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二輪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專項訓練試題(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一、選擇題
1.魯迅是中國近代后期杰出的文學家。以下文學作品,由他創(chuàng)作的是(   )
A.《名優(yōu)之死》   B.《子夜》   C.《駱駝祥子》   D.《阿Q正傳》
2.小明坐火車去旅 游,當火車走到八達嶺的長城腳下時,他看到鐵路沿途青龍橋的站臺上有一座雕像,注視著前方的京張鐵路,你認為這座雕像是(    )。
 
A. 詹天佑   B. 張謇   C. 嚴復   D. 魏源
3.他撰寫《制堿》一書,將制堿的奧秘,公之于世,打破堿業(yè)的壟斷。他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嚴復
4.魏源則被稱為西學中用第一人,他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成為經(jīng)典,成為拿來主義的開山鼻祖。他提出的“長技”是指(   )
A.西方的先進技術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     D.西方開放的對外政策
5.下列歷史人物與其貢獻的連線搭配,下列選項搭配不正確的是            
A、張謇——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       B、魏源——編寫《海國圖志》
C、詹天佑——設計京張鐵路     D、冼星!獎(chuàng)作《義勇軍進行曲》
6.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
A.京張鐵路      B.京廣鐵路 
C.唐胥鐵路   D.寶成鐵路
7.金華有一大批文物古跡、文化特產(chǎn)和歷史文化 名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明代李漁被稱為“東方莎士比亞”     
②武義郭洞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③婺劇是金華民間的主要曲藝種類       
④邵飄萍創(chuàng)辦新聞編譯社和《京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五四前后,湖南出現(xiàn)了一批有影響的教育家,其中在教育界有“長沙王”之稱的是(   )
A.楊昌濟  B.陶行知  
C.徐特立  D.羅?重
9.下列哪一作品是郭沫若為適應抗戰(zhàn)需要而創(chuàng)作的歷史劇?
 
10.下列人物與其成就搭配不正確的是
A.詹天佑——京張鐵路              B.候德榜——侯氏制堿法
C.林則徐——《海國圖志》          D.聶耳——《義勇軍進行曲》
11.下列各項搭配不正確的是(   )
A.詹天佑——京張鐵路         B.侯德榜——侯氏制堿法
C.嚴復——《海國圖志》       D.魯迅——《狂人日記》
12.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是(   )
A.清華大學        B.京師大學堂         
C.太學            D.國子監(jiān)
13.“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來說是悲劇又是機會,這場戰(zhàn)爭促使古老大帝國的覺醒!保R勇《坦然面對歷史的傷》)以下最早體現(xiàn)“鴉片戰(zhàn)爭促使古老大帝國的覺醒”的史實是(   )
A.魏源著《海國圖志》              B.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
C.嚴復譯著《天演論》              D.維新派掀起變法運動
14.2015年5月4 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北京大學,與北大學子共度青年節(jié),紀念五四運動95周年。北京大學的前身是戊戌變法時期創(chuàng)辦的、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
A.京師同文館           B.京師大學堂       
C.清華學堂             D.黃埔軍校
15.“科舉入仕,是1300年間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夢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奮斗目標!钡菍χ鴷r代的發(fā)展和變遷,清末統(tǒng)治者嘗試著用新的辦法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下列關于我國近代新式教育的敘述有誤的是(   )
A.1905年科舉制度被廢除
B.京師同文館是近代中國第一所新式學堂
C.京師大學堂是近代中國第一所體制完備的高等學府
D.李四光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16.《海國圖志》在中國出版后僅賣出千冊左右便無人問津;而在日本它卻被翻印15版,賣出十多萬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當時中國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B.中國封建傳統(tǒng)根深蒂固
C.日本以魏源的主張進行明治維新     D.日本人是魏源的粉絲,愛屋及烏
17.歌曲反映了時代的特點,往往成為一個時代的主旋律。以下歌曲不屬于新中國成立以后出現(xiàn)的是 (    )
A.《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                B.《義勇軍進行曲》
C.《志愿軍進行曲》                  D.《學習雷鋒好榜樣》
18.在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首條鐵路通車典禮上,有代表充滿豪情的說:“筑成此路,為中國人吐氣矣”這條鐵路是
A.平漢鐵路    B.滇越鐵路     
C.淞滬鐵路     D.京張鐵路
19.魏源的《海國圖志》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自強、求富    
C.維新變法     D.民主、科學
20.1998年國家郵政局發(fā)行的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北京大學的前身是 (      )          
A、商務印書館              B、福州船政學堂  
C、江南制造總局機械學堂    D、京師大學堂
21.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帶給人們巨大的精神力量!創(chuàng)作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激發(fā)中國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①《義勇軍進行曲》 ②《國際歌》 ③《黃河大合唱》 ④《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22.一部反映19世紀末期中國某富商家族興衰歷史的電視劇正在熱播。劇中有這樣幾組場面,你認為其中與史實不相符的是
A.商人到廣州日本人開設的工廠洽談生意  
B.商人的兒子在京師大學堂讀書
C.商人正在讀《新青年》,了解新思潮    
D.商人家住在北京東交民巷
23.詹天佑是洋務運動時期我國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學生,他以熾熱的愛國熱情表示“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修鐵路”。1909年由他主持設計和施工的中國人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全線通車。這條鐵路是
A.唐胥鐵路   B.淞滬鐵路      
C.京張鐵路   D.京漢 鐵路
24.20世紀30—40年代,我國音樂家創(chuàng)作了許多控訴日本侵華造成民族苦難和謳歌、激勵抗擊日本侵略的音樂作品,其中被譽為“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音樂史詩”的是(   )
A.《松花江上》              B.《游擊隊之歌》      
C.《義勇軍進行曲》          D.《黃河大合唱》
25.下圖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狂人日記》的封面。該書的作者是
 
A.徐悲鴻    B.冼星海    C.魯迅    D.郭沫若
26.《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是
A.冼星海    B.聶耳    C.田漢    D.徐悲鴻
27.下列有關中國近代教育和科學技術成就的表述,正確的是(   )
A.著名思想家嚴復譯著《天演論》
B.詹天佑在京師大學堂畢業(yè)后主持修建京張鐵路
C.辛亥革命后,國民政府廢除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
D.人民音樂家聶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別是《黃河大合唱》和《義勇軍進行曲》
28.中國近代有一首竹枝詞寫到:“兩地情懷一線通,有聲無影妙郵筒!辈牧现械耐ㄓ嵎绞绞
A.無線電報 B.書信 C .有線電話 D.互聯(lián)網(wǎng)
29.清政府之所以廢除科舉考試制度是因為(    )。
①這時的科舉考試制度培養(yǎng)不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②鴉片戰(zhàn)爭后,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西方,改革教育;
③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時期創(chuàng)辦了新式學堂;
④清政府意識到要“科教興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30.中國近代第一個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國實行,且根據(jù)它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個學程的新式教育體制的文件是(    )
A.《欽定學堂章程》   B.《奏定學堂章程》
C.《重訂學堂章程》   D.《籌議京師大學堂章程》
二、填空題
31.音樂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體現(xiàn)。
(1)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_______________ ____作為中華民族的音樂經(jīng)典,震撼了一代代中國人。
(2)人民音樂家聶耳創(chuàng)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仍是我國傳唱的國歌。
(3)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熱情頌揚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拿破侖的英雄業(yè)績。
(4)法國狄蓋特譜曲的___________________,唱遍世界,成為一首世界無產(chǎn)者的革命戰(zhàn)歌。
32.請將下列中國“第一”的歷史事件寫出來(12分)
(1)中國近代第一份商業(yè)性報紙                         
(2)中國近代第一個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國實行的學制                         
(3)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4)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5)中國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資產(chǎn)階級政黨                         
(6)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修筑的第一條鐵路                         
思想解放推動社會的進步。
33.他發(fā)憤編著《海國圖志》提出“                   ”主張
34.他以西學理論鼓吹變法,宣傳“物競天擇,______________”。
35.他創(chuàng)辦《新青年》宣揚“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6.他成立興中會,第一次喊出了“______________ ”口號。
三、問答題
37.安徽地處江淮,人杰地靈,請完善下面的安徽名人榜。
(1)北宋時擅長用“白描”畫法,譽為宋畫第一的畫家是——
(2)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3)他是安徽懷寧人,參加主持兩彈的研制工作,譽為“兩彈元勛”——
38.歷史歌曲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個重要途徑,閱讀下列歌詞回答問題(5分)
 材料一:《松花江上》歌詞,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高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
 材料二:《盧溝橋之歌》歌詞: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
(1)材料一中的“那個悲慘的時候”指哪一年發(fā)生的什么事件? (2分)
(2)材料一中所指事件發(fā)生后國民黨政府采取了什么方針使我們喪失了東北無盡的寶藏?
(3)《盧溝橋之歌》體現(xiàn)了怎樣的民族精神?(1分)
(4)材料中的歌曲曾經(jīng)廣為傳唱,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心聲和風貌,請你再舉出一例你所知道的同一時期反映同一主題的歌曲。(1分)

 

 

參考答案
1.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魯迅的相關知識,四個選項所述的文學作品,由魯迅創(chuàng)作的是《阿Q正傳》,《名優(yōu)之死》的作者是田漢,《子夜》的作者是茅盾,《駱駝祥子》的作者是老舍,所以答案是D。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運動
2.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京張鐵路的相關知識,通過所學知識,我們知道:京張鐵路的獨特之處是設計了人字形的路軌,其設計者是詹天佑,所以答案是A。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3.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侯德榜的相關知 識,侯德榜撰寫《制堿》一書,將制堿的奧秘,公之于世,打破堿業(yè)的壟斷,詹天佑的貢獻與鐵路有關,魏源是《海國圖志》,嚴復《天演論》,所以答案是B。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4.A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閱讀分析能力。魏源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意思是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及來抵制外國侵略,其中的“長技”是指西方的先進技術。故答案選A。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5.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歷史人物與其貢獻的聯(lián)系。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A、B、C度正確,D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所以選D。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
6.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京張鐵路的內(nèi)容。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1905年以詹天佑為總工程師開始修建的京張鐵路,1909年全線通車,這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所以選A。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7.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江蘇金華的地方史的相關內(nèi)。做好本題的關鍵在于抓住題干中“金華”這一關鍵詞,依據(jù)教材知識可知關漢卿被稱為“東方莎士比亞”而關漢卿并不是金華人;勸世文是金華民間的主要曲藝種類而非婺劇,由此排除①③,故答案選D。
考點: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
8.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徐特立的知識,五四前后,湖南出現(xiàn)了一批有影響的教育家,其中在教育界有“長沙王”之稱的是徐特立,故答案選A。
考點:地方史
9.A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郭沫若為適應抗戰(zhàn)需要而創(chuàng)作的歷史劇。郭沫若為適應抗戰(zhàn)需要而創(chuàng)作的歷史劇是屈原,而《狂人日記》是魯迅的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的作品,《小二黑結婚》是趙樹理作品。故答案選A。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10.C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重要歷史人物及其成就。四個選項中,很容易排除C項,因為《海國圖志》是魏源寫的,不是林則徐寫的。故答案選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11.C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中國近代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成就。學生要注意此題是否定式的選擇題,考察的是學生對相關史實的識記能力。這種類型的題,如果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直接就 可以確定答案。魏源主張學習外國的先進之處,編成《海國圖志》一書;嚴復翻譯了大量外國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譯著《天演論》影響最大。所以此題不正確的是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12.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的準確識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時期,作為新政,創(chuàng)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故選B。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 化(二)•新式教育的開端
13.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民族探索史的相關知識內(nèi)容。魏源,近代著名的愛國思想家。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的入侵,民族的危難,使他認識到要改變現(xiàn)狀,必須學習西方的長處。他編成《海國圖志》一書,系統(tǒng)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并說明編寫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故答案選:A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14.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京師大學堂的相關內(nèi)容。北京大學的前身是戊戌變法時期創(chuàng)辦的、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京師大學堂。這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唯一成果,所以答案選B。
考點: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近 代化的艱難起步•清末民初的文化與教育•京師大學堂
15.D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我國教育發(fā)展的相關史實。學生要注意此題是否定式的選擇題,選擇不正確的答案。洋務運動時期,創(chuàng)辦的京師同文館是我國第一所新式學堂。戊戌變法時期,創(chuàng)辦的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為了選拔人才,適應形勢發(fā)展,清政府于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zhì)學家。故此題錯誤的是答案D。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16.B
【解析】
試題分析:本小題考查的是近代新思想的萌發(fā)。近代以來,列強入侵,國家危難,一些愛國的思想家認識到要改變現(xiàn)狀,必須學習西方的長處,他們中的代表人物有魏源等。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礎上,編成《海國圖志》一書,系統(tǒng)介紹了西方各國的歷史地理,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出版后風行海外,特別是日本,有著很大的影響。但在國內(nèi)由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讓堂堂的天朝上國,放下身段,去向西方蠻夷小國學習,承認自身的落后,這是很多人無法接受的,所以鴉片戰(zhàn)爭后萌發(fā)的新思想,只是啟迪引導人們掙脫牢籠,向西方學習,其影響是要慢慢顯現(xiàn)的。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17.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義勇軍進行曲》的準確識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義勇軍進行曲》創(chuàng)作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故選B。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
18.D
【解析】
試題分析:題干里的“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是解題的關鍵。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京張鐵路的準確識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1905年開始詹天佑克服大量困難,設計并施工了京張鐵路,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京張鐵路通車,故選D。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19.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魏源的《海國圖志》的準確識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魏源的《海國圖志》一書,系統(tǒng)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并說明編寫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故選A。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20.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大學有關知識的準確識記。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時期,作為“新政”,創(chuàng)辦了京師大學堂,1898年底正式開學。辛亥革命以后,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所以此題選D。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新式教育的開端
21.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救亡的歌曲的準確識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義勇軍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都是創(chuàng)作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激發(fā)中國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 ②《國際歌》是巴黎公社失敗后創(chuàng)作的歌曲, ④《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是抗美援朝時的歌曲,故選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
22.C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知識遷移能力。題文中提到的時間是19世紀末期,這一時期商人到廣州日本人開設的工廠洽談生意有可能,因為根據(jù)1895年《馬關條約》,日本人有權在中國開設工廠,商人的兒子在京師大學堂讀書也可能,因為京師大學堂創(chuàng)辦于1898年,商人家住在北京東交民巷有可能,因為1901年(屬于20世紀)《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人民才不能住在北京東交民巷,但是商人正在讀《新青年》,了解新思潮不可能,因為《新青年》創(chuàng)辦于1915年,此時已經(jīng)是20世紀了。故答案選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甲午中日戰(zhàn)爭;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運動;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23.C
【解析】
試題分析:題干里的“詹天佑、1919年由他主持設計和施工的中國人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全線通車”這是解題的關鍵,這些信息告訴我們,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京張鐵路的準確識記,故選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24.D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黃河大合唱》的創(chuàng)造背景。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民族處在危亡關頭,聶耳、冼星海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他們卓越的音樂才能,創(chuàng)作了大量振奮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以氣勢宏偉的旋律,發(fā)出中華民族英勇抗戰(zhàn)的怒吼,震撼了一代中國人的心扉,被譽為“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音樂史詩”。故此題選擇答案D。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25.C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狂人日記》的作者!犊袢巳沼洝返淖髡呤囚斞,該作品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罪惡。故答案選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26.B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读x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是聶耳,田漢是《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故答案選B。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27.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的準確識記?捎门懦āR罁(jù)已學知識可知,詹天佑是在美國留學的留學生;廢除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的時間是1905年;人民音樂家聶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別是《義勇軍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故選A。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新式教育的開端•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
28.C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分析材料,獲取有效信息。由材料里的“一線通、有聲無影妙郵筒”可以知道,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變遷的準確識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19世紀70年代以后,中國 開始架設有線電報,商人、記者、親朋好友都用上了有線電報,故選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社會生活的變化•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國的出現(xiàn)
29.C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我國教育發(fā)展的相關史實。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以四書五經(jīng)為教材,八股取士,通過科舉考試選拔人才。這樣,國家得不到急需的軍事、外交、科技等人才;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西方,改革教育。洋務運動時期創(chuàng)辦了新式學堂。戊戌變法時期創(chuàng)辦了京師大學堂;清政府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1905年廢除了科舉制的。故符合題意的答案選擇C。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30.B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史我國教育發(fā)展的相關史實。中國近代以來,由于同西方的接觸我國的思想不斷進步,洋務派大臣要求停止科舉考試。清政府迫于形勢,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個學程的新式教育體制,并于1905年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考試制度。故此題選擇答案B。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31.(1)《黃河大合唱》(2)《義勇軍進行曲》  (3)《英雄交響曲》  (4)《國際歌》
【解析】
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冼星海的作品《黃河大合唱》。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民族處在危亡關頭,冼星海創(chuàng)作了大量振奮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他的《黃河大合唱》,以氣勢宏偉的旋律,發(fā)出中華民族英勇抗戰(zhàn)的怒吼,震撼了一代中國人的心扉。
(2)本題考查的是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民族處在危亡關頭,聶耳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他的《義勇軍進行曲》,由著名戲劇家田漢作詞,這首歌極大地激發(fā)了中華民族的抗戰(zhàn)意志。新中國成立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
(3)本題考查的是貝多芬為拿破侖創(chuàng)作的《英雄交響曲》。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是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的邀請為拿破侖寫的。他是貝多芬第一部明確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交響樂作品,標志著貝多 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
(4)本題考查的是國際歌。巴黎公社失敗后不久,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chuàng)作了《國際歌》的歌詞。后來,經(jīng)過工人作曲家狄蓋特譜曲后,《國際歌》在全世界廣泛傳唱開來。唱遍世界,成為一首世界無產(chǎn)者的革命戰(zhàn)歌。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璀璨的近代文化•世界的文化杰作;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產(chǎn)階級的斗爭與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的加強•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32.(1)《申報》。(2)《奏定學堂章程》。(3)京師大學堂。(4)《狂人日記》。(5)中國同盟會。(6)京張鐵路。
【解析】
試題分析:第(1)問的提示詞為“近代第一份商業(yè)性報紙”,這指的是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申報》,《申報》前后歷時78年,報紙刊載新聞、評論、廣告等內(nèi)容,記錄了從清末到民國近八十年間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社會各方面的情況,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被稱為“近現(xiàn)代史的百科全書”。
第(2)問考查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fā)展情況。戊戌變法失敗后,科舉考試又恢復了八股文,大學堂的學生只有考取科舉,才能取得做官資格,每到科舉試期,學生紛紛請假趕考,這樣國家得不到急需的軍事、外交、科技等人才。在張之洞的奏請下,清政府迫于形勢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個學程的新式教育體制。
第(3)問所問的“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指的是戊戌變法時期,在北京創(chuàng)辦的京師大學堂。洋務運動以來,為了培養(yǎng)新式人才,國家開始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戊戌變法時期,作為“新政”,創(chuàng)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創(chuàng)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4)問提到的“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是魯迅先生在1918年在《新青年》上發(fā)表的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他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歷史,號召人們推翻“吃人”社會,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nèi)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
第(5)問考查的“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資產(chǎn)階級政黨”,是1905年創(chuàng)辦的中國同盟會。1905年,中國國內(nèi)出現(xiàn)了許多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團結革命力量,建立統(tǒng)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的主張得到了許多革命者的擁護,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還通過了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綱領。
第(6)問中提到的鐵路在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是外國人修建的,“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修筑的第一條鐵路”是1905——1909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主持修建的。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建京張鐵路,他克服了重重困難,并設計出“人”字形路軌減緩坡度,在同事和工人們的艱苦努力下,最終于1909年使京張鐵路全線通車。
考點:人教新課標版八年級上冊•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 社會生活的變化;人教新課標版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新式教育的開端;人教新課標版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人教新課標版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課標版八年級上冊•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中國人修建的 第一條鐵路。
(1)師夷長技以制夷(2)適者生存(3)民主科學(4)振興中華
【解析】
試題分析:魏源發(fā)憤編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嚴復以西學理論鼓吹變法,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宣揚“民主”和“科學”;孫中山成立興中會,第一次喊出了“振興中華”口號。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史實
點評:關于《海國圖志》,學生還要知道,它系統(tǒng)介紹了世界各國地理、歷史和科技發(fā)展狀況。魏源的思想是對閉關自守的傳統(tǒng)觀念的挑戰(zhàn)。關于嚴復,還可以考查其貢獻:譯述《天演論》,震動了當時的思想界,推進了維新變法運動的發(fā)展。他是中國近代的啟蒙思想家。關于《新青年》的創(chuàng)辦,學生還要知道其創(chuàng)辦的時間是1915年,地點是上海。關于興中會的成立,學生還要知道其建立時間是1894年11月,地點在美國檀香山。
37 .
(1)李公麟 (2)陶行知(3)鄧稼先
【解析】
試題分析:組合列舉題考察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還有對相關相似知識的區(qū)分能力及其對重大事件人物特征的重大記憶能力。首先看題干總述問題,這是大前提;其次要注意每一小問的關鍵性,這些幫學生確定答案的依據(jù)。
(1)題干中的關鍵詞“北宋”、“ 擅長用“白描”畫法”、“ 宋畫第一”,根據(jù)這些特征,回顧課本所學知識找出相符合的人物:李公麟;
(2)這個人物的特征是:提出“生活即教育”、是人民教育家。回顧課本所學知識:哪位教育家提出“生活即教育”?符合題意的只有“陶行知”。
(3)此問依據(jù)地點:安徽懷寧人,貢獻:參加主持兩彈的研制工作,被譽為“兩彈元勛”等關鍵詞,聯(lián)系課本所學知識,馬上就能確定答案是“鄧稼先”。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經(jīng)濟重心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燦爛的宋元文化(二);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上冊•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下冊•科技教育與文化•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38.(1)1931年,九一八事變
(2)不抵抗方針
(3)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視死如歸、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說明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敵、英勇抗爭的精神。
(4)《義勇軍進行曲》、《游擊隊歌》、《畢業(yè)歌》、《黃河大合唱》等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zhàn)爭,(1)材料一中“那個悲慘的時候”指1931年,九一八事變(2)國民黨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方針(3)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敵、英勇抗爭的精神。(4)此問只要寫出的答案和要求相符即可。本題屬于基礎知識考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266152.html

相關閱讀:初三上學期歷史第三單元綜合測試題(川教版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