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語言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生活活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語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幼兒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從感知覺開始的,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有助于增強他們對語言的感受力,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能陶冶情操,增強他們對于生活的認知和熱愛。根據中班幼兒發(fā)展情況開展語言《運水果》活動。挖掘和發(fā)展幼兒自身潛在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講述活動,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萬紅幼兒園俞文嬋。
2、理解動詞,能用正確的動詞講述運水果的多種方法。
3、知道做任何事都有多種辦法,但要尋求巧辦法、好辦法。
活動準備:
1、與活動課題有關的課件。
2、布袋、水果籃、水果、扁擔等。
3、圖卡、字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子熟了,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看一看。聽音樂進入。
二、運行課件,展示畫面“豐收的果園”
提問: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呀?
果園里有哪些水果?
三、設置提問,啟發(fā)幼兒想象多種運水果的方法。
1、果園是誰的呀?
2、猴爺爺來到果園里心里怎么樣?
3、猴爺爺又怎么啦?
4、想象猴爺爺為什么發(fā)愁?幼兒充分講述后,教師點擊畫面,用猴爺爺自己的話小結。
5、猴爺爺請來了誰來幫忙?他們怎么說的?教師點擊畫面,出示動物。
6、那么這些小動物會用什么辦法幫猴爺爺運水果呢?
幼兒討論,講述。
四、觀看課件,鞏固對動詞的理解運用。
小豬、小兔抬著石榴
小狗挑著香蕉
小馬馱著蘋果
小刺猬背著蘋果
引導幼兒邊講述邊表演。
五、教師小結:
運水果的方法可真多,可以背、挑、馱、抬,還可以推著小車運水果。
六、小螞蟻的力氣最小,它會用什么方法運水果呢?
1、觀看小螞蟻是怎樣運水果的?
2、組織幼兒討論小螞蟻的方法好不好?力氣最小,運得又快又多。
師小結:運水果的方法有好多種,只要你肯動腦筋,那你就會想出既快有省力的辦法。
七、點擊畫面:
1、總結: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果園里的水果基本運完了,我們?yōu)樾游锕恼啤?/p>
2、還有這串葡萄,猴爺爺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小朋友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捧、托、提等)
活動結束
幫猴爺爺運完了水果,小動物們都回家了,我們小朋友也該回家了,跟客人老師再見。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語言教學中,認真的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導幼兒理解、感受故事的內容和情感,以求獲得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使語言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的重要條件。只有在情感和社會性教學活動得以發(fā)展,才能使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更進一步。將語言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的質量,而且對于我們一日生活中的各項工作都有所幫助。
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善于發(fā)現幼兒對于各種語言的興趣,時刻觀察,并進行保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391826.html
相關閱讀:舞龍舞獅
中班語言:繪本《顏色》教案與反思
中班語言活動:《快樂是這樣開始的》課后反思
中班語言教案:啪啦啪啦?砰!
中班語言活動:快樂的阿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