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 12 題。( 9 分,每小題 3 分)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過段干木之廬必式。四方賢士多歸之。 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文侯問于群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
題。(9
分,每小題3
分)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過段干木之廬必式。四方賢士多歸之。

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文侯問于群臣曰:“
我何如主?”
皆曰:“
仁君。”
任座曰:“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
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
仁君。”
文侯曰:“
何以知之?”
對曰:“
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悅,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

文侯與田子方飲,文侯曰:“
鐘聲不比乎?左高。”
田子方笑。文侯曰:“
何笑?”
子方曰:“
臣聞之,君明樂官,不明樂音。今君審于音,臣恐其聾于官也。”
文侯曰:“
善。”

子擊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車伏謁。子方不為禮。子擊怒,謂子方曰:“
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
子方曰:“
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者,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
子擊乃謝之。

文侯謂李克曰:“
先生嘗有言曰:‘
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
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
對曰:“
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之外,不敢當命。”
文侯曰:“
先生臨事勿讓!”
克曰:“
君弗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文侯曰:“
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李克出,見翟璜。翟璜曰:“
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誰為之?”
克曰:“
魏成。”
翟璜忿然作色曰:“
西河守吳起,臣所進也。君內以鄴為憂,臣進西門豹。君欲伐中山,臣進樂羊。中山已拔,無使守之,臣進先生。君之子無傅,臣進屈侯鮒。以耳目之所聽睹記,臣何負于魏成!”
李克曰:“
子言克于子之君者。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君問相于克,克之對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祿千鐘,什九在外,什一在內;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師之;子所進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惡得與魏成比也!”
翟璜逡巡再拜曰:“
璜,鄙人也,失對,愿卒為弟子!”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周紀一》)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侯怒,任座趨出
趨:跑,疾走
B
.鐘聲不比乎
比:和諧,協(xié)調
C
.子擊乃謝之
謝:感謝,酬謝
D
.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就:歸于,趨向
10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xiàn)魏文侯善于“
納諫”
的一組是(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 ②
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

鐘聲不比乎?左高 ④“
今君審于音,臣恐其聾于官也。”
文侯曰:“
善。”

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⑥
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1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魏文侯禮賢下士,他每次經過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車上俯首行禮。各地的賢才德士很多都前來歸附他。
B
.在國師田子方看來,國君對人驕傲就將亡國,大夫對人驕傲就將失去封地。惟有貧賤之士無所畏懼,不在乎什么“
言不用,行不合”
。
C
.在如何識別人上,李克向文侯提供了五項標準,文侯對此不以為然,并讓李克回家休息。
D
.翟璜曾向李克探聽國相的人選,當?shù)弥獓嗳诉x不是自己時,勃然大怒,繼而歷數(shù)自己的功勞,認為自己比魏成強。
12
.請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共9
分)

(1
)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3
分)

(2
)今君審于音,臣恐其聾于官也。(2
分)

(3
)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4
分)
13
.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
處)(3
分)

謝太傅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便唱使還太博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曰:“
如此,將無歸?”
眾人即承響而回。于是審其量,足以鎮(zhèn)安朝野。
(選自《世說新語·
雅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89965.html

相關閱讀:《游焦山小記》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
《孔穎達,字仲達》閱讀答案及翻譯
《董純,字德厚》閱讀答案及解析(附翻譯)
《歐陽行周文集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沈煉,字純甫》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