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需要男教師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幼兒園需要男教師

蔡女士的兒子點點馬上就要三歲了,準備今年上幼兒園,早在年初,蔡女士就開始尋找適合兒子的幼兒園,她對幼兒園的要求有兩個,一是離家近些,二是有男幼兒老師。找了一圈下來,公立的、私立的、雙語的幼兒園倒是有,就是沒有男幼兒老師。這讓蔡女士很是郁悶,為什么男幼兒老師這么少呢?

教育專家觀點:女老師培養(yǎng)孩子細膩、友善、呵護,而男老師培養(yǎng)的是孩子的獨立性、勇敢、頑強和守規(guī)則。

自從有了兒子點點后,蔡女士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兒子能像一個小男子漢一樣健康成長。在閱讀了很多育子方面的書籍后,蔡女士有了一個認識,那就是孩子的性格和性別意識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是在幼兒階段,為了培養(yǎng)兒子小男子漢的氣質,蔡女士決定給孩子找一所有男老師的幼兒園,而一篇報道更讓她堅定了這個信念——有調查統(tǒng)計,如果孩子在幼兒階段大約70%左右的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一個純女性的世界中度過,缺少男性角色行為的刺激,會導致男孩兒形成女性化傾向:膽小、嬌氣、講話嗲聲嗲氣等。

兒童早期教育專家戴建樹認為,男老師參與幼兒教育是幼教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沒有男老師,幼兒園里的孩子們?nèi)鄙俚牟粌H僅是“陽剛”氣。更重要的是,男性和女性的特點和長處各有不同,男老師在運動、科技、理性思維等方面特有的優(yōu)勢,更有利于促進孩子們的身心全面發(fā)展。兒童學習和模仿最主要的對象,一是家長,二是老師。陰陽互調,孩子在成長中才能形成“性別同一化”的完整人格。兒童心理學專家盧穩(wěn)子教授也認為,教育中需要男老師,就像孩子的生活中需要父親一樣?偤团栽谝黄,孩子的生活中溫文爾雅的東西太多,卻少了些熱情奔放,得到的呵護、關心太多了,少了些獨立性和堅強的意志。

幼教男老師:我和女老師的區(qū)別是,孩子跟我在一起顧慮少,我會給他們更多獨立做事的機會。

伴著剛勁有力的武術歌曲,河西區(qū)26幼大班的孩子們正在一招一式地做著單刀操,領操的是一個帥小伙,叫王凱,是幼兒園專職武術老師,這套單刀操就是他編的。在王凱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學得很認真,個個精神抖擻。“王凱是孩子們的偶像。”張靜妍園長告訴記者。每當幼兒園里有活動,王凱老師在臺上表演刀或長拳,臺下的孩子們都會鼓掌尖叫。

“從他們的眼神就能看出來他們崇拜我,孩子們喜歡跟我玩兒,每次都是一擁而上,跟我玩兒不用有太多的顧忌。”王凱笑著說,“他們和我說話也很沖,叫我的名字。有時候別的老師問他們,‘你們一會兒上誰的課?’他們會說,‘王凱的課。’”

玩兒歸玩兒,學歸學,別看玩兒的時候很瘋,可學起東西來,孩子們都很認真。今年“六一”,王凱帶著孩子們做表演,有一個家長在臺下激動得哭了,因為孩子進步特別快。“對于武術課中的一些動作,如果是女老師做示范,無論是從細節(jié)還是肢體來說,肯定達不到男老師的狀態(tài)。由男老師做示范,對男孩子來說,他的認識程度會更深一些。”王凱說。

相對于女老師的細膩,男老師的粗線條更有利于孩子的獨立成長,“有的孩子摔倒了,女老師會上前扶起來,幫其揉揉痛處,擦去眼淚,而我會叫他們自己起來。每次上完太極刀課后,女老師會挨個去收刀(木制的),怕傷著孩子。而我會找一個男孩兒,每個孩子過來把刀放進筐里時,他會幫著放好。收好之后,和另一個男孩一起抬到庫里。”

“王凱老師在處理問題上非常陽剛——‘沒關系,沒事兒,大家看我這兒。’他用男人理性的方式來感染孩子。”張園長說,“對于一個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他的個性發(fā)展需要男性的陽剛和女性的柔和,尤其對于男孩子來說,男老師起了很重要的一種榜樣作用。”

幼兒園園長:不是隨便一個男老師就能勝任幼兒園的工作。

根據(jù)《中國教育統(tǒng)計年鑒》的數(shù)據(jù),我國幼兒園教職工總人數(shù)在100萬人左右,其中男性63034名,但真正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男性不到1萬人。而國外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男幼兒教師的比例,日本約為7%,美國的比例最高,約為10%。

國情不同,教育形式也存在差異。值得注意的是,一是我國男幼兒教師缺乏,報考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男生不多;二是我國男幼兒教師的3年“存活率”不到5%,比較容易跳槽。而社會上對于男性“養(yǎng)家”的觀念,認為男教師待遇低、在女性環(huán)境中的孤獨感、壓力大成為男幼師流動性大的主要原因。

雖然男幼兒教師比較稀缺,但幼兒園要求專業(yè)性很強,所以并不是隨便一個男老師就能勝任幼兒園的工作。張園長告訴記者,以前園里曾經(jīng)招過一個從小學轉過來的男老師,教孩子們體育,但是從課程教授的專業(yè)性來看,效果不是很好。于是園里招聘了專業(yè)性更強、有過在幼兒園打工經(jīng)歷的王凱作為孩子們的武術老師。

對于社會上稱男幼兒教師為男阿姨或阿舅,張園長認為這樣的稱呼非常不恰當,這需要大家轉變觀念,這種叫法沿襲了過去那種托兒所的叫法,定位是保育和呵護,以看護好孩子為主,而現(xiàn)在是保育加教育。即使是女老師也不提倡叫“阿姨”。

前不久報紙上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江蘇省2010年幼兒師范男生招生面試在省內(nèi)三所幼師同時展開,特別提出對男幼兒教師實行“免費師范”培養(yǎng),如“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交住宿費,并補助生活費”以及“確保有編有崗”的誘人條件。面試競爭非常激烈,達300:1,激烈程度甚至超過招考公務員。

“以后男幼兒教師會是一種趨勢。”張園長說,“我們幼兒園是師范教育學前教育學院的實習基地,以前學校只招收女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招收男生了,而且比例在逐漸增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57071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