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合作理念的探究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合作學習因其易組織與良好的有效性,被廣泛應用于多個教育階段的多種學科中.初中教學相對于小學教學難度有較大的提升,加入了諸多數學理論,使部分學生難以適應這種變化,導致一些小學數學成績極好的學生升入初中后卻一落千丈.數學教學相對于其他教學又較依賴于學生自身的悟性,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想能夠提高班上整體數學水平,需要“另辟蹊徑”,而合作教學正是一條高效的捷徑.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融入合作理念的現狀

  雖然合作學習已被切實證明行之有效,但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融合方法.經過筆者調查研究,發(fā)現部分初中教學在融入了合作理念后,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下文針對目前部分沒有起到作用的合作理念進行描述.

  (一)合作理念實行后內部管理不當

  大多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融入合作理念采用的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而小組模式通常需要選一個代表對問題進行發(fā)言,而代表的發(fā)言不一定能夠全面地表達小組意志,通常小組的代表為成績最為優(yōu)秀的一個,在小組代表進行發(fā)言時,會造成小組未發(fā)言成員無所事事,不能得到價值的體現,導致學習積極性降低.

  (二)討論中無法進行實效管理

  通常,在實施合作學習討論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學生就通過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但討論不能夠達成期望目標,沒有弄清問題的學生往往不參與討論,弄清問題的學生往往又不愿意進行討論,并且時常出現討論的重點不在問題,而是在討論其他無關學習的問題.這種情況完全不能將合作理念的作用發(fā)揮,甚至還降低了學習效率.

  二、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有效融入合作理念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合作理念,就是要在數學課堂中合理而科學地應用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法.如何將合作學習貫徹數學教學過程,正是下文所探討的主題.

  (一)把握合作理念融入時機

  合作理念雖有著積極作用,但需要把握融入時機,比如在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時,即使融入合作理念也不能發(fā)揮其作用,對于這種純理論知識,應該避免融入合作理念,讓學生自我學習.而在學習“多項式除以單項式”這一課時,教師完全可以把握這種時機,提出一個復雜的等式,如[(82×40×7)÷(74÷2)]÷[(76×24×3)÷(88÷4)]x=80,限定很短的時間讓學生解答,學生必然會覺得時間不夠,然后提出合作理念,既滿足了學生心理需求,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結合學生認知結構設計教學方案

  教學并不單純是“教”,還包括了“學”.教育并不是單純地將教師掌握的知識按部就班地講解,甚至有些教師執(zhí)教多年沒有自行設計過教案,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要幫助學生的數學水平提升,就需要根據學生已有認知結構結合學生所需的心理需求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將“教”轉變?yōu)椤敖膛c學”.在初中的教學大綱中,這一點可以得到體現:在進行“梯形的中位線”這一教學課時前,教師需要講解三角形的各種解法,在學生對三角形有充分的認知后,再來學習梯形中位線會使學生容易接受.如果學生不理解三角形,則更加難以理解梯形,在討論中會不明所以,完全不能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同樣應該如此,在進行新的知識點的教授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的備案,設計出學生易于理解的合作學習方案,才能使學生有效地探討.

  (三)對合作學習小組的合理干涉

  合作理念的最好執(zhí)行方法是成立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小組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課堂氣氛活躍的同時也能學習到知識.因此,小組學習是建立高效課堂的極佳方式.教師針對小組容易出現的問題應該合理規(guī)劃小組成員,根據學生性格與成績,將活潑的學生分到一組,將較孤僻的學生分到一組,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在教師提出問題時,應該按照小組成員數量提出多個問題,使每名學生都有發(fā)揮的機會,這樣即使是不會的學生,小組成員也會教給他,通常成績不好的學生回答問題過后,能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

  (四)提高小組成員責任意識

  合作理念強調的是整個合作體系,小組成員的互相配合,互相協作是合作學習的核心.在分組學習的過程中明確各個成員的責任,如在進行“圓的內接四邊形”這一課時,可以讓小組學生分別計算圓中的不同四邊形,將圓中的梯形分割為三角形,一名學生來證明梯形的中位線,兩名學生各自證明一部分四邊形并互相檢查,在完成計算后統(tǒng)計得出圓內的整體面積.這既能讓每名學生動手計算,也有較強的合作理念,不會讓部分學生無所事事.

  結束語

  只要能夠正確地將合作學習應用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對提高學生數學水平有百利而無一害.合作學習不僅將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重大改變,也是教育界革命的開始.身處教育第一線的數學教師應該孜孜不倦地探索合作學習新道路,相互交流教育經驗,以提升我國數學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熊嵐.論高校教師教學研討合作文化的培育[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2]劉慶忠.高三語文復習教學中的合作與探究[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10).

  [3]佘金明,謝顯珍,羅愛嶸,等.高職高專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J].文教資料,2009(11).

  文章來源:3edu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96489.html

相關閱讀:中考數學復習指導之備考五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