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志耀
內容提要:本文從古代詩歌教學的現(xiàn)狀入手,指出當今詩歌教學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學生與詩歌的距離感。而消除距離感的最好方式就是借助翻譯,但這里的翻譯并非單純地以今文譯古文,而是包括了三個層次。本文就通過對照名家譯文,以今譯.
近幾年來,聽了不少古代詩歌教學示范課,最深的印象就是“外熱內冷”。從外表上看,老師或學生范讀、學生齊讀,男女同學分別讀、配樂、配畫……,課堂的氣氛的確是熱鬧的;但是,熱鬧過后靜下心來一思考,這堂課學生學到了什么?換言之,學生是否僅通過以不同方式讀幾遍詩歌,就能領悟詩歌的美感,感受詩歌的情感?我們必須承認,現(xiàn)代的學生對于古代詩歌是有著較深的距離感的,這種距離感源自于語言的隔閡、背景的差異和審美能力的不足。如果不想辦法消除這種距離感,再熱鬧的課堂背后依然是沉寂的。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學生消除這種距離感呢?那就是“翻譯”。
從嚴格的意義來說,古代詩歌這樣表情達意的典范之作,是不可能被翻譯了。但是,我們這里的“翻譯”并非簡單的將詩歌譯為現(xiàn)代漢語,而是通過特殊的“翻譯”,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歌中不同意象的含義,體會情感。翻譯所借助的工具是現(xiàn)代漢語,由其搭建起一座橋梁,消除詩歌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讓學生能夠克服語言、文化的差異,直接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去,并能夠進一步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所學習詩歌中的意象及情感。要達到這一目標,這里的詩歌翻譯就不是單純的“譯”,而包括閱讀、比較、寫作等幾個方面的內容。這幾個方面綜合運用在一起,就形成了詩歌翻譯的三個層次:
一、對照名家譯文,品讀詩歌意象。
我們教材中的一些詩歌年代較早,學生對于詩歌的語言隔閡感很強,自然就會對詩歌產生距離感。而這些詩歌,往往有著許多名家譯文,對照這些譯文,再讀詩歌,有助于學生認識詩歌中所表達的意象。
以《蒹葭》為例,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三位文學大師的譯文,比較其異同,從而歸納其意象。
郭沫若先生譯為:“我昨晚一夜沒有睡覺,/清早往河邊上去散步。/水邊的蘆草依然青青地,/已經凝成霜,草上的白露。我的愛人呀,!/你明明是住在河那邊!我想從上渡頭去趕她,/她又好像站在河當中了——啊!我的愛人呀!/你畢竟只是個幻影嗎?”
程俊英先生譯為:“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袁梅先生譯為:“蘆葦蒼蒼密匝匝,/晶晶露水凝霜花。/我的人兒我的愛,/河水那邊象是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嶇長又長。/順流而下去找她,/宛然在那水中央!
首先,比較三種譯文的相同之處,不難發(fā)現(xiàn),三篇譯詩中都出現(xiàn)了一些相同的意象:如蘆葦、霜露、曲折的小河(道路),而這些意象構成詩歌所傳達的那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再進一步比較,程譯與袁譯翻譯的開頭,“秋深露水結成霜”與“晶晶露水凝霜花”,可以感受到寒意漸起,再結合詩句后面的內容,就可以借助對這些意象的品析,認識主人公的內心的感受。另一方面,比較譯詩的不同之處,可以進一步體會意象的內涵。我們發(fā)現(xiàn),程、袁兩先生的譯文大體相同,而郭沫若先生則只保留了詩歌的最基本意象,重在傳達詩歌之“神”。郭譯中最后一段,為詩中所無,但卻又真實地傳達出了詩歌的所隱含的意象。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郭沫若先生譯文的最后一段與原詩的關系,想一想從詩中哪些語句中感悟到這段內容。這些思考,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領悟詩歌意象的內涵,從而能夠進一步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331067.html
相關閱讀:2019年高考語文備考答題技巧:文字表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