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知識點:常量與變量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基本定義:
變量:在某一變化過程中,數值發(fā)生變化的量。
常量:在某一變化過程中,數值始終不變的量。
變量和常量往往是相對的,相對于某個變化過程,在不同研究過程中,作為變量與常量的“身份”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常量與變量的判定:
變量:就是沒有固定值,只是用字母表示,可以隨意給定值的量。
常量:就是有固定值得量(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數字)
例如:
1. y=-2x+4 y,x都沒有固定值,是變量;4是固定的,所以是常量。
2. n邊形的對角線條數l與邊數n的關系:l=n(n-3)/2 同上理由,n是變量;1,2,3是常量
3.圓的周長公式:C=2πR 因為π是個固定的數字(3.1415926535...)只不過是用字母表示,所以是常量,2也是常量;R和C沒有確定值,都是變量。


判斷一個量是常量還是變量,需看兩個方面:
在事物的變化過程中,我們稱數值發(fā)生變化的量為變量,而數值始終保持不變的量稱為常量。常量與變量必須存在于一個變化過程中。
①看它是否在一個變化的過程中;
②看它在這個變化過程中的取值情況。
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有無限的,也有有限的,還有的是單獨一個(或幾個)數的;
在一個函數解析式中,同時有幾種代數式時,函數的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應是各種代數式中自變量的取值范圍的公共部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72056.html

相關閱讀:情感評價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