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語文作文教學:玩轉高考議論文之事實論據的運用之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作文寫作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突破點三:運用點例,有意地鋪排與盲目地堆砌有何不同?

一、分析示例

閱讀下面兩則示例,看看哪則是有意鋪排,哪則是盲目堆砌。

示例1:

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為了寫一部史書,從小研讀庫存史書,在不幸遭受宮刑之后,他并沒有因為世人的白眼與唾棄而選擇放棄,更加潛心鉆研經史。他終于寫出了被后世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成為了厚實寶貴的文化遺產,千古流傳。

文化英雄魯迅用他那刀槍般鋒利的文字與國民黨,與黑暗社會作斗爭,雖然反動派對其恨之入骨,對其進行迫害,但魯迅毫無懼色,反而寫出來的文章一篇比一篇捅得敵人心痛。(摘自高考全國卷Ⅱ作文《面對挫折》)

示例2:

如果我們把仰望的視野放得更廣闊一些,會發(fā)現文學史本身的發(fā)展也是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的結合。法國文學之所以輝煌,正是因為既有仰望星空的浪漫主義大師雨果,也有腳踏實地的批判現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而一部中國文學史的發(fā)展,也是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兼?zhèn)涠。三千年前,勤勞勇敢的中華兒女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發(fā)展,他們見事而歌,不平則鳴,這鮮活的情感故事,被《詩經》寫實記下,記錄的是先民們腳踏實地的一個個腳印。兩千五百年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仰望星空,發(fā)出了《天問》,問蒼天,問星空,我們的民族從何而來?將去何方?一千多年前,李白仰望星空,在“日月照耀金銀臺,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瑰麗仙境中,成就了一位偉大的詩仙;杜甫腳踏實地,即便是在“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境況中,擔憂的也是國事民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仰望星空,仰望一個民族的夢想,腳踏實地,腳踏一個民族的行動。(摘自高考北京作文《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二、點評

示例1敘例時沒有緊扣觀點闡述,凸顯關鍵詞,也沒有對兩個事例之間的關系作任何剖析,只是簡單地排放在一起。注意:在闡述每一個材料時都要指出材料與主題的關系,還應把兩則材料結合起來再深入剖析與主題的關系。

示例2中點例豐富,雨果、巴爾扎克,《詩經》、《天問》,李白、杜甫,緊扣話題,兩兩對舉,從文學史發(fā)展的角度闡明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的結合的關系,立意高遠,文采飛揚。

盲目地堆砌點例是將幾個點例簡單地排放在一起,沒有點出它們之間的關系,起不到論證的效果。

有意地鋪排點例是將幾個點例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剖析它們之間及它們與主題的關系,這樣能使語言構成一種鋪張之態(tài),形成一種汪洋之勢,收到一種厚重之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uowen/xiezuo/1207844.html

相關閱讀:“作文教學”-玩轉高考作文之文體辨析 議論文
第十八講 擴續(xù)縮改 銜接自然
語文寫作指導:高考寓言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之一
優(yōu)秀寫作指導:畫龍點睛 精心擬題
試論作文教學中 寫作過程的重要性