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小竹筍》教案與反思

編輯: 天高云淡 關(guān)鍵詞: 中班科學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設(shè)計意圈:

  《小竹筍》選材來自于中班“春天來了”的主題活動。本次教學活動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意在讓幼兒感知竹筍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從竹筍生長到竹子的變化過程,引導鼓勵他們關(guān)注自然現(xiàn)象的不斷變化。同時幼兒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能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技能、情感能得到相通。

  活動目標:

  1.感知竹筍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生長變化的過程。

  2.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課件、禮物包裹、竹筍生長過程圖、竹筍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說說,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出示大熊貓圖片)今天大熊貓收到了朋友們送的一份神秘禮物,它們是大熊貓最愛吃的東西。你們猜是什么?(竹子)

  師:你們猜對了,大熊貓最愛吃的就是竹子。(出示竹子圖片)

  師:可是竹子那么長,包裹那么小,裝得下嗎?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一位小朋友來摸摸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包裹里的東西摸起來什么感覺?你覺得是什么呢?

  答案揭曉:竹筍。

  師:竹筍是什么形狀的?是什么顏色的?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jié):原來竹筍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圓錐形的;外面包著一層筍殼,顏色有些是褐色的,還帶點黃,有深有淺;而且竹筍摸起來是硬硬的。

  2.玩玩、剝剝,認識竹筍

  師:可是熊貓最愛吃竹子,為什么要送一根竹筍呢?你能猜出這個秘密嗎?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師:小朋友說得真棒,原來竹筍長大了就變成竹子了。

  師:竹筍是怎樣長大的呢?(出示竹筍生長過程圖)

  請幼兒排序竹筍生長過程,并做動作扮演。

  師:這里有很多竹筍,熊貓也想要請你們吃,可是現(xiàn)在就能吃嗎?(要剝殼)

  師:筍寶寶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里,現(xiàn)在請你去試一試,剝一剝。幼兒操作剝筍。

  師:請你說說你是怎么剝的才不破?你用什么辦法剝的這么快?

  小結(jié):原來剝筍要輕輕地,一層一層剝才不會破。

  兒歌總結(jié):小朋友們快快來,我們一起來剝筍,從外剝到里,從下剝到上,一層一層往里剝,筍寶寶露臉微微笑。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35577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