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遠東第一中學高二9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西安市遠東第一中學第一學期高二年級9月月考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把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中,每題一分,共60分)1.有學者指出,諸子學說不僅在內容上差別明顯,而且在流傳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道家在楚國興盛,①在魯國興盛,②在三晉與秦國興盛。①②對應的學術派別是A.儒家、墨家 B.法家、兵家 C.儒家、法家 ? D.墨家、法家2.孔子“正名”主張的主要內容是? A.按照周禮的制度把當時已混淆了的社會等級秩序矯正過來,達到名正言順B.統(tǒng)治者要愛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擁護,使其統(tǒng)治名正言順C.要求東周統(tǒng)治者承認強大的諸侯國的霸主地位,使它們號令諸侯名正言順D.給世間萬物確定穩(wěn)定的名號3. 一位先秦思想家這樣評論兩位政治人物:齊桓公致力聯(lián)系諸侯,設法合作維系傳統(tǒng)封建秩序,是個執(zhí)守正道的國君。晉文公雖協(xié)助周王定亂,卻僭越禮制,想仿行天子的禮儀,是個詐謀的國君。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 無為而治 B.兼愛非攻 C. 克己復禮? D.以法治國4.“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边@段言論應當出自戰(zhàn)國時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5.對韓非子思想的介紹和分析,不正確的是A.產生于戰(zhàn)國末期,是為新興地主階級服務的B.商鞅變法的指導思想與其思想是不一致的C.其思想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D.其思想是秦朝建立君主專制的理論依據(jù)6.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著述各異,各自提出挽救時弊的主張。墨子主張國家應“節(jié)用”,不要浪費。孟子強調劃定土地經界。商鞅主張開辟草萊,制定阡陌。對于以上三位學者的主張,以下說明何者較為適當A. 三者都是以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慮 B.三者都是基于維護農民利益的立場C. 三者都站在維護統(tǒng)治者利益的立場 D.三者都是以重視發(fā)展商品經濟做考慮7.下列對于黃老之學中“無為而治”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無為而無不為” B.“積極有為” C.毫無作為 D.“待時而動” 8.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其宣揚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 B.它適應了中央集權和國家統(tǒng)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學說,適應了不同階層的要求 D.漢武帝對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滿9.漢武帝“獨尊儒術”,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張 B.“民為貴,君為輕”的思想 C.“性善論” ?D.“大一統(tǒng)”的思想10.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世界觀、人生觀,為塑造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礎。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對應的排列組合是A.君子、俠客、隱士、英雄? B.英雄、俠客、隱士、君子C.君子、俠客、英雄、隱士 D.英雄、隱士、俠客、君子11.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分歧在于 A.程朱理學強調格物致知 B.認為“理”是世界的本源 C.繼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國家 D.強調三綱五常12.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體運行法則 ?B.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C.封建道德規(guī)范和等級秩序 D.“天人感應”理論13.明末清初產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爭的高漲 ?B.對文字獄的抗爭? C.西方民主思想的傳入 D.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14.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逼渌枷氲倪M步性在于A.反對君主專制 B.反對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會 D.反對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15. 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曾經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面貌和狀態(tài):第一種在文字方面,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這里所說的第一種東西是我國古代的? A.古典文化 B.造紙術 C.印刷術 D.儒家學說16.孔子曰:“仁者,愛人,愛有差等!蹦釉唬骸凹嫦鄲,交相利”,“愛無差等”。造成這種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處時代不同 B.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C.學術思想不同 ?D.談論的問題不同17.錢穆在《春秋以下政治社會學術之劇變》中評述:“其思想大體,僅為因利就便,趨于目前之功利而止。故其議論,往往尚權力而薄文化,重現(xiàn)實而輕歷史!卞X穆在此評述的是A.儒家思想 ?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18.《道德經》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薄拔覠o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其含義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張實行仁政;B.主張統(tǒng)治者對人民加強控制;C.主張統(tǒng)治者清凈無為以緩和階級矛盾;D.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19.孟子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君權神授”,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釋正確的是A.孟子、黃宗羲都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B.三種主張都與當時社會狀況密切相關;C.三種主張都遭到當時統(tǒng)治集團的輕視;D.三種主張都反映社會轉型時期的劇變;20.南宋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發(fā)展了儒學思想,形成新的儒學。對朱熹新儒學的表述,錯誤的是A.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發(fā)展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理是萬物本源;C.提出“存天理、滅人欲”,以維護等級秩序;D.主張心外無理;21.西方有學者認為:“促成中國文明的內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許是通稱為儒家學說的道德準則和文學、思想方面的遺產!辈牧现械摹叭寮覍W說的道德準則”是指A.民貴君輕 B. 三綱五常 ? C. 天人感應? D.和諧中庸22.秦朝實行“焚書坑儒”,西漢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兩者的根本著眼點是A.壓制知識分子; B.區(qū)別對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機制; D.加強君主專制統(tǒng)治;23.柏楊先生評價說:“這項‘對策’,經皇帝采納后,就成了神圣的國策……光芒萬丈的思想學術自由的黃金時代,開始夕陽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長而單調的儒學思想的時代。”柏楊先生評價的“國策”是? A. 君權神授,天人感應? B.君主專制,天下一統(tǒng)C.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大興文治,反對暴政24.顧炎武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實質是A.反對當時的專制主義政治; B.反對當時的唯心主義思想;C.主張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D.反對當時封建統(tǒng)治秩序;25.董仲舒對儒學的發(fā)揮最主要的是A.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B.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26.明末清初學者唐甄在《潛書》中說:“二千年來皇帝皆盜賊!碧普邕@種政治思想與下列哪位思想家相似:A.顧炎武; B.黃宗羲; C.王夫之; D.魏源27. 隆興元年,朱熹對宋孝宗進言:“陛下雖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嘗隨事以觀理,即理以應事。是以舉措之間動涉疑貳,聽納之際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觀點與這一言論思想一致的是A.“大學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滅人欲”C.“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學者須先立志”28.下列思想家中,認為后天教育對人的成長至關重要的是A.孟子 B.莊子 C.荀子 D.韓非子29.戰(zhàn)國時期的諸子散文中,蘊含著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義風格的是A.孟子 B.莊子 C.荀子 D.韓非子30.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tǒng)思想的哲學基礎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31.史記?商君列傳》中關于商鞅說服秦孝公變法這樣記載:“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嵴f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說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逼渲小暗鄣、王道、霸道”對應的思想分別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32.黃老之學的內容包括兩方面,它們是 A.“無為”“無不為”B.“無為”與“有為”C.“仁”和“禮” D.治身,治國33.天人感應說從本質上講是一種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權思想 C.陰陽五行思想 D.君權神授思想34.《明夷待訪錄》中載:“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這從根本上體現(xiàn)出A.農民反封建的強烈愿望 B.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要求C.知識分子參與政權的愿望 D.資產階級對民主政治的要求35.明清之際形成的進步思想,最能從根本上體現(xiàn)時代潮流的是A.“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B.“嚴以治吏,寬以養(yǎng)民” 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D.“工商皆本”36.明清之際黃宗羲等思想家認為當時社會弊病叢生的根源在于 ? A.程朱理學已經不合時宜 B.君主專制制度 C.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D.土地高度集中,社會貧富不均37.《史記》云:“諸呂作亂,日蝕、晝晦。吳楚七國叛逆,彗星現(xiàn),天狗過梁野!鄙鲜鲇涊d 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觀念  ②給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學的寶貴資料 ③體現(xiàn)了迷信對封建史學的影響 ? ④記載荒誕不經,缺乏科學精神A.①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38.中國四大發(fā)明中,技術雛形最早的是A.造紙術? B.指南針? C.火藥? D.印刷術39. “君子之為學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边@一言論體現(xiàn)的觀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統(tǒng) C.心外無理? D.經世致用40.是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去世403周年。利瑪竇把地圖上第一條子午線的投影位置移動,把中國放在正中。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 A.便于觀察并了解客觀的世界 B.當時中國是世界的經濟文化中心C.在學術上不同意歐洲中心論 D.避免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階層的不滿41.篆刻與書法、繪畫一起開始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A.兩漢時期? B.魏晉南北朝 C.明中葉以后 D. 西周晚期42.我國文字演變的先后順序是 ?①甲骨文 ②小篆? ③隸陜西省西安市遠東第一中學高二9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952117.html

相關閱讀:河北省玉田縣林南倉中學高二12月月考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