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字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專題作文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再讀《三國演義》新感作文1000字

今年暑假我又重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讀罷,似乎有了更多別樣的體會。

和很多讀者一樣,我驚嘆于劉備的仁義、曹操的奸詐、孫權(quán)的識人、關(guān)羽的忠義、孔明的聰慧、司馬仲達的隱忍老辣 ......

感嘆之余,我常常思考,劉備為何就失了江山。畢竟他身為亂世中的皇室后裔,天賜他飽受封建時期具有忠君思想的臣民的擁戴,具有天時之利;劉備坐擁西川“天府之地”,成為一方諸侯,可謂占據(jù)地利;劉備的桃園三結(jié)義,得了關(guān)張兩位蓋世雄將,三顧茅廬請的臥龍奇才作為軍師,此后更有鳳雛龐統(tǒng)龐士元、常山趙子龍、天威將軍馬超 ...... 真可謂人才濟濟,再加上天下百姓折服于劉備的仁義,此番可見,劉備占盡了人和之利。然,天下終究還是歸了司馬懿。

感嘆之余,不禁有幾分哀婉。究其根源,我深覺“不善納諫”斷了劉氏江山。

話從關(guān)羽說起,自從關(guān)羽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擒于禁、捉龐德 ...... 之后,威震華夏,驕狂之氣旺盛,小覷天下,更何況東吳的書生陸遜,自然更不放在眼里。如此這般,不顧軍事孔明布防安排,不顧兄長劉備軍令,調(diào)集咽喉要地荊州幾乎全部精銳惡功樊城,致使陸遜偷襲得手,關(guān)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再說張飛,身為三軍將帥,酗酒成性、脾氣暴躁、不聽勸言,每醉酒常毒打士卒,關(guān)羽死后,張飛更是變本加厲,落得個被部下砍掉首級。

劉備素來為軍事之命為尊,對孔明百般信賴?墒钱旉P(guān)張兩兄弟相繼死去,巨大的仇恨讓劉皇叔失去了理性的判斷,再聽不進孔明的勸阻、眾臣的諫言,越過軍師傾舉國之兵伐吳報仇。冒然用兵、不守兵法、獨斷專行,讓陸遜一把火燒掉了七百里連營,燒掉了劉氏苦心經(jīng)營的軍事資本,只燒得個白帝城無奈托孤。

諸葛亮不聽勸,臨終的劉備再三告誡諸葛亮,馬謖之人言過其實,不能重用。而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就讓此人扼守要道街亭,直接導致第一次北伐失利。

此幾番折騰,亡了主帥、折了大將、賠了軍師、損了軍隊,斷送江山也就不足為奇了。感傷之余,我深覺成大事者聽諫納諫的重要,沖動專行的可怖。以后,我將以“兼聽則明”作為我做事情的“座右銘”。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1000字

這個暑假,我讀了《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展示了蜀、吳、魏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xiàn)了這一動蕩不安的歷史時代,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副精彩壯闊的歷史畫卷。

《三國演義》中,有人佩服諸葛孔明的足智多謀,感動關(guān)羽的忠心耿耿,感慨劉備的賢德。而我卻對那 “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 的曹操情有獨衷。 魯迅 先生曾說: “ 曹操其實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才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曹操有著卓越的政治才能。他擁軍百萬,上將數(shù)千,兵精糧足,橫掃中原。意氣洋洋,躊躇滿志,旌麾南指。這是因為他有超強的領(lǐng)導能力。三國時期, “ 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 ” ,然大多旋起旋滅,而后天下三分。三分之中,曹操實力最強,他取冀州,奪荊襄,滅劉表,據(jù)天下三分之二,這是因為曹操有著超乎尋常的政治手腕與軍事能力。曹操上任濟南相后,罷免了八名依附權(quán)貴,貪贓枉法的縣級官吏,又下令拆毀祠堂,禁絕祭祀。一時使?jié)系纳鐣L氣改變不少。遷都許昌后,曹操立即招募流 - 亡農(nóng)民,利用荒地屯田,后來又讓軍士屯田。曹操還大修水利,推廣種稻,使中原經(jīng)濟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這些都表現(xiàn)了曹操的治世本領(lǐng)。

最讓我佩服的是曹操的惜才。關(guān)羽被曹操俘虜后,曹操對他熱情款待,每天都是好酒好菜伺候著,還送他美女(關(guān)羽沒有收),曹操還愿意與關(guān)羽結(jié)為金蘭。關(guān)羽也很感激曹操,但心仍向劉備。當時關(guān)羽面臨一個選擇,是效忠曹操呢,還是效忠劉備呢?關(guān)羽采取了一個能使自己心里平衡一點兒的辦法,就是重重報答曹操以后,再回到劉備身邊。當關(guān)羽走的時候,曹操部下提出要追殺關(guān)羽,曹操表現(xiàn)得很大度,他說: “ 這樣忠心的大將,我們應該尊重他的選擇。 ” 可惜的是我們只記住了關(guān)羽的義,忘掉了曹操的情。在官渡之戰(zhàn)中,原本袁紹的謀士許攸來投降曹操,曹操不計前嫌,且赤腳相迎,曹操堂堂一個丞相,卻要赤腳相迎區(qū)區(qū)一個謀士,這不正是他愛才嗎?

人們稱曹操是奸雄,是奸賊,主要原因之一是他篡漢。其實曹操在位時,并未稱帝,反倒把魏國建設(shè)得更加強大。他死后他兒子曹丕稱帝, “ 魏武帝 ” 是追認的。當時,曹操完全可以殺了皇帝,取而代之。曹操沒有這樣做,因而篡漢之說無法成立。

“ 寧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 這句話也使我們一直誤解著曹操。當時,呂伯奢的孩子在廚房 “ 唰唰 ” 的磨刀聲引起了曹操的懷疑,以為要殺自己,就把呂伯奢一家全殺了,其實呂伯奢之子磨刀只不過是殺豬而已。殺后發(fā)現(xiàn)是誤殺,曹操自己也很難過,算了算了,寧可我辜負別人,不可別人辜負我啊。曹操說這個話是一種自我安慰,自我排解,很勉強地為自己的錯誤做一個辯護,其實透露著一種無奈。

“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 曹操,他是才華橫溢的文人,他是凌云壯志的政客,他是用兵如神的宰相。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1000字

  歡迎來到我思想中的三國世界!度龂萘x》這本名書不用我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吧!這本書中的人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如:張飛,他雖然武藝高強,但是有勇無謀。但能讓許多能人賢士輔佐的人卻只有他們:曹操、劉備、孫權(quán)。

  他們?nèi)擞幸粋相同的特點:看重人才。

  關(guān)羽為保護劉備的夫人而假裝向曹操投降,曹操為留關(guān)羽為己所用而用金錢美女誘惑他。曹操知道關(guān)羽這人有情有義、這對他沒有用,但他也要試一試。在關(guān)羽離開曹操而要返回劉備身邊時,曹操并沒有下令讓人追殺關(guān)羽。曹操知道即使留不下他,也不能去殺他。其一,關(guān)羽是人才,曹操很欣賞他,也希望有像關(guān)羽這樣的人為自己辦事;其二,曹操想借“留關(guān)羽”這事來告訴能人之士“他的求賢若渴,和他怎樣對待能人之士。

  劉備的求賢之事,最著名的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三顧茅廬”。諸葛亮為看看劉備是否誠心請他出山才多次為難劉備,劉備下定決心要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出山不僅是因為劉備的誠心,而且是因為劉備仁德、禮賢下士、為人謙和。

  孫權(quán)善于任用賢人,如:呂蒙,孫權(quán)知道呂蒙在沙場上屢建奇功、有用武之地,孫權(quán)知道呂蒙的才能不僅如此,倘若讓他讀書,他一定能充分發(fā)揮他的才能。呂蒙聽了孫權(quán)的話“好好讀書”,果然,呂蒙的知識、見解有所提升,在沙場上善于用兵。

  如果要我來評價他們?nèi)苏l最好誰最壞?就我個人而言,曹操、劉備、孫權(quán)他們?nèi)酥小獩]有最好、也沒有最壞。倘若他們不在戰(zhàn)爭時代,他們可能會保衛(wèi)國家。但他們偏偏在戰(zhàn)爭時代,曹操為了實現(xiàn)他的抱負而發(fā)動了戰(zhàn)爭;劉備為了維護漢朝的統(tǒng)治而建立了軍隊;孫權(quán)為了保護父兄留下來的祖業(yè)而訓練軍隊、不受侵略。

  之后,他們?nèi)讼群蠼儆谧约旱牡蹏。但是,他們建立的帝國最后成司馬家族的江山。曹操、劉備、孫權(quán)他們?nèi)硕家庾R到“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但他們的后代子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魏國的最后一代君主魏元帝曹奐手中無實權(quán),由司馬炎控制;蜀國的最后一代君主孝懷皇帝后主劉禪,劉備死后,劉禪依靠諸葛亮幫他處理朝政,諸葛亮等賢臣死后,他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宦官黃皓乘機取寵弄權(quán)、結(jié)黨營私、朝政日非,魏國分三路進攻,最終蜀國滅亡;吳國的最后一代君主吳末帝孫皓,孫皓初立時,下令撫恤人民、開倉振貧、一時被譽為令主,但是,孫皓很快變得粗暴驕盈、暴虐治國、又好酒色,從而導致民心喪盡,西晉伐吳,吳國無力抵擋、最終吳國滅亡。

  正所謂: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三國演義》作文1000字

  今天,我成功地讀完了《三國演義》這一篇名著,因為自從買上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后,一直還沒有來得及讀,幸好有了這個很長的暑假,才讓我讀到了這麼好的書。

  本篇小說主要從黃巾起義,終于到了西晉統(tǒng)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復雜的統(tǒng)治軍事斗爭。

  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zhàn)役,如袁,曹官渡之戰(zhàn),魏,蜀,吳赤壁之戰(zhàn)。每次戰(zhàn)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shù)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國演義》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guān)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里面的諸葛亮。

  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他治國治軍的才能與兼虛謹慎、濟匯愛民的品格為后世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向劉備提出了“聯(lián)吳抗曹,據(jù)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他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思,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線五義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要學習他的“忠”字,他是認定了劉備,就再也沒有投靠別人,這讓我很敬佩,想起當日本人向我們的國家進攻時,我們中國人可是出了不少漢奸,諸葛亮就像是當時跟著共產(chǎn)黨的將軍,不是小人,不會為了那個人的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放棄了自己的朋友或戰(zhàn)友,在那么險惡的時期里,他能那樣的忠義,真是不簡單!

  說點兒難聽的,如果說咱們世界又爆發(fā)了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真的,那時還會有幾個站在自己國家的,不跑向科技發(fā)達的國家的(尤其是那些小的國家),恐怕那時就屈指可數(shù)了吧!

  所以我要做一個不背信棄義、不為了那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戰(zhàn)友和朋友的人。

  從這本名著的時候我還收集了許多歇后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關(guān)公赴會--單刀直入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董卓進京——來者不善許褚斗馬超--赤膊上陣阿斗的江山--白送”。

  最后,我要說,《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開了眼界,還告訴了我許多小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舉三得呀!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1000字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耳邊仿佛又傳來了這句富有哲理的話,使我再一次想起了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其實在我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些吃不消的,我無法理解書中的場景,語言所富含的意義,越往后就越進入角色,最后就完全沉醉在里面了。書中的人物就仿佛在我的面前,訴說著他的喜悅,他的無奈,他的憤怒……

  在書中,我非常敬佩大英雄劉備,關(guān)羽,張飛,趙云,他們驍勇善戰(zhàn),又那么仁義。而我最喜愛的,是聰明機智,凝眸知地理,仰面識天文的臥龍先生諸葛亮,他的心中仿佛就裝著軍隊,裝著陣法,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圍魏救趙,罵死王朗,火燒赤壁,遺計斬魏延……他一次次的令讀者感嘆,其中,使我最感興趣的是,三氣周瑜,他的計謀使人忍俊不禁,他吩咐趙云守住城,待周瑜來到時,又令人去攻周瑜的寨子,他們的口號是:“活捉周瑜!敝荑獾眉弿桶l(fā),跌下馬來,被人抬了回去。到半路上,又看到諸葛亮在山腰上彈琴,彈得正是周瑜的曲子《長河頌》周瑜是個小心眼的人,平生最嫉妒諸葛亮,于是就要和他一決雌雄,讓軍士們向上沖,還沒上去,諸葛亮安排的蜀軍,就出來了,吳軍寡不敵眾,直接就愣住了,周瑜于是又氣暈了過去。最后就去世了,生前最后一句話是:“既生瑜,何生亮!”

  看到這里,我不禁覺得,周瑜太小心眼了吧,嫉賢妒能?芍T葛亮卻說:“周瑜不是嫉賢妒能,他是恨諸葛亮這樣的才干為什么不能為吳國所用,否則也不會讓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去勸說諸葛亮降吳。

  在書中,我最快樂的就是看到敵人中了臥龍先生的計策,或者被蜀國大將打敗,最痛苦的就是看到大英雄們一個一個的死去。關(guān)羽,張飛,趙云,劉備,諸葛亮……特別是看到諸葛亮與世長辭的時候,我的眼淚就在眼眶里打轉(zhuǎn),臥龍先生自從劉備去世后,為了報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一直兢兢業(yè)業(yè),扶持幼主?墒,天妒英才,他還是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去世了。那一天,一顆很大的星星從天空中墜了下來,他盡管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還是想著國家,他把平生所有的結(jié)晶留給了姜維,還令人做了他的木雕,給那些大將軍們留下了許多錦囊妙計,他把他的一切都獻給了國家,可歌可泣。

  當然,在書中,這類忠誠的人,屢見不鮮,一次一次的令人感動,也告訴我們許多道理,驕兵必敗,兵不厭詐……讓我一生受益匪淺。感謝你,羅貫中先生,感謝你《三國演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wzt/1234558.html

相關(guān)閱讀:我最崇拜的人作文
點滴初二作文
有一種愛叫-有一種愛叫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
以滋味為話題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