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豆豆和爸爸去旅游》的教學結束了,我也從教案的設計、教學的準備、教學的實施這么一步步地走了過來,在此過程中,我體驗到了其中的艱辛和汲取的經驗。從整個的教學過程來看,我自己還是覺得設計的還是比較緊扣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過渡還是比較自然、清晰的。重點、難點的解決也能讓幼兒在親身的體驗中獲得知識。
一、利用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都去過旅游嗎?是跟誰一起去的呢?因為每一個幼兒都去過旅游,所以課堂上幼兒的小手如林,都想告訴老師自己跟誰去旅游了。然后告訴幼兒豆豆和爸爸也去旅游了,他們去旅游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一下子把幼兒的興趣集中了過來,他們都想知道豆豆和爸爸一起去旅游的時候發(fā)生的事情。所以盡管在播放課件時電腦給我們演出了一個小插曲,小朋友在這個時候也能安靜地等待。
二、通過課件的演示以及實物的具體操作,讓幼兒從觀察到實踐,體驗現代信息交流方式的豐富多樣和方便快捷。
手機是小朋友比較熟悉的通訊工具,每一位小朋友都接觸過手機,都知道手機的功能,手機可以跟在遠方的爸爸媽媽說話,這是小朋友都親身體驗過的,但是當我提問到:媽媽能聽到大海的波浪聲嗎?離得那么遠,媽媽是怎么聽到的呢?難道她有一雙“順風耳”嗎?這一問題時,好多的小朋友都說“用照相機把他拍下來”他們的回答明顯出了一個問題:照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是沒有聲音的,所以用照相機拍照讓媽媽聽到波浪聲,顯而易見是錯誤的,后來在解釋后終于小朋友回答說“可以用手機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聽到波浪聲了”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給媽媽打電話,來體驗手機真的象媽媽的“順風耳”。
三、邀請家長參與教學活動,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知識的掌握。
對于傳真機和互聯網是幼兒所陌生的,但是單單靠圖片和課件的引領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上,我用實物進行演示,讓幼兒觀察傳真機和互聯網是怎樣把圖片和照片發(fā)送給媽媽,讓媽媽馬上就能看到的。接著我又跟家長進行了聯系,讓家長為我的教學提供幫助,讓孩子們能真正地體驗到傳真機和互聯網的神奇和快捷。最后當我把QQ視頻與家長連接上后,小朋友們在屏幕上看到了小朋友的爸爸后的那種神情,真是讓他們感覺到了傳真機和互聯網的神奇。又通過小朋友爸爸的對話、看到了剛才用Email發(fā)送給他的照片時的那種開心和蹦跳的情形,讓他們感受到了現代信息交流的快捷。將教學活動推向了高潮。
通過這次的教學活動,孩子們接觸到了除手機之外的另外幾種信息交流方式,而且懂得了這幾種信息交流方式的方便和快捷。擴大了幼兒的知識面。
收獲快樂《我很特別》教學反思
大班美術活動??《石頭變變變》反思性說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24778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