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古代經典之作《九章算術》可以看得出,中國數學文化起源于人的實際需要,比如丈量土地、測量容積等.它以社會生活與生產實際為研究對象,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圍繞建立算法與提高計算技術而展開,強調在觀察、實驗基礎上進行分析、歸納得出結果,寓理于算,把數學建立在少數不證自明、形象直觀的原理上.這種算法化的數學文化傳統(tǒng),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變化是微弱的、漸變的.然而當前中國數學教學的內容與方法卻西化了,在教學形式上運用了西方的數學教學模式,在文化心理上卻不自覺地運用著中國傳統(tǒng)的數學文化觀,導致現(xiàn)實數學教學中出現(xiàn)了許多困惑的問題,比如如何處理培養(yǎng)思維與指導實踐的關系,是追求數學的直觀、實用還是它的理性思辨?是學習邏輯演繹還是注重算法和模型化方法教學?這些問題困撓著我們的教師,影響著我們的數學教學.
一、對數學的解讀
我們考慮全面性與歷史的發(fā)展,給數學下兩個定義.數學是數和形的學問.數─代數,即數量關系的科學,有序思維占主導,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形─幾何,即空間形式的科學,視覺思維占主導,培養(yǎng)直覺能力,培養(yǎng)洞察力.那么,什么是數學呢?19世紀恩格斯給數學下了這樣的定義:“數學是關于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數學是關于模式和秩序的科學.人類的心智和文化為模式的識別、分類和利用建立了一套規(guī)范化的思想體系,它就是數學.通過數學建立模式可以使知識條理化,并揭示自然界的奧秘.
二、感悟數學文化
數學文化不僅是數學自身屬于人類社會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而且數學尚擁有廣泛的超越數學自身意義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對人類的巨大影響,從而應把數學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數學教育放到整個社會文化背景中去觀察與認識.
數學文化的最基本的理論在與它的文化層面的分析,作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時代性的人類文化的一部分的數學文化,我們必須如實地承認它的差異性、可融合性和可變性.為了有利于數學教育,我們就應當弄清楚當前世界普遍認為正確的數學文化觀是什么?相同點和差異點是什么?數學教育理應貫穿數學的文化觀念.可是,以往我國乃至世界范圍的數學教育,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總是只是單純重視數學的知識技能性,而缺乏從人類文化角度對數學教育的探討.
首頁上一頁123下一頁末頁共3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13972.html
相關閱讀:數學教育中學員自主學習的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