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物理中考試題的一點思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初中物理中考的目的是全面、準確地反映初中畢業(yè)生在物理學科目標方面所達成的水平,它既是衡量學生物理學習是否達到畢業(yè)標準的主要依據(jù),也是高中階段學校錄取的重要依據(jù)之一,落實雙基、貼近生活、注重探究、考查全面是它的基本準則。同時中考也承載著“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的發(fā)展和物理教學的改進”的重任,因此中考還對初中物理教學有一定的觀念引領和導向作用。

  例1.(2012年無錫)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對桌面有壓力,下列有關“茶杯對桌面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茶杯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B.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就是重力

  D.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一些老師認為該題要求太高,“壓力”新課標沒有提出,超出了初中學生的掌握范圍;一些老師認為此題有些偏,是一個“非常規(guī)”題,等等。果真如此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從題面上看,此題涉及了力的作用效果與彈力產(chǎn)生的認識;涉及了壓力和重力的辨析;涉及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的理解。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稿)中的2.2.3內(nèi)容標準指出: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認識力的作用效果。此題以茶杯對桌面壓力這個彈力為實例,考查學生對彈力的產(chǎn)生、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等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此題的特點是:考查時不再強調(diào)對單純的概念、規(guī)律的判斷,學生即便知道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彈力;知道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離不開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知道什么是壓力和重力,但如果沒有真正理解這些知識,沒有透徹掌握這些知識的內(nèi)涵,很容易回答錯誤。所以本人認為該題能較全面、準確地考查學生對力、彈力學習目標方面所達到的認識水平,能突出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質(zhì)。

  從形式上看,此題重在對物理知識的思維,而不像學生考前做的大量習題,僅僅是對物理知識的模仿,因此擺脫了學生題海,這樣的轉移可充分展示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由此不僅讓我思考: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中考試題?怎樣的試題可以發(fā)揮中考的效能?

  一、中考試題應突出基礎性

  試題突出基礎應注重對課程標準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特別是不能假借探究、生活應用、能力考查的名義任意加深難度和廣度。

  例2.(2012年安徽)我們可以用路程來描述物體的運動,還可以從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條線段來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如圖,某物體分別滑兩條路徑從M點運動到N點:第一次先從M到P,再從P到N;第二次直接從M到N,則物體的兩次運動(  )

  A.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相同

  此題的實質(zhì)是理解“初中路程”和“高中位移”的不同,我猜測命題目的想考查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學生對物理語言的理解能力。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在2011年修訂時的有一個原則:為了減輕學生負擔,將初中學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難度的知識,他們進入高中后將會進一步學習這些知識,刪去后并不影響初中知識結構的系統(tǒng)和完整,這些內(nèi)容也都可以刪去。因此讓高中這種純概念知識出現(xiàn)在中考試題中,本人覺得是脫離了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和新課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試題突出基礎我覺得還應改變讓學生對基本知識死記硬背的傾向,實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強調(diào)對基礎知識理解的考查,以及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

  例3.(2012年無錫市中考)小明在仔細觀察如圖甲所示的微型電扇結構之后,設想利用微型電扇和電流表制成簡易風速計:當風吹動風扇葉片時,電流表指針偏轉,且風速越大,電流表示數(shù)也越大,圖示乙實驗中,能說明簡易風速計工作原理的是(  )

  該題巧妙地通過風速計的信息,考查了學生對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理解,再通過風速計工作原理的選擇,反映出學生對電磁感應特點的認識狀況。

  二、中考試題應增強探究性

  試題應以課程標準中科學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為根據(jù)和出發(fā)點,注重讓學生展示探究的過程,注重讓學生展示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思維方法,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的評價。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72233.html

相關閱讀:高中物理知識點:顯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