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母的情緒會對嬰兒產(chǎn)生什么影響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我懷周周的過程真是一波三折。先是先兆性流產(chǎn),在發(fā)現(xiàn)懷孕的第一天,我就發(fā)現(xiàn)有褐色分泌物。到醫(yī)院一檢查,醫(yī)生說是先兆性流產(chǎn),必須保胎。每天臥床休息,除了上廁所,其余一切都在床上解決,包括吃飯、洗臉、刷牙。這些不算什么,讓我感到痛苦的是心里惴惴不安,唯恐胎兒保不住。持續(xù)治療了一個多月、臥床5個月后,終于穩(wěn)定下來?珊镁安婚L,做孕期檢查時又查出前置胎盤,醫(yī)生說可能會導致早產(chǎn)和大出血,剛剛緩口氣的我又陷入惶恐不安。到了孕晚期,我嚴重失眠,最長一次連續(xù)7天7夜沒合眼,走路都如騰云駕霧一般,比生病都難受。這么一個艱辛的懷孕過程,折騰得我心力交瘁,有些抑郁了。

  由于我孕期的身體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都很差,所以周周出生后身體特別不好。周周在月子里得了肺炎,小小的她被送到醫(yī)院打點滴,治療3天后一直沒有痊愈,咳嗽不斷。2006年9月12日,周周2個月大的時候,突然咳嗽加重,不吃奶、不睡覺、精神狂躁,我們用盡所有辦法都安撫不住。那天,天一亮我們就把她送到省兒童醫(yī)院,醫(yī)生給我們下了病危通知,我急得大哭起來,幾乎要崩潰!我整日整夜抱著她來回走動,只有這樣才能稍稍讓她安靜一點?粗纯嘧タ竦臉幼,我的心都碎了,當時的那種焦慮和恐慌真是無以言表!相信所有做過媽媽的人都體會得到那種感覺。

  后來經(jīng)過住院治療,周周開始吃奶了,精神也好了很多,只是咳嗽一直沒好。出院后周周的身體一直很弱,持續(xù)咳嗽不斷,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周周7個多月。這兩次肺炎把我嚇壞了。那時真有些可笑,每次周周咳嗽,我都會記著:每天咳幾次,每次咳幾聲。也許是因為極少帶到戶外的原因,周周基本不能到戶外去,一到戶外就咳嗽加重并且晚上睡覺哭鬧。周周9個多月以前,除了打疫苗去醫(yī)院,幾乎沒下過樓。這樣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咳嗽——不敢到戶外——體弱——咳嗽。周周的睡眠一直不安穩(wěn),晚上要哭鬧幾次,并且非要抱著走才能安撫住她,連抱著坐著都不行,估計是得肺炎期間我們這么安撫她,已經(jīng)形成習慣了。

  我何嘗不知道孩子足不出戶的危害!我何嘗不知道孩子不要照顧得太精細!但是內心的恐懼把我抓得牢牢的,我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我對周周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餐具、奶瓶每餐必消毒,天氣突變及時增減衣服,周周只要抓著臟東西往嘴里送我就會馬上奪走,就連孩子學爬,我也只是讓她在床上爬,從來不敢把她放到地上爬——怕地太涼凍著她,也怕草地上有臟東西她撿了吃。因為從來沒在寬廣的地方爬過,周周10個多月才學會爬,并且爬得很慢。而爬行能力差導致她現(xiàn)在的協(xié)調能力較差,這是后話。而不讓周周吃手吃臟東西的直接后果是,周周到了3歲都還把一些非食物類物品往嘴里送,這是孩子在口的敏感期沒有得到滿足而導致的,這就是違反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結果!

  2007年4月18日,周周翻身、爬、坐、扶立等大動作嚴重落后于同齡寶寶,我擔心她是腦癱(那時我太緊張了),把她帶到醫(yī)院找專家看看。專家問了一些周周的情況,比如會不會叫爸爸媽媽,會不會用動作表示“再見、你好”之類的,得到肯定答案后,專家說一般不會是腦癱,如果實在不放心,就做一下行為檢測。我選擇了做檢測。醫(yī)生給周周做52項行為檢測時我在外面等候(做檢測時家長是不能陪同的),一直聽到她在哭。不一會兒,醫(yī)生出來了,對我說:“這孩子太膽小了,害怕得不得了,檢測都有幾項沒做完呢,她不配合沒辦法!弊罱K教授說不是腦癱,我們虛驚一場。但是做檢測的那個醫(yī)生的話在我心里卻埋下了根,雖然我一直知道孩子足不出戶、不接觸別人的弊端,但是沒想到對周周的影響已經(jīng)是如此之大!

  那天晚上,我反思了很久,想了許多。周周之所以體弱、大動作落后、睡眠不穩(wěn)、膽小,雖有先天的原因,但是后天的原因也是很重要的,最主要就是我的心態(tài)作祟!我的過分緊張和焦慮導致周周沒有安全感,所以她睡眠不穩(wěn);我過于緊張不敢?guī)е苤艹鲩T,導致周周沒有機會和外界接觸,變得膽小;我過于緊張,不敢?guī)е苤苠憻,照顧得過于精細,反而讓她更容易生病!

  彼時,育兒理論我已經(jīng)爛熟于胸,只是在實踐中無法克服內心的恐懼,做起來就走樣了。心態(tài)對行為的影響真是太大了,難怪很多媽媽都說道理她們都懂,就是執(zhí)行起來難!回想起我在幼兒園工作的時候,因為那時沒有做過媽媽,無法了解為人父母的感受,面對家長們的困惑,更多的是從教育者的角度來思考,難怪無法引起家長們的共鳴,頗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味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69478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