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原文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綠,拂雪凌云端。
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
長吁望青云,鑷白坐相看。
秋顏入曉鏡,壯發(fā)凋危冠。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
李白《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翻譯
一葉落木,可識歲秋,一瓶水結(jié)冰,即知天寒。桂枝一日一日綻綠,枝條高拂凌云端。少年壯心豪邁,矯翼欲攀鴻雁,青云直上。我倆交往有三十年了吧,榮辱一體,悲喜同歡。望青云而長吁,相坐看鑷白發(fā)。銅鏡里已是衰老的秋顏,曾經(jīng)黑油油的壯發(fā)凋落在高冠之下。窮困時和管仲一樣與鮑生一起做生意,饑餓時從漂母處乞討她一餐飯。時來云轉(zhuǎn)之時位極天人,胸中有道,何需吟嘆不已?我就像樂毅剛剛到趙國,蘇秦剛剛?cè)ビ握f韓國一樣。卷舒自如固然在我自己,為什么時光要摧殘我的青春?
李白《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賞析
《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詞作品,這是一首五言古詩。此詩作于天寶九載。李白寫此詩時已五十歲,歲月蹉跎,功業(yè)無成,但仍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詩詞隱隱流露出功業(yè)雖未有成,而用世之心方盛!伴L吁”、“凋危”、“冠鑷白”、“窮”、“饑”、“時”、“道”、“豈吟嘆”、“卷舒”、“空摧殘”,雖自我慰勉之辭,亦有懷才不遇、仕途不通的傷感。
此詩意寓出詩人既有熱血滿腔的愛國豪情又有壯志未酬的苦悶。雖然歲月蹉跎,功業(yè)無成,加上仕途顛簸、官運不濟(jì),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但是詩人仍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意指已有先見之明!肮鹬θ找丫G,拂雪凌云端”,”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意指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即可報效祖國,施展才華。前四句主要是寫詩人借描繪“木落”“瓶冰”“桂枝”“拂雪”等景物來表達(dá)自己雄大的智略,以及坦蕩無畏懼的氣魄,想報效祖國,干一番事業(yè)。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币庵咐畎着c元丹丘相識很早,他二十多歲在四川家鄉(xiāng)的時候,就與元丹丘相識。李白五十多歲時有一首詩《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詩中說“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闭f明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他們一直都是非常親密要好的朋友。李白與元丹丘曾一起漫游四川、湖北安陸、襄陽、河南嵩山、石門山,從李白與元丹丘來往的書信詩文內(nèi)容來看,這位元丹丘顯然是一位隱居山林游仙的職業(yè)道士。
“長吁望青云,鑷白坐相看”,”秋顏入曉鏡,壯發(fā)凋危冠”,吁嘆歲月不饒人,人已漸漸年老,蘊念有不堪蹉跎之意。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李白用此詩形容自己與元丹丘之間的交情猶如管鮑之交,由于此時李白的境遇有類管仲微賤之時,故在這首詩中有“窮與鮑生賈”之語。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有感嘆自身懷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悲壯情感。雖有自我慰勉之意,但仍對未來仕途充滿著希望。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借用典故,訴說功業(yè)雖然還沒有成功,但報效國家施展才華的雄心猶在。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有自我慰勉之意。
李白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395172.html
相關(guān)閱讀:寇準(zhǔn)《虛堂》原文翻譯及賞析
戰(zhàn)國策?魏一?蘇秦拘于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蝸牛_詩歌鑒賞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