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陶淵明《祭程氏妹文》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陶淵明《祭程氏妹文》原文及翻譯 賞析

陶淵明《祭程氏妹文》原文

維晉義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2)。淵明以少牢之奠(3),俯而酹之(4)。嗚呼哀哉(5)!

寒往暑來,日月?疏(6),梁塵委積(7),庭草荒蕪。寥寥空室,哀哀遺孤(8)。肴觴虛奠(9),人逝焉如(0)!

誰無兄弟(),人亦同生。嗟我與爾(2),特百常情(3)。慈妣早世(4),時(shí)尚孺嬰。我年二六(5),爾才九齡。爰從靡識(shí)(6),撫髫相成(7)。咨爾令妹(8),有德有操。靖恭鮮言(9),聞善則樂。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閨(20),可象可效(2)。我聞為善,慶自己蹈(22)。彼蒼何偏(23),而不斯報(bào)(24)!昔在江陵(25),重罹天罰(26)。兄弟索居(27),乖隔楚越(28)。伊我與爾(29),百哀是切(30)。黯黯高云(3),蕭蕭冬月(32)。白雪掩晨,長風(fēng)悲節(jié)(33)。感惟崩號(hào)(34),興言泣血(35)。

尋念平昔(36),觸事未遠(yuǎn)(37),書疏猶存(38),遺孤滿眼(39)。如何一往,終天不返(40)!寂寂高堂,何時(shí)復(fù)踐?藐藐孤女(4),曷依曷恃(42)?煢煢游魂(43),誰主誰祀(44)?奈何程妹,于此永已(45)!死如有知,相見蒿里(46)。嗚呼哀哉!

陶淵明《祭程氏妹文》注釋

()維:句首助飼,無意義。晉義熙三年:即公元407年。義熙是晉安帝司馬德宗的年號(hào)。甲辰:古人用于支紀(jì)日,甲辰是該年五月初六。

(2)服制:服喪的禮制。再周:兩個(gè)周期。己嫁姊妹,按服制應(yīng)為九個(gè)月。義熙三年五月距程氏妹之死約十八個(gè)月,所以說服制再周。

(3)少牢:古代稱祭祀用的豕和羊。奠:用祭品向死者致祭。

(4)酹(hèi淚):灑酒于地表示祭奠。

(5)嗚呼哀哉:悲呼之辭。祭文中常用的感嘆句。

(6)?(jìn進(jìn))疏:漸遠(yuǎn)。?:同“浸”,逐漸。

(7)梁塵:屋梁上的塵土。委:堆積。

(8)遺孤:指程氏妹留下的孤女。

(9)肴(yáo搖):熟的肉食。觴:原指飲酒器,這里指酒。虛:這里是徒然、空自的意思。

(0)人逝:指程氏妹已經(jīng)去世。焉如:何往,哪兒去了。

()兄弟:古代常以“兄弟”概指兄弟姊妹。

(2)嗟:感嘆詞。爾:你。

(3)特:特出的,獨(dú)有的。百:百倍。常情:指一般的兄妹之情。

(4)妣(bǐ比):已經(jīng)死去的母親,指程氏妹的生母,作者的庶母。

(5)二六:十二歲。

(6)爰:乃。靡識(shí):無知。指尚未懂事。

(7)撫髫相成:謂從小互相愛護(hù)著一起長大。髫:古代指孩子的下垂的頭發(fā)。

(8)咨:嘆息聲。令:美,善。

(9)靖:安靜。恭:謙遜有禮。鮮:少。

(20)行止中閨:謂言行舉止都符合女性的規(guī)范。閨:本指女子起居的內(nèi)室,這里代指女性。

(2)可象可效:值得學(xué)習(xí)和效法。象:法,楷模。

(22)慶自己蹈:言幸福應(yīng)是由自己努力而取得。慶:幸福。自:由于。蹈:實(shí)行。

(23)彼蒼何偏:蒼天為什么這樣不公正。彼蒼:指天!对娊(jīng)?秦風(fēng)?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逼浩,不公正。

(24)而不斯報(bào):沒有給予應(yīng)有的報(bào)應(yīng)。斯報(bào):指上文“慶自己蹈”句意,應(yīng)得此善報(bào)。

(25)昔在江陵:指作者于晉隆安五年(公元40年)七月銷假還江陵任職。

(26)重(chóng)罹(lí離):再一次遭受。天罰:上天的懲罰。指作者的生母孟氏在這一年的冬天去世。因?yàn)槭赶韧,故生母又逝是“重罹天罰“。

(27)兄弟:指兄妹。索居:獨(dú)居。這里指兄妹散居。

(28)乖隔楚越。謂分居異地。乖:相離。楚越:楚地與越地!肚f子?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楚越并非實(shí)指,僅借以表示分居異地。

(29)伊:句首助詞。

(30)是:語助詞,用以確指“百哀”。切:痛切。

(3)黯黯(àn暗):深黑,昏暗。

(32)蕭蕭:形容寒風(fēng)聲。

(33)悲:悲號(hào),形容風(fēng)聲凄厲。節(jié):節(jié)氣,節(jié)令。

(34)感惟崩號(hào):感慟得叩頭哭號(hào)。崩:崩角。形容叩頭像山崩一樣。語出《尚書?泰誓中》“若崩厥角”。號(hào):號(hào)哭。

(35)興:舉,指舉哀。言:語助同,無意義。泣血:哭出血來。形容極度悲哀。

(36)尋念:追思。平昔:過去的日子。

(37)觸事未遠(yuǎn):謂事情就像在眼前一樣,并不遙遠(yuǎn)。

(38)書疏:指互通的書信。

(39)滿眼:在眼前;一睜開眼就看見。

(40)終天:永久。

(4)藐藐:幼小的樣子。

(42)曷:同“何”。依、恃:都是依靠的意思。失父為失怙,失母為失恃!对娊(jīng)?小雅?寥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43)煢煢:孤獨(dú)的樣子。

(44)主:掌管,指祭祀之事。祀:祭。

(45)永已:永遠(yuǎn)完了。

(46)蒿里:是死者魂魄所歸之處,即指墓地。古樂府有喪歌《蒿里行》。

陶淵明《祭程氏妹文》翻譯

晉代義熙三年五月六日,為程氏妹服喪已滿十八個(gè)月了。淵明我用豬、羊二牲為你祭奠,躬身以酒灑地。悲哀啊,悲哀!

寒往暑來,歲月漸逝,屋梁上塵土堆積,庭院里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寂寞空曠的屋里悲哀哭啼的是她遺下的孤女。陳列著酒肉只能作虛空的祭奠,你已逝去,不知去往何處!

誰無兄弟姐妹,同樣都是父母所生。唉,我們兄妹之間的感情,卻超過一般人的百倍。慈母早年去世,當(dāng)時(shí)你還很小,我十二歲,你才九歲。就從那無知的童年時(shí)代,我們相互愛護(hù)著一起長大。唉,你是我善良的妹妹,既有優(yōu)良的德行,又有美好的操守。你安靜謙遜,少言寡語,聽到美好的事情就內(nèi)心高興。你為人端正而又溫和,既和兄弟友愛,又能孝順長輩。你言行舉止都符合女性的規(guī)范,值得學(xué)習(xí)和效法。我聽說行善之人,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幸福,可是蒼大為什么這樣不公正,沒有給她以善報(bào)!過去在江陵之時(shí),再一次遭到上天的懲罰??母親去世,你我分散而居,相隔異地。惟有我們兄妹二人,經(jīng)受著無數(shù)的哀痛。高空烏云密布,冬月寒風(fēng)蕭蕭,清晨白雪覆蓋大地,大風(fēng)在冬季里悲號(hào)。我悲傷感慟得叩頭哭號(hào),每當(dāng)傷心眼中就哭出血來。

追思過去的日子,事情就像在眼前一樣,并不遙遠(yuǎn),互通的書信依然還在,你的遺孤就在眼前。為什么你一去就永遠(yuǎn)不返!寂靜的高堂上,何時(shí)再有你的足跡?幼小的孤女,能依靠準(zhǔn)呢?你那孤獨(dú)游蕩的魂魄,有誰主祭把呢?如何是好啊程妹,就這樣永遠(yuǎn)完結(jié)了!如果死后有知,那我們將來就在墓地相會(huì)吧。悲哀啊,悲哀!

陶淵明《祭程氏妹文》賞析

《祭程氏妹文》是詩人陶淵明的作品。這篇祭文作于晉安帝義熙三年(407)五月,陶淵明四十三歲。程氏妹是陶淵明同父異母的妹妹,比陶淵明小三歲,因嫁給程家,故稱程氏妹。程氏妹于義熙元年(405)十一月在武昌去世,陶淵明曾辭去彭澤令前往奔喪,見《歸去來兮辭序》。過了一年半之后,陶淵明向她祭奠,寫下這篇祭文。文中贊揚(yáng)了程氏妹的言行品德,并通過回憶往日兄妹的友情而寄托深切的哀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508678.html

相關(guān)閱讀:戰(zhàn)國策?燕三?燕太子丹質(zhì)于秦亡歸
左傳?石?大義滅親(隱公三年、四年)原文及翻譯 左丘明
西鄙人《哥舒歌》原文及翻譯賞析
歸來_詩歌鑒賞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