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古詩的一點規(guī)律之一-雙方地點對舉話虛實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作者:劉樹云

一、雙方地點對舉——虛實結合(想象)

在送別詩中的某一聯(lián),往往出現(xiàn)兩個地點,這當然是對仗的需要,同時也是內容表達的需要。這兩個地點,即現(xiàn)在的送別地和友人(親人)即將到達的地方。在懷人詩當中就是兩人天各一方,這種現(xiàn)象學生往往難以理解。通過對送別懷人詩的梳理,我們發(fā)現(xiàn),它的出現(xiàn)是有規(guī)律的。姑且把它命名為雙方地點的對舉,雙方地點的對舉的詩句常常成為人們傳誦的名句。其表現(xiàn)手法就是虛實結合,也叫想象。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解說:

作者送別韓十四,韓十四走的主要是長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黃牛峽是必經(jīng)之乘地。這時詩人的耳際似乎響起了峽下黃牛灘的流水聲,其中白馬江頭的景色乃是實景,而黃牛峽則是作者想象之中的虛景,虛實相生,飽含作者對友人的惜別之情。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解說:

“桂嶺瘴來云似墨”,實寫寫柳州地區(qū)山林瘴氣彌漫,天空烏云密布,象征自己處境險惡!岸赐ゴ罕M水如天”,遙想行人所去之地,春盡洞庭,水闊天長,預示宗一有一個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揚,蘊愁其中:由于桂嶺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后兄弟相見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因而在這稍見亮色的描述中先籠罩了一層哀愁,十分巧妙地為尾聯(lián)的表情達意伏下一筆。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解說:

這一聯(lián)只是寫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是實寫,“江東”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帶地方,是虛寫。當作者在渭北思念江東的李白之時,也正是李白在江東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時;而作者遙望南天,惟見天邊的云彩,李白翹首北國,惟見遠處的樹色,又見出兩人的離別之恨,好像“春樹”、“暮云”,也帶著深重的離情。兩句詩,牽連著雙方同樣的無限情思;貞浽谝黄饡r的種種美好時光,懸揣二人分別后的情形和此時的種種情狀,這當中有十分豐富的內容。這兩句,看似平淡,實則每個字都千錘百煉;語言非常樸素,含蘊卻極豐富,是歷來傳頌的名句。

送李侍御赴安西

作者: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解說:

“虜障”,指防御工事!把嘀А保矫,在今甘肅山丹縣東南,這里代指安西,“太白東”,指秦嶺太白峰以東的長安!疤斦涎嘀П薄笔翘搶,想象朋友將在那里建功立業(yè)!扒爻翘讝|”,是作者所在之處,是實寫。安西與長安,相距萬里,關山阻隔,歸路茫茫,在地域廣闊的畫面上,濃墨重彩的勾勒,境界博大。詩句既是寫景,更是寄托對友人的惜別之情和美好祝愿。

望驛臺

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注:元稹出使東川,寫詩《望驛臺》:“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臺。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為思念妻子韋叢而作。白居易和同題詩一首。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解說:

“靖安宅里當窗柳”,元稹宅在長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韋叢此時就住在那里,寫其宅自見其人!爱敶傲币饧磻讶。我們從這詩句里,依稀看見韋叢天天守著窗前碧柳、凝眸念遠的情景,她對丈夫懷念之情太深了!次句“望驛臺前撲地花”,自然是寫元稹。春意闌珊,落紅滿地。他一人獨處驛邸,見落花而念彼如花之人。這兩句一虛一實,寫出了元稹和夫人韋叢的互相思念之情。

作者:劉樹云

一、雙方地點對舉——虛實結合(想象)

在送別詩中的某一聯(lián),往往出現(xiàn)兩個地點,這當然是對仗的需要,同時也是內容表達的需要。這兩個地點,即現(xiàn)在的送別地和友人(親人)即將到達的地方。在懷人詩當中就是兩人天各一方,這種現(xiàn)象學生往往難以理解。通過對送別懷人詩的梳理,我們發(fā)現(xiàn),它的出現(xiàn)是有規(guī)律的。姑且把它命名為雙方地點的對舉,雙方地點的對舉的詩句常常成為人們傳誦的名句。其表現(xiàn)手法就是虛實結合,也叫想象。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解說:

作者送別韓十四,韓十四走的主要是長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黃牛峽是必經(jīng)之乘地。這時詩人的耳際似乎響起了峽下黃牛灘的流水聲,其中白馬江頭的景色乃是實景,而黃牛峽則是作者想象之中的虛景,虛實相生,飽含作者對友人的惜別之情。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解說:

“桂嶺瘴來云似墨”,實寫寫柳州地區(qū)山林瘴氣彌漫,天空烏云密布,象征自己處境險惡!岸赐ゴ罕M水如天”,遙想行人所去之地,春盡洞庭,水闊天長,預示宗一有一個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揚,蘊愁其中:由于桂嶺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后兄弟相見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因而在這稍見亮色的描述中先籠罩了一層哀愁,十分巧妙地為尾聯(lián)的表情達意伏下一筆。

春日憶李白

杜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29270.html

相關閱讀:語文思維培育不可偏于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