籍的基本知識
1. 封面以及封面上包含的信息
2. 封底以及封底信息
二、共讀一本書,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一)教師來翻書,幼兒來閱讀
要求:每看完一頁,請用翻書的動作對老師進行提示。
(二)提醒幼兒翻書提示,培養(yǎng)幼兒正確翻書的習慣
(三)簡單提問來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這是一個關于什么的故事?
2.小朋友們看到了哪些內容?
三、分段欣賞繪本,理解故事含義,學說句式,體驗情感
(一)鞏固幼兒對封面和扉頁的認識
(二)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重點引導幼兒體驗大象和小鳥的對話
主要引導孩子觀察畫面,展開想象,通過角色游戲扮演的方法教孩子學會句式。
1. “大象想干嘛?”
引導孩子學說:“我也要蕩秋千。”
2. “那么你猜猜小鳥會讓它蕩秋千嗎?為什么?”
引導孩子學說:你太重了,蕩不了。
3. 請孩子想一想,“大象心里會難過嗎?如果你是大象,因為各種原因玩不了玩具時會怎么做?”通過引導告訴孩子并不是自己想玩的東西都可以擁有,有些不能玩的東西也要快樂的放棄。可以在旁觀看或者幫助小鳥。
(三)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
1. 馬、海獅、豬的出場都可以相同的方法引導幼兒來說對話,掌握句式。
2. 觀察畫面,讓孩子簡單區(qū)分一下誰最大?誰會最重?從而發(fā)現(xiàn)畫面中蘊含著重量與大小的比較,感受細膩的變化
(四)教師講述故事第三部分
提問:誰來了? “小鳥會給鼠小弟玩嗎?為什么?他們一起玩時心情會怎么樣?”引導幼兒來觀察畫面中鼠小弟和小鳥的表情,從細微處學會觀察。并體驗與合適的朋友分享的快樂。
(五)講述故事第四部分
提問:老貓來了,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對小鳥說的?小鳥和鼠小弟同意了嗎?后來發(fā)生了什么?老貓會知道自己錯了嗎?故事的結果是怎樣的?
教師引導幼兒邊觀察邊思考,說出畫面的內容。
四、滲透思品教育:在這個繪本里,你喜歡誰?最不喜歡誰?為什么?
教育孩子在集體中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一定要好好說話交流,和睦相處,這樣才玩的開心。
五、延伸活動
在閱讀時間,每人都來閱讀一下《鼠小弟蕩秋千》的繪本故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1121670.html
相關閱讀:小班主題教案:好吃的糖果
小班主題教案:彩色世界
課題名稱:你想到了什么
小班主題教案:小手變變變
小班主題教案: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