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開學后,孩子都會面臨的四個難題…看看你中了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文丨金璞

看吧,孩子們的顧慮千奇百怪。大人可別忽視他們的“長吁短嘆”喲,若是放到現(xiàn)在,這些癥狀似乎真真瞅不出所以然來,然而待到開學就不容小窺了。

每年九月開學季,很多孩子會出現(xiàn)失眠、焦慮、健忘、無精打采、上課走神等現(xiàn)象,甚至產生“怕怕”的厭學情緒,難怪有專家稱之為“開學恐懼癥”。

“開學恐懼癥”倒不算個新概念,想從前咱們學生時代也或多或少有過類似的經歷吧?本來,任何人在任何時候產生各種“不適應癥”都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現(xiàn)象,所以家長們大可不必憂心忡忡滴。

事實上,幾乎每個孩子身上都存在這種癥狀,只不過由于心智發(fā)育程度不盡相同,有的具備較強的自制力能很快調整角色、適應環(huán)境;有的則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抹掉暑假生活的靚影,以致難以找回正常的狀態(tài)。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相對薄弱,倘若缺乏必要的引導,久之也就形成心理問題了。

一起分析“開學恐懼癥”的成因與對策吧!

1

“懶蟲睡睡癥”

終于逃脫緊張的“校園模式”,沒有了校園紀律的束縛,沒有了老師的“碎碎念”,學習狀態(tài)一下松弛起來,很多孩子會猛然發(fā)覺“無事可做”,于是晚睡晚起,黑白倒置,“懶床”竟成了最大的愛好。

殊不知,無限制地增加睡眠時間會抑制大腦皮層的正常運作,供血不足造成血流不暢,供氧遲緩造成思維受阻……非但歇息不過來,反而越睡越累,越累越睡。如此惡性循環(huán)怎好應對開學后的“校園時差”?

對策

撒得開,收得攏,給孩子“收心”可是門技術活兒。臨近開學,家長可該幫孩子還原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了:定好時間表,調節(jié)生物鐘,養(yǎng)出精氣神兒,為重新適應學校的作息規(guī)律打個基礎,盡可能實現(xiàn)兩套不同時間點的“無縫對接”。與此同時,這幾天的具體事項也要安排妥當,最好學習娛樂兼顧,勞逸結合,既保證孩子能作積極主動的休息,也給這些玩瘋了的小家伙一點開學緊迫感吧。

2

“電子親親癥”

看電視、玩電腦、打游戲、手機聊天……當下各類電子設備美不勝收,炎炎夏日足不出戶也能玩?zhèn)不亦樂乎,怪不得孩子們心甘情愿被其綁架!

但是長期使用電子設備勢必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比如導致眼睛干澀,面龐發(fā)紅,頸肩酸痛等。

除此之外,年幼的孩子涉世不足,閱歷尚淺,一旦沉溺于網絡便常;祀攘颂摂M與現(xiàn)實,進而產生焦躁、閉鎖等心理,哪還會有心思去想念美好的校園?

對策

抓緊控制孩子的“屏幕時間”吧,每天不要超過兩個小時,一般上機半小時就該休息一下,像望望遠方,動動筋骨啥的。引導孩子把電子設備當成“小助手”,有目的、懂節(jié)制、講科學地使用它們。

當然,享受精彩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

一杯果珍相伴,一起讀書看報不失為絕妙的“替補”;

帶孩子外出溜溜彎、散散步,適當增加體育鍛煉也是不錯的選擇;

有機會還可帶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等,以提升孩子與人交往的技巧。

3

“學習累累癥”

社會競爭日益激烈,“望子成龍”演變成現(xiàn)代家長的通病,于是乎原本輕松的暑假時光也被整得尤為嚴苛。鋼琴,奧數(shù),銜接班……一些家長為自家孩子精心挑選了各種名目的學習班,孩子為此兢兢業(yè)業(yè),一刻難得停歇。

“修身養(yǎng)性”也好,“快馬加鞭”也罷,實在難為了家長的一片苦心。哪怕是興趣所在,被逼著、管著也不盡如意吧?更何況違背孩子意愿的負擔強加呢?再想想開學后的壓力,得,頃刻間腦袋都大了。

對策

暑假的本意可是“休假”,旨在“養(yǎng)精蓄銳”呀,從這層意義上分析,暑假學習班也不是“洪水猛獸”,但家長必須“尊重先行”,“柔和入手”,盡量擯棄功利性的目的,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班;

順應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實現(xiàn)并且感受到自我價值感,以進一步提升信心和勇氣。

再有,不妨多跟孩子聊聊學習班的故事,以此讓孩子提前體驗曾經熟悉的校園氛圍,帶著一份親切的憧憬自覺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4

“飲食暴暴癥”

好不容易放假在家,很多家長可算逮著了給孩子“大補”的時機,什么雞鴨魚、蛋奶肉頓頓不少,更有各類保健品、營養(yǎng)液活脫脫堆成了小山。正餐暴飲暴食,身邊零嘴兒不斷,動輒還得嚷嚷著拽大人去外面小搓一頓兒……

要知道,孩子們年齡小,飲食節(jié)制力差,一不留意往往引起消化不良、肥胖等,甚至可能成為高血壓、高血脂等“成人病”光顧的對象,可謂飽了口福,傷了身體,這樣如何接受新學期的挑戰(zhàn)?

對策

營養(yǎng)均衡的原則可不是老生常談,其實孩子的飲食偏好和飲食習慣可以有很大的調整空間,現(xiàn)在行動也不晚。

父母首先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就餐習慣,控制飲食的速度,注意細嚼慢咽,避免吃得過飽;

還要適度改善家庭膳食結構,逐步調整一日三餐的葷素搭配,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適當攝取蛋白質類的食物。

同時,也可給孩子食用像山楂、綠豆等有滋養(yǎng)脾胃效果的食物,以調和食欲,消化助長。當然,必要的“運動搭配”依舊不可或缺,不想讓孩子變“學校小胖”就趕緊動起來吧。

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作別“暑假君”,攻克“開學恐懼癥”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12348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