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期哭鬧問題
及早樹立起幼兒園的美好形象,做好入園的正面宣傳,誘發(fā)寶寶入園的欲望;多陪寶寶參加幼兒園親子班活動或參觀入托的幼兒園,既熟悉環(huán)境,也給寶寶留下美好印象;平時在家里跟寶寶玩老師和小朋友的角色游戲,讓寶寶盡快進入狀態(tài);父母每天送寶寶入園后應立即轉(zhuǎn)身離開,任何一點遲疑和猶豫都會讓寶寶更加不舍;盡量弱化入園的特殊性,讓寶寶明白:入園就跟吃飯、睡覺一樣正常、你已經(jīng)長大了,該去幼兒園學本領了等;堅持就是勝利。如果不是特別不適應,就不要輕易中斷。因為中斷后重新入園,又要重新經(jīng)歷一次情緒的起伏了;回家以后,要給予寶寶親熱和溫暖;對寶寶說:“寶寶回來了,寶寶真乖。”要耐心聽寶寶說話,以便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活動情況和感受。
小小班老師說:入園初期的哭鬧問題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我們統(tǒng)計過,有87%的寶寶在入園初期都出現(xiàn)過哭鬧的現(xiàn)象。寶寶能否順利度過哭鬧期,父母的態(tài)度很重要:及早讓寶寶認識幼兒園、熟悉環(huán)境,千萬不要把“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 “這樣哭不停,就算了,不上了,大一點再說”一類的話掛在嘴邊,那會大大損毀寶寶眼里的幼兒園形象。也一定要相信寶寶的適應能力,不要輕易妥協(xié),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多數(shù)寶寶會在兩周內(nèi)自然適應入園生活。當然,個別寶寶也會發(fā)生情緒反復的問題,千萬別輕易中斷入園!
2.飲食問題
盡早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就餐習慣,適應在固定時間、固定位置吃飯;逐步訓練寶寶自己學會用勺吃飯;學習用杯子喝水,并教會寶寶表達想喝水的意愿;
小小班老師說: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在課間休息的時候,統(tǒng)一給寶寶喝水,以保證他們的補水量。至于吃飯,對于不會自己吃飯的寶寶,一開始我們會挨個兒喂,然后慢慢的教會他們自己有勺吃飯。同時幼兒園里還會安排課間牛奶和下午小點心等,總之,寶寶是不會餓著的。
3.大小便問題
及早訓練寶寶對大小便的示意,如“嗯嗯、噓噓”等詞匯或拍拍屁股等動作,或掌握寶寶大小便的征兆并及時跟老師溝通;準備兩套替換褲子和襪子(做好標記)存放在老師處,以備不時之需;盡量通過飲食來調(diào)整寶寶的大便時間,最好能養(yǎng)成起床后大便的習慣,讓寶寶每天在入園前解決大便問題。
小小班老師說:這么小的寶寶,確實還不能很好地控制大小便,所以我們這些做小小班老師的,會比中班、大班的老師更加細心、耐心。我們一般會采用定時集體大小便的方法,但也難保個別寶寶會發(fā)生意外情況。備上兩套替換衣褲,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4.受欺負問題
教會寶寶進行一些必要的自我保護,如保護頭、臉、眼睛等重要部位不受傷害;讓寶寶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從中學會勇敢,學會對強勢力量說“不”;教寶寶遇到欺負后,可以用大聲斥責對方或告知老師的方法來制止欺負行為;在日常生活給寶寶灌輸一定的是非觀念,告訴他哪些行為是不好的,不能學。
小小班老師說:打打鬧鬧在寶寶的世界里時刻都在發(fā)生,其中多數(shù)不是個性問題,而是寶寶表達情緒的方式比較簡單而自然,父母不必太較真。只是有時候?qū)殞毘鍪譀]分寸,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父母除了要教育自己的寶寶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處外,還應教會寶寶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
5.安全問題
可事先用數(shù)碼相機拍一些園里設施和環(huán)境的照片,通過這些照片盡快幫寶寶熟悉室內(nèi)室外的地形環(huán)境,減少危險的發(fā)生率;對于戶外大型玩具中一些有潛在危險的地方,媽媽可以在接寶寶出園的時候一邊陪他玩,一邊及時提醒和警告;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給寶寶灌輸一些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盡早讓寶寶形成對電、熱和高等危險的認識。
小小班老師說:從小就要加強對寶寶的安全教育,不要等到寶寶上了幼兒園再告訴他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另外,盡快幫助寶寶熟悉園里的環(huán)境也是減少危險發(fā)生幾率的有效辦法。
6.生病問題
及早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并學會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盡量專物專用,媽媽可以事先在寶寶個人物品上標上名字或作記號,方便認領,避免寶寶之間混用物品而發(fā)生交叉感染;多給寶寶吃一些綠色蔬菜和酸味水果,或口服適量維C,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到幼兒園來接寶寶時,多和老師交流一下寶寶當天的情況,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病情并及時治療。
小小班老師說:據(jù)統(tǒng)計,有63%的寶寶在入園初期,不同程度地患過病,但這個情況一般會在第二個學期明顯好轉(zhuǎn)。這是因為入園初期,寶寶的情緒波動比較大,加上不能馬上適應新環(huán)境,所以特別容易生病。所以我們應該讓寶寶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7.睡眠問題
由于初期的焦慮情緒,有些寶寶容易發(fā)生夜里睡覺不安穩(wěn)、磨牙、做噩夢或驚醒等情況,建議父母在寶寶驚醒后及時給予撫慰;回家后跟寶寶多交流,可以多談一些愉快的正面話題;初期的幼兒園生活會讓一些寶寶感到壓力和緊張,父母就盡量幫他放松一下吧!開心大笑可是一味的靈丹妙藥哦!
小小班老師說:夜里睡覺不安穩(wěn)的情況多為暫時的,一般入園后頭兩個月里的發(fā)生幾率會高些。父母不用太擔心,要及時給予寶寶充分的撫慰,幫他穩(wěn)定情緒。等寶寶完全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時候,這種現(xiàn)象自然會消失的。
8.冷暖問題
季節(jié)交替時,溫差較大,可以盡量給寶寶穿一些方便穿脫的開衫式外套;天冷時,最好以“里毛衣、外棉服”的穿衣順序來給寶寶穿衣。如果寶寶比較容易出汗,應事先告訴老師,并預留一兩件背心或內(nèi)衣作為備用。
小小班老師說:寶寶活潑好動,建議給他們穿的衣服跟大人一樣就行了,甚至可以再少一點。寶寶入園的穿衣原則應該以寬松舒適、方便穿脫為宜。
9.表達問題
父母本身應該有豐富的詞匯、語句、肢體語言與寶寶進行交流;鼓勵寶寶說話,如讓他講述一天在幼兒園的活動和游戲、復述老師講的故事等;適當給寶寶看一些電視卡通片,增加寶寶的詞匯量;不要輕易打斷寶寶講話,那樣會打擊他講話的積極性。
小小老師說:由于受詞匯量和認知范圍的限制,2歲寶寶的表達能力遠比3歲寶寶要弱得多。不過沒關系,小小班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場所,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父母一定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發(fā)生突飛猛進的變化。
10.社交問題
父母平時應多帶寶寶接觸小區(qū)里的其他同齡小朋友,盡早讓寶寶學會合作、分享和友善;幫助寶寶盡快認識班里的小朋友。建議找機會拍一些同班小朋友的合影,指著照片計寶寶熟悉每個小朋友的名字;找個機會,讓寶寶帶些小禮物或玩具去跟班上的小朋友分享,為寶寶做一次感情投資;邀請一些友好的小朋友到家里來做客,跟寶寶一起玩;在家里不能對寶寶有求必應,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入園后產(chǎn)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也避免寶寶日后因為霸道而失去友誼。
小小班老師說:小小班也是一個小社會,為了讓寶寶盡快融入,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助寶寶找到一個合得來的小伙伴。從認識到熟悉,再到做朋友,必要時,父母們也可以幫忙加點油,比如雙方家庭可結(jié)成對子,經(jīng)常相互走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67110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