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唐雎不辱使命》“鄭同北見趙王”比較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萊蕪市)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 10-14題。 【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 (萊蕪市)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0-14題。
【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 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鄭同北見趙王。趙王曰:“子南方之傳士也,何以教之
?
”鄭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問?雖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對乎?臣少之時,親嘗教以兵。”趙王曰:“寡人不好兵。”鄭同因撫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嘗以兵說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許由②乎?許由無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傳;欲宗廟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萬金之財,時宿于野,內(nèi)無孟賁③之威,外無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強貪之國,臨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則不可,說以義則不聽。王非戰(zhàn)國守圉之具,其將何以當(dāng)之?王若無兵,鄰國得志矣。”趙王曰:“寡人請奉教。”
(《戰(zhàn)國策·趙策三》,有刪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許由:堯舜時代的賢人。 ③孟賁(bēn):戰(zhàn)國時期衛(wèi)國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①長跪而謝

②寡人諭

③親嘗教以兵

④許由無天下之累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夫?qū)VT之
刺王僚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

B.公亦嘗
聞天子之怒乎
臣亦嘗
以兵說魏昭王
C.休?降于

時宿于

D.若
士必怒
王若
無兵
1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王非戰(zhàn)國守圉之具,其將何以當(dāng)之
?
13.請分別概括唐雎和鄭同的性格特點。(2分)
14.同為勸諫君王,唐雎和鄭同勸諫方式有何不同?(3分)
10.(4分)答案:①道歉
②明白,懂得
③兵法
④牽累
評分:每小題
1
分。
11.(2分)答案:C
12.(4分)答案:①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②大王您如果沒有爭戰(zhàn)之國所具有的防御裝備,又將用什么去抵御他們呢?評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
13.(2分)答案:
唐雎:有勇有謀、不畏強暴、敢于獻(xiàn)身、正氣凜然。鄭同:有謀有略、善于辭令、機(jī)智聰慧,謙虛文雅評分:每個人物1分,答出1點得0.5分,答出兩點得1分。意

對即可。
14.(3分)答案:
唐雎:針鋒相對,直言相諫。鄭同:迂回曲折,委婉勸諫。評分:答對一個人物得2分,全部答出得3分。意

對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34409.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顧左右而言他》閱讀答案
《惠子相梁》閱讀答案
《師曠論學(xué)》閱讀答案
《蘇軾私識范仲淹》閱讀答案
《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宮之奇諫假道》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