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怎么培養(yǎng)孩子成為明天小小科學家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智力開發(fā)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很多家長孩子都抱有很高的期望,都想培養(yǎng)孩子成為明天小小的科學家,但這些家長對如何教育孩子存在很大的誤區(qū),下面讓小編來和大家分享一篇關于如何培養(yǎng)小孩子成為科學家的文章吧!

  家長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并且為孩子報了特長班,而這些參加特長班的孩子中,有接近一半以上的孩子,并不喜歡這些額外的學習。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科學家,但是這些家長對于如何教育孩子去學科學愛科學,回答卻大多是:在學校好好學習,多看些和科學有關的書籍,多聽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實際上,這些認識存在很大的誤區(qū)。

  讓孩子學科學愛科學,并走上科學之路,這恐怕是許多家長的愿望。但有些家長卻往往將孩子最初的一些科學探索興趣扼殺在搖籃里。有的孩子非常喜歡收集一些東西,而許多家長往往將之當作破爛,或者怕影響孩子學習而將孩子的收藏品扔掉。家長的這種簡單甚至粗暴的做法,不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也打擊了孩子科學探索的興趣。那么,究竟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使孩子產(chǎn)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呢?

  興趣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母

  在省科技館里,有一個用來啟發(fā)孩子們對激光認識的激光射擊模型,旨在讓孩子借此了解激光的特性。然而有些家長卻把它當作是用來檢測孩子射擊水平的儀器,讓孩子在那里不停地扣動扳機攻擊目標,以至于有些孩子玩過之后,產(chǎn)生了科技館里有射擊玩具的錯誤認識。由此可見,家長對于如何引導孩子在娛樂中學習科學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孩子在參觀完科技館后,會產(chǎn)生一些新鮮稀奇甚至不切實際的想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起碼證明孩子在參觀了科技展覽后是有所收獲的。但有些家長往往用幼稚、可笑、荒唐等詞語來評價孩子的這些想法,無形中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扼殺孩子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一些有經(jīng)驗的家長,則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識,因勢利導地對孩子的想法進行分析,指出其想法中不切實際的地方,肯定并表揚其奇思妙想中的科學含量。這樣可以保護孩子對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發(fā)散性思維。

  培養(yǎng)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能力,并且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也有利于發(fā)掘孩子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據(jù)韓老師講,一位威海市的同學,在平時給玻璃窗戶上釘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由于釘子太小,很難用錘子把釘子釘進窗框中。于是這個同學就自己進行改進,最終利用磁鐵原理把釘子吸附在錘子上,使得釘子很容易就被釘進窗框中,結果這個發(fā)明創(chuàng)造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二等獎。

  引導孩子獨立思考

  教孩子記住十個問題,不如引導他們自己思考一個問題。孩子能夠獨立思考并且提出問題的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科學素質。家長和老師應該對孩子的這種做法予以肯定和表揚。比如有一次,艾老師的一個學生曾問她:為什么圓魚缸里的魚看起來大,而撈出來卻小呢?艾老師并沒有單一地給他們講解光學折射的道理,而是為孩子們準備了放大鏡、方形魚缸,讓孩子看看、摸摸,用放大鏡來觀察物體,讓孩子反復比較,弄清道理。這樣就使得孩子們對所學到的知識加深印象,記憶更加牢固,同時還鍛煉了孩子的觀察能力,使得孩子始終能夠保持對科學的求知興趣和積極的探索欲望。

  家長和老師可以在偶發(fā)的科學活動中,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學科學的興趣。因為,此時孩子的神經(jīng)高度興奮、思維靈敏、注意力集中,最容易接受新信息。比如說在生活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偶發(fā)的現(xiàn)象或事情,如:雨后天空會出現(xiàn)彩虹;雷雨季節(jié),會看到閃電、聽到雷聲;快下雨時,小螞蟻結隊搬家等等,當孩子們對這些自然現(xiàn)象提出問題時,家長和老師要敏感地注意,耐心地解釋,善于利用它們幫助孩子學習科學。

  包容孩子的天性

  根據(jù)國際權威機構的論證,近代科學發(fā)展史上,許多科學家在幼年時代,就有一些比較奇怪的行為,而他們的家長,對這些所作所為往往會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進行引導,從而使得他們逐漸成長為科學家。最著名的就是發(fā)明家愛迪生的故事,愛迪生因為在學校里做了許多出格的事,成績不好而被開除,但是愛迪生的母親沒有說什么,而是自己承擔起了教育孩子的責任。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一般的家長并不能包容孩子出格的奇怪行為。

  假如愛迪生出生在中國,我們的父母和老師,會用什么方法來對待這個因為做實驗引發(fā)火車失火,總是喜歡求根究底的孩子呢?又有多少人能夠接納這樣的孩子呢?所以說,包容孩子的天性,往往可以激發(fā)孩子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48883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