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跟大師學催眠》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催眠原理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固然已有相稱多的文章(編注:指英文,中文文章極少)介紹已故的艾瑞克森博士的工作,本書仍值得鼎力推舉,它不阻供給讀者一個了解艾瑞克森博士的機遇,還可透過其教學研討會的逐字紀錄,盡可能地親熱他,直接向他學習。

  依附"無意識學習"( unconscious learning) (就如艾瑞克森在研討會中所做的l是異常有力又直擊關鍵的方法。然而,我們必需否認,感性層面的理解就算形象而難以書喻,仍有其魅力與價值。讀者可以從參考杰,海利(JayHaley)、艾瑞克森和羅西(Rossi)、班德勒(Bandler)與葛林德(Grinder),以及其他評注者的著作中,失掉更明白的參考架構,以求更瑞克森方法的重要精華。假如讀者已熟習這些著作,勢必更能觀賞艾瑞克森的研討會。

  先不管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受邀寫這篇序言等于殊榮。我是藉由一個十分相似本書所先容的研討會遇見艾瑞克森的。在遇見他之前的很多年,一些共事跟我在荷蘭推展"導式療法"(directive therapy)的短期醫(yī)治方法;僅是透過他及杰,海利的著述,我們的療法便深受艾瑞克森的強烈影響。這份因緣起于凱,湯普森I KayTh0mpson )在荷蘭傳授催眠課程,他是艾瑞克森的舊識,我也由于他才知道艾瑞克森在健康狀態(tài)容許時仍接見訪客,湯普森教學為我寫了封引介信。出于極大好奇,也帶著敬畏的高尚敬意,我飛到了鳳凰城(Phoenix)。

  除了略有所聞他的紫色世界(編注:艾瑞克森自身因視力緣故,偏愛紫色),我不知到達時能等待什么。第一次與他會見時最感動我的,是他簡略、友善的好奇,以及全然不知本人的主要性。艾瑞克森真誠地歡送我這位遠從荷蘭來的訪客,以一個故事開端了咱們的探討I事后我才    !曉得,他有意藉由那個故事來串聯(lián)我們之間興致的獨特點)。這段趣聞軼事是有關弗利然人( Frisian )世代在亞歷桑那沙漠豢養(yǎng)母牛,以及隨之而來必備的澆灌他說明多年前印地安人在開挖灌溉渠道時作了個論斷:"你會納悶他們如何預知挖崛渠道的必要。"我不僅納悶,還迷惑于該如何把他所書連結到我的訪問目標。

  參加研討會后又給了我更多的納悶,學生期待的顯然是一位不平常的治療師,一種不尋常的教學法。艾瑞克森朝學生丟石頭,快要打到時,它溘然變成了橡皮制的石狀品。他強調:"事情不總是如它所現(xiàn)。"接下來他會講個治療個案的故事來論述這個觀點。在初步檢視示范個案的病史時,這些相關內容好像只是純潔的余興節(jié)目;有些人想要更深刻,以獲得"真正的教導",于是問個畢竟,然而艾瑞克森又用另一個故事回應。更多進一步的問題帶來更多的故事,而不是讓我們消化一個故事,反芻它的意義。艾瑞克森總是開始另一個傳說,有時用笑話捉住我們的注意力,有時連過場都不著痕跡地帶過。

  除了在教學時用故事開始,或結語時來個簡短、一句話的解釋,艾瑞克森很少解釋要我們學的貨色,這樣的方法迫使我們得自己得出結論,而且常常是令人喪氣的。這種隨之而來的困惑及些許不舒暢感,是促成注意力保持在連續(xù)轉換狀態(tài)的方法之一,構成了艾瑞克森所稱的"天然催眠狀態(tài)"( natural trances),我們和這個世界的溝通模式(3),而這種做作催眠狀況正可增進無意識學習。

  我?guī)е鴿M腹疑難加入研討會,但從沒提問,有些問題尚未出口就得到了謎底,有些甚至已超越自己能處置的訊息;氐綒W洲,我開始懂得在那趟行程中抓取到的訊息,這才匆匆看見研究會的構造。

  最即時浮現(xiàn)的一個感觸是:比起人們?yōu)g覽艾瑞克森相干文獻時,總天經(jīng)地義地期待他的巨大,他自己卻甚少強調自己是個勝利的治療師,催眠。他強調提高有時反而來自受限的生命實質,有時僅僅源于病患誠懇接收,甚至確定自己及本身癥狀所帶來的改變。癥狀的顯著改良并非永遠可能。聽到他說"對某些個案而言,治療師可以什么都不做"這句話,真是一種擺脫,也很撫慰--即使是艾瑞克森,也會有認為自己并不合適某位病患的時候(例如他與一位懇求治療的口吃患者通訊所示,頁202)。

  艾瑞克森一點也不想變成神話人物,他反而更像是滿腔熱情的手工藝老師傅,想將多年血汗得來出神入化的技巧傳授給大家。他不急著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興許是他盼望防止的,可是仍是產(chǎn)生了),他更盡力的,是讓我們跟上腳步,得到他認為對我們重要的東西,并且慢慢熟悉他。

  他對手工藝技巧的喜好不僅見于藝術品與留念品的收集,也可見諸于他告知我們有關治療或催眠引誘(induction)的故事中。

  艾瑞克森的行事作風讓我想到受訓時意識的一位資深神經(jīng)學學者,他也是同業(yè)中杰出的手工藝師,難下診斷的個案通常都轉介給他。他從病患們一進診療室,就開始細,乙察看。很顯明的,或者基于我們的權利,他一開始心不在焉地進行尺度程序的神經(jīng)檢查,突然全部人就投入某個特定病理的問題所在,完整不用藉由其別人向來依賴的試驗室或復雜的檢討儀器。淵博的臨床經(jīng)驗讓他得以辨識出普通人前所未聞、在教?書中找不到、甚至是連他自己都    不見得說得出所以然來的一些隱微徽象。他的手法猶如艾瑞克森典型的那種令人困惑的簡單;教人不禁崇敬的是,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下診斷,猶如艾瑞克森示范如何從病患浮現(xiàn)自己的方法中就能找到關鍵因素一樣。

  學生千萬不要曲解了這種辦法的簡單,那可是很危險的。若不器重一步步?集材料的謹慣規(guī)矩,可能會誤認為只有跟著直覺走就好。在艾瑞克森的教養(yǎng)故事中能夠看見,他很少?集資料,做的是無關診斷的工作;然而他很有技能地發(fā)展出"問得很少、得到良多"的伎倆,6號疑惑型懷疑論者的自我提升法,老是不惹人留神地取得所需的資訊。因而,更進一步闡明艾瑞克森的診斷進程,好讓他的方式更為人可用,這是很重要的。

  艾瑞克森無比看重如何運用一般精力醫(yī)學或能源心理治療所得到的不同知識。他十分仰賴有關活下去的一切知識,視其為直接休會、也是日常教訓的中心,而這些偏偏是傳統(tǒng)心理學或精神病理學遲疑未前的。艾瑞克森的診斷手法包含懂得個別習慣、個人價值及特殊情境,這一切時常被以為對迷信(所謂在每一角落都可以廣泛驗證的常識體)不太大奉獻,可是對一個人及潛能的改變,卻是癥結所在。艾瑞克森診斷方法的另一成分是他并非一位中破的事實?集者,而是窘境解答的搜尋者,完美型性格四大行動結構。他發(fā)展了一種特殊才干,從從前事件中可以指向將來的正向意義;從各式各樣的癥狀里,他看見了一個更美妙性命如何可以有建設性地從新動身。

  艾瑞克森是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因為他發(fā)展的方法轉變了心理治療走向。當其余人集中央力剖析本來體系的毛病,并找出彌補之道時,艾瑞克森展示了如何發(fā)明潛能及如何將負面轉為助力的技巧。以傳統(tǒng)的心理治療思路而言,典范的方法是先樹立一套功效為何發(fā)生阻礙的實踐,再將之應用到特別個案。然而這取向的方向總是不斷呈現(xiàn)新的問題,因為不能把持且無奈預期的個別差別總是一直涌現(xiàn)。

  前述有些例子可在本書的(艾瑞克森運用的趣聞軼事)(頁25)中看到。我最愛好的是那位有自殘用意的護士貝蒂的故事(頁l89)。這則故事已經(jīng)超出了心理治療而臻藝術境界,自有其多重的意義。對觀視者而言,它是各種催眠景象的示范;對當事人而:,它是個治療,更是一個間接卻有力的重返人生尋求之邀請。在領導她(譯注:護士貝蒂)訪視逝世亡與再生的天然輪回過程中,改變緩緩顯現(xiàn)。這過程本身是非常迷人的。請讀者注意其中唯巨匠風范才有的要害:艾瑞克森不僅點誕生命的價值;他先談到    !死亡,在貝蒂當下的思考架構中,兩人相會。這則故事不僅是艾瑞克森典型的治療手段,更重要的意思在于他以奇特而實在的立場做這所有,反對個別專業(yè)對本能退縮的反映。其他治療師在和個案有如斯深入又公然的涉入后,會有勇氣像艾瑞克森這樣許可貝蒂自行決議嗎?即便艾瑞克森會為貝蒂仿佛是自殺身亡而遭遇責備,但在事件多年當前才終于曖昧化的現(xiàn)今來看,他的做法從一開始就是準確且理智的。

  理查·凡戴克(Richard Van Dyck,M,D.)

  荷蘭Oegstgeest催眠臨床核心荷蘭學會會長

  (President ofthe Dutch Society of Clinica[ Hypnosis,Oegstgeest, The Netherlands)

  1980年六月二十四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uimian/25314.html

相關閱讀:催眠與暗示
調和身心息 打通任督脈
催眠分類
打開心靈的黑盒子
催眠技巧大全-23神奇電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