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進一步體驗哈哈鏡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鏡里的變化。
2、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重點學習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唱好快慢節(jié)奏的交替變化。
3、能根據歌曲做滑稽人表演。
【活動準備】
《哈哈鏡》的歌曲磁帶、錄音機、哈哈鏡。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做“變魔術”的游戲,觀察并感受:哈哈鏡讓人變高、變矮、變胖、變瘦的現象。
2、組織幼兒進行發(fā)音練習,并根據自己的觀察學習歌詞。
(1)、照了哈哈鏡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發(fā)現?
(2)、請幼兒唱歌曲《笑一個吧》進行發(fā)生練習。
(3)、請幼兒拍節(jié)奏學歌詞,邊說邊練習拍前八后十六的節(jié)奏,感受十六分音符的快節(jié)奏和二分附點音符慢節(jié)奏的交替變化。
3、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請幼兒欣賞,教師范唱歌曲《哈哈鏡》。
(2)、幼兒跟教師完整的學唱歌曲第一段,教師大聲,幼兒小聲,重點練習演唱十六分音符的快節(jié)奏和二分附點音符慢節(jié)奏。
4、引導幼兒根據歌曲的演唱進行相應的動作表演,一起到哈哈鏡前做魔法變身游戲。
【活動延伸】欣賞兒歌《有趣的哈哈鏡》,進一步體驗哈哈鏡的有趣。
【活動反思】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了哈哈鏡成像的原理:即凸面鏡、凹面鏡、平面鏡組合成的,通過回憶,使幼兒感受到了哈哈鏡的滑稽和有趣,在學唱歌曲中,幼兒十分感興趣,但是在分組說唱的段落,有的幼兒容易混淆,經過反復練習后,熟練程度有了明顯進步,再就是重點部分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有個別幼兒不太準確,不過多次練習、糾正后,大多數幼兒唱的十分準確,并且能根據歌曲做滑稽人表演。
大班音樂活動《來了一群小鴨子》說課稿
大班音樂活動設計:鄉(xiāng)下老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30497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