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寶寶相處時,向他提出各種問題,引導他去思考和想像,可以挖掘?qū)殞毜南胂窈退伎紳撃。媽媽越會提問,寶寶的想像力就越有可能發(fā)展,越能養(yǎng)成愛思考的好習慣。
以下7種方法供大家借鑒,說不定您還能舉一反三呢。
列舉法
不僅要求寶寶列舉出物品的用途和功能,還要引導他列舉出和物品原有屬性無關的其他用途和功能。
示例:用毛巾給寶寶洗臉時,媽媽問:“毛巾可以用來洗臉,還可以用來做什么?”
寶寶答:“用來洗澡,擦腳丫!薄斑有呢?”“當抹布擦桌子,當圍巾圍脖子,當枕巾睡覺,當繩子拉,當玩具扔,當棉被給布娃娃蓋……”
寶寶的生活經(jīng)驗越豐富,他的想像范圍就越廣闊,越能體現(xiàn)思維的新穎和靈活性。
違反常規(guī)法
媽媽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反常規(guī)的問題讓寶寶回答,讓他張開想像的翅膀,開動思考的機器。
示例:媽媽說,如果天空下的不是雪,而是白糖,會怎么樣?寶寶肯定會說,太好了,多美的事啊……媽媽又說,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白天只有黑夜(或沒有黑夜只有白天)會怎么樣?如果汽車像鳥兒在天上飛會怎么樣?如果車輪子是方的會怎么樣……
“如果”后面的“怎么樣”,就交給寶寶的想像力去天馬行空地馳騁啦。
物品替代法
在從事一項活動中,當一種東西缺少時,思考有沒有別的東西來替代它。找到的替代物越多,越能表明寶寶思維的流暢性。
示例:和寶寶玩假裝游戲??當護士。在準備“演出”道具時,媽媽突然故意說:“哎呀,沒有針筒怎么辦?”寶寶自然會去找用來當針筒的東西,如筷子,圓珠筆。又比如,媽媽假裝要炒菜,對寶寶說,如果鍋鏟壞了,用什么炒?讓寶寶為你想出替代的工具。
不管寶寶找來什么,只要他能想得到,能配合你的提問和工作,都要加以肯定、鼓勵和表揚。
[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10505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