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跟學步兒相處的過程中會多次遭遇絕望甚至害怕的感覺,而有時這些感覺可能導致憤怒。
當我們覺得孩子們在故意“使壞”時我們就會覺得生氣。如果我們認為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他們所做的就是故意要把我們逼瘋,那我們真有可能會發(fā)瘋。
但是學步兒并不知道我們有怎樣的感覺,他們也不知道什么事情會讓我們發(fā)瘋或什么事情不會讓我們發(fā)瘋。他們正在努力尋找其中奧妙。我們的怒火可能會嚇著他們,他們可沒希望從我們這兒得到這種回應。
在學步兒期,耐心極為重要,因為他們會從我們這兒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怒氣。
父母這邊在控制怒火和提供正面紀律方面需要有所自律。有時深呼吸、出去散散步或離開那件屋子直到你冷靜下來等方式對你都會有所幫助。
兒童的學習是個漸進的過程。他們需要時日去完全理解我們想要教會他們什么,而這種理解恰恰就是我們實現長期目標的關鍵。
控制怒火的小竅門:
1.說話或行動之前先數到十。如果你火氣仍未消,建議你先出去,讓自己冷靜下來。
2.挺胸,深呼吸,反復重復能讓你冷靜下來的一句話,比如說“冷靜”或“放松”。
3.把手背到后面去,告訴自己要等會兒。沒冷靜下來之前,什么也別說。
4.出去散散步,想想目前的情境。想想你的孩子為什么會做出這種行為,試著從他的角度來看看。計劃好如何處理才會既尊重他的觀點又能表示出你很生氣。
5.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理一遍正面紀律的步驟。直至你計劃好一個既有助于實現你的長期目標,又能提供溫情和指導,還能認可你的孩子是如何思考和感覺的好方法,你再回到孩子身邊。
6.記。哼@一情境也是一個你教會孩子采取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來處理沖突的機會。
生氣是你跟孩子之間沒能理解對方觀點的一個信號。它傳遞出來的信息是:你們之間的需要重新溝通。
千萬別因為生氣而口不擇言,說些尖刻的話,貶低你的孩子,喊叫甚至動粗。不要變得相互怨恨甚至懷恨在心。
記。何覀兛偸窃谀婢诚伦钅軐W有所得。抓住每一個機會把你的孩子塑造成你所希望的那個人。
情境
一個下雨天。你跟醫(yī)術有約要帶孩子去看病。公共汽車馬上就要到站了。當你準備給孩子穿外衣時,他拒絕穿。他叫著說“不!”然后就跑開了。
你該怎么辦?我們仔細考慮一下如下的這幾個回應方式并選出哪一個最佳,并解釋為什么。
1. 一把抓住他,抽他一耳光,以告訴他不要試圖挑戰(zhàn)你的權威。
2. 把他最喜歡的玩具沒收以示懲罰。
3. 跟他解釋外面在下雨,并把他帶到門口看看外面的雨,把他的手伸出去,告訴他“濕”是什么意思。告訴他可以撐把傘以防被雨澆濕。
第一步 記住你的長期目標
跟這一情境相關的你的長期目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查每一種回應,看看哪個會讓你實現長期目標。
1. 抓住他,打他耳光
2. 沒收他最喜歡的玩具
3. 跟他解釋什么是雨,并許諾可以讓他撐傘以免被雨澆濕。
第二步 — 注重溫情和指導
我們再用提供溫情的理論來逐條比較每一個回應。針對每一回應,核查它是否能
1 2 3
提供情感的安全
彰顯無條件的愛
顯示慈愛
尊重他的發(fā)育階段
對他的需求表示出敏感
跟他的感覺有所共鳴
現在,我們再用提供指導的理論來逐條比較每一個回應。針對每一回應,核查它是否能
1 2 3
給行為提供清楚的引導
有清晰的信息來描述你的期待
提供清楚的解釋
支持孩子的學習
鼓勵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教他解決沖突的技巧
第三步 — 考慮你的孩子如何思考及感受
為什么學步兒有時會拒絕做我們想要他們做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 — 問題解決
我們現在再用我們已知的學步兒的發(fā)育階段的知識來比較一下每一種回應。請核查會尊重你的學步兒發(fā)育階段的每一項回應。
1. 抓住他,打他耳光
2. 沒收他最喜歡的玩具
3. 跟他解釋什么是雨,并許諾可以讓他撐傘以免被雨澆濕。
第五步 — 用正面紀律回應
現在你已經思考過你的長期目標,提供溫情和指導的方式和你的學步兒的發(fā)育階段,你會選擇哪一個回應方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選擇 #3,做得不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73901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